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萬雄
(甘谷縣磐安初級中學 甘肅 天水 741211)
當今時代,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已經深入人心。暢談中國文化,說好中國話、寫好中國字,實現素質教育,也已成為家長和孩子普遍關注的話題。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現在的新聞中,經常會出現“中國文化傳承”“素質教育”等字眼,講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和道理。比如文人的詩書字畫的傳承和鑒賞,比如現在素質教育的課堂體驗,比如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化溝通。
在學校任教這些年,我對素質教育和文化傳承有些想法。平時課堂上,我經常會和同學們互動,講講歷史人物、經典事例,讓學生有所啟發,從經典及榜樣中去接受文化知識、傳承文化精神。素質教育是當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增強素質教育、培養全能人才,才能早日實現中國夢。
現在很多老師只注重孩子基礎知識和考試成績,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和學習主動性,有的老師就是要求死記硬背,強迫學生學習。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應該以引導、開導為主,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將生活聯系學習,勞逸結合、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體會“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寓意。
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可以舉一反三,熟練掌握各種技巧。比如在學習語文詞語的時候,可以把詞語的多種意思和多種詞語或句子組合,讓學生從多方面理解,這樣不僅拓寬了知識層面,還能受益終生[1]。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人們也深刻體會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從教學中改變了學生的主體思維和感官意識,也從各個方面提升了學生全面發展的技能。從教育的長遠觀念看,重視學生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及品德素質等,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可以提高孩子的感恩之心和孝順之心,弘揚中華的美好品德[2]。
首先改變大環境,不能走“獨木橋”,一門心思只抓學習,走好學校,考好大學,應該分流,無論學習成績好壞,都應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提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每個學生從各個方向的優勢出發,發揮自己的特長,長大了從各行各業為社會創造價值;另外從思想抓起,改變觀念。要反復宣傳,取得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首先是領導要有意識,然后與學生達成共識。
提升師資隊伍綜合素質,從“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讓學生們也跟著改變觀念,同時改變家長的觀念,這樣素質教育就會遍地開花,有更好的未來。
社會的整體發展離不開素質教育,在人們的生活中也離不開素質教育。如果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注重素質教學,就不能更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現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和九年義務教育,都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把語言學好、把文化學好,學到更多的學習方法和技能。
素質教育已深入人心。每次學生會,老師都會跟家長探討學生學習方法和技能技巧,也會跟家長溝通孩子的心理素質問題。有時候我們也會舉例子,用到“借喻”和“借代”等,更能把孩子的問題表達出來并促進溝通和交流[3]。
書到用時方恨少。每次其中期末考試,很多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會苦思冥想一番,然后列出提綱,再下筆開始寫作。有的在寫作時如魚得水,連貫有文采,字里行間能表達出一種意境;有的寫得枯燥,跟湊字數差不多;有的東一家西一句的,勉強可以過關。由此可見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作為老師會讓學生平時多讀書,并倡導每月的讀書日。我把一些好的句子、詞語等摘抄到本子上,對運用語法的句子則另外分類整理。學以致用,方為王道。每次學寫作的時候運用一部分知識,這樣日積月累,使文章寫作更上升一個層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學習中國文化的道路上,我們要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一代代堅持下去,讓更多的人去領會、去學習、去研究,讓更多的人都能學好中國文化、寫好中國字。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如果能與孩子好好溝通、把語言組織的更好,如果能把中國文字運用得道,就會有更好的效果。素質教育,還得從根本抓起,從點滴做起,從平時的作文練習和說話抓起。每個人都說禮貌語、都講道理,就能讓世界多些愛、多些溫暖、多些感人的瞬間[4]。
日常生活需要語言修飾,生活情調也是經常要有的。婚禮主持人在臺上時,其語音語調及詞語好像有靈性一樣,像極了各種跳舞的音符,跳出了美好心情,跳出了美好的故事。而聽者往往也是激動萬分、感同身受,體會身臨其境般的幸福。這也是文字修飾的魅力,也是中國文化的魅力。
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和孩子討論修辭方法的用處。一句話可能影響人的一生,一個好的建議能讓孩子受益一生,一種表達能傳遞一個信念。運用好修辭方法,讓每個人的溝通都能順暢,讓每個孩子從小都能運用好修辭方法。
社會在進步,文化在發展;日月如梭,時不待我。我們的思想要與時俱進,我們的文化素質要有提升。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結合現實生活,在理論與實踐中培養學生。我們要把素質教育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把新時代的文化價值滲透到社會生活中,讓優秀傳統文化永不褪色,讓新生活越來越有質量。要讓孩子們學好語言文化,孩子的學習更上一層樓,給我們的生活增添活力;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愛、讓更多人懂感恩,讓生活更美好、讓未來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