左玉含
【摘 要】高校的思政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對大學生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發展意義。思政教育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學生的不良生活習慣,還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加強學生整體的自我認知,使他們在思想和行為上達成一致。很多高校為了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開始將心理引導貫穿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事實證明心理因素的參與明顯的提高了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熱情,這對國家培養優秀的大學生具有深遠意義。本文主要討論了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和價值體現,讓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學習。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心理引導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引導因素的應用價值,不僅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而且體現在解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上。此外,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應用的心理指導因素,不僅有利于不斷豐富高校教育教學內容,提高高校思想的科學性,政治教育,以及一種創新的教師學習模式,調整學生心態。一般來說,教育的發展是必要的,是發展時事的趨勢。
一、高校思政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傳統的高校思政教育將教學目標定制的很高很遠大,卻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現狀,需要做出合理的調整以適應學生心理上的真正需求。因為高校在制定其教學目標時常常忽略了學生的真實訴求,只是一味地追求政治社會化功能,這很容易就讓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產生厭煩、抵觸等不良心理。現代大學生面臨著形形色色的網絡誘惑,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枯燥乏味的思政課,教師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以吸引學生的聽課興趣。但是,事實卻是很多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就給思政課的教育帶來全新的挑戰。因此,要想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貫徹落實心理因素的引導還需做出很大努力,時間會向我們證明。國外的大量實踐數據也表明,心理引導因素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盡快落實。
二、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發揮的具體作用
1.推進思政教育改革
我國教育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心理引導因素的出現功不可沒。它在思政教育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保護當代大學生不受網絡的危害,使大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正確世界觀。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不僅讓學生學習到課本上沒有的內容,拓寬了學習方式;還讓學生過早的接觸不良信息,容易走向錯誤道路。因此,如何推進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如何讓學生在網絡時代下養成明辨是非的好習慣,這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只有將心理引導正確的落實到思政教育活動中,才能真正推進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
2.打造全新的思政教育教學模式
心理引導提倡的是老師與學生坦誠相待,從心靈出發,真實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傳統的思政教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出現了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等不良現象。而心理引導能讓學生愿意卸下內心的盔甲,把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表達給老師,使老師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也讓學生與老師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心理引導因素的參與有助于建立完稅證的思政教育體系,使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更加豐富多彩。
三、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具體應用路徑
1.加快制度化建設進程
在當代高校教育的過程中,素質教育為中心理念,以此為基礎,除了應對高校學生開展傳統的思政教育之外,還應加入相應的心理引導內容,對高校的心理引導體系進行建立并不斷完善,促使高校心理引導服務不斷全面化。高??梢詫⑿睦硪龑C構設置成為日常管理機構,建設專門的工作場地,下撥相應的經費,為心理引導工作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并且在高校的課程設置方面,應該積極引入心理引導教育的課程,并嚴格關注課程效果,以改善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提升其心理素質。
2.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政教育順利進行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傳統思維方式和政治教育的實施存在制約,對學生思想健康的評價相對不利,沒有標準的考核評價體系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不能正確認識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這限制了高校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方面的教育。目前,通過把心理健康方法作為政治教育思維的關鍵方法,其通過對高校學生實行心理評估工作掌握學生在不同時期的心理狀態,進而對學生的思想情況作出推斷,使得高校能夠建立健全思政教育工作計劃??茖W合理的心理健康評價方法的正確應用對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相關技巧以及理論具有一定的完善和提升作用,使教育的目的、內容、過程和評價更加統一,準確、合理、大學,在科學客觀的基礎上對大學生思想教育進行評價。這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
3.提升評估準確性
高校思政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對其進行評估不具有統一的標準,問卷調查等傳統的方式僅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映,而難以使教師有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就無法對思政教育的成果進行有效判斷。目前觀察法、實驗法以及心理測量法等多種方式均能夠對心理健康實施評估,采用以上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實施綜合評估,能夠有效提升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并能夠根據評估結果推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進行思政教育評估工作的過程中,有部分高校學生的自我防范意識過強,可能刻意避開符合自身情況的內容。對于此情況,高校在對評估問卷進行設置時,應注意避免題目中具有顯著的評價色彩,主要是用隱蔽的語句對題目進行陳述,以促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能夠得到提高。
4.強化心理引導教師的隊伍建設
(1)應改善高校心理引導教師的選拔方式并提高對其的要求,以促使高校思政教育的質量得到提升,進而能夠將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進行強化,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對于心理引導的接受度的目的。以此為基礎,要求心理引導教師具有豐富的思政教育工作經驗,并能夠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以保障能夠有效幫助高校學生建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對思政教育以及心理引導兩個方面的工作進行完善,切實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并以實際情況為基礎組織教師開展相應的專業培訓,要求教師能夠對相關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詳細了解和掌握,以形成具有較高專業性的思政教育技術團隊。(3)應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機制,促使教師隊伍的競爭意識得到提升。在通常情況下,教師考核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師個人心理情況、專業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生反饋情況等多方面,并且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獎金具有密切關聯。
四、結束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目前,大學生受網絡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了許多不良習慣和思想動蕩,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工程的制定和實施,高校需要把心理引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之中,強化思想道德觀念,減少思想教育過程中的誤區。正確認識和掌握社會主義馬克思的思想。
【參考文獻】
[1]宋麗敏.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心理引導因素的作用探討[J].智庫時代,2018(23):247-248.
[2]王婷,崔淑卿.探究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20(02):122-123.
[3]董俊,謝勇.淺析心理引導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發展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