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峰
(江西省會昌縣博物館 江西 贛州 342600)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近年來,博物館運用征集文物的藝術價值和傳統文化元素,來開發文創產品的優勢明顯。北京故宮博物院開發文創產品成績斐然,也使故宮成為一個超級網紅IP。截至2016年年底,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共有9170種。2017年,故宮所有文創產品總收入達15億元[1]。
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發展,提升了博物館的生存能力,加強了博物館與民眾的聯系,彰顯了博物館的影響力。
2013年伊始,故宮開發文創產品,追求創新創意。其開發文創產品,主要通過自研、全權外包、委托授權開發、跨界交融等方式。
“自研”是故宮博物院成立文化公司,從征集的文物中尋找創意靈感,自行設計交由廠家代工生產的形式,例如“回避肅靜”“奉旨旅行”行李牌、“朕亦甚想你”折扇等爆款產品。
“全權外包”是故宮將開發文創產品的創意到生產的全部流程都外包給合作廠家,貼上故宮商標,比如推出的故宮貓系列。
“委托授權開發”是故宮將版權許可給廠家,委托設計和生產。故宮博物院從中獲取相應版權費,產品以故宮博物院名義對外銷售[2]。例如故宮娃娃,與周大福合作推出的百寶閣珠寶等。
“跨界交融”是故宮與互聯網等企業合作,推出游戲、動漫、表情包等熱門產品。《故宮回聲》系列漫畫在網絡平臺刊載,引發觀看熱潮。“玩轉故宮”小游戲,推出后有幾千萬人在使用。2018年底,故宮跨界開了“故宮角樓咖啡”,配備有皇宮風格裝飾和咖啡飲品。同期還推出了涵蓋口紅、眼影等產品的系列網紅彩妝。
故宮官網數據,其擁有四家網上商店,分別為故宮博物院官方、文創、出版旗艦店和故宮淘寶。銷售上萬種產品,從口紅、日歷、折扇到水果叉、文化衫、御膳糕點、文具等生活日用品,涵蓋一系列故宮“周邊”產品。故宮文創產品收入,2013年6億元,2016年增長到10億元。2017年,故宮文創部門實體經濟收入1億,網上銷售收入5000萬元。另外,故宮其他部門也有文創產品收入,故宮全年文創產品總收入15億元。文創產品開發取得豐碩成果。
1.賣萌產品種類眾多,易產生視覺疲勞
故宮藏品大部分是皇家正統文物,顯得嚴肅厚重。為了與時俱進,吸引受眾,對文創產品萌化處理,使文創產品看起來乖巧可愛、討人喜歡,以此吸引群眾下單購買。看到故宮文創產品大賣,其他博物館也推出卡通版產品,比如長信宮燈、萌化杜甫系列產品,導致同質化。賣萌產品熱銷,就盲目跟風推進,引起受眾視覺疲勞,影響受眾對博物館的體驗。
2.文創產品質量差,粗制濫造
故宮開發文創產品方式多樣,又有合作授權。開發文創產品是商業行為,必然要考慮成本和利潤。然而為了提高文創產品銷量,在生產中降低成本投入導致質量殘次,這種謀求短期效益的做法只會導致市場商機的流失[3]。
3.創意設計人才嚴重缺少
博物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得益于文化部門扶持創意產業的政策紅利。但故宮的主業還是陳展、研究、教育、保護等方面,開發文創產品的設計人才還比較缺乏。
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代表了當時的文化,體現了當時的工藝、文化水平。故宮將文物與當代生活相結合,設計出豐富的文創產品,成為文物與當代生活溝通的橋梁,引領文化消費升級,比如“朕不能看透”眼罩,刺繡了雍正皇帝的御批,又結合了眼罩功能。[4]。
針對有些文創產品的質量參差不齊,造成消費者對博物館負面評價等問題,故宮對質量不達標產品下架,已售出的產品進行召回。狠抓產品創意設計,提高工藝和品質,打造精致文創產品,給予消費者高端消費體驗,為使消費者有更好的產品體驗,對產品文化淵源、設計過程描述于產品說明書,并可以掃二維碼查看,這樣也擴展了博物館的教育和文化傳承功能。重視文創產品質量,經口口相傳,造就網紅爆款產品,更好地提升博物館在受眾心中的形象。
文創產品的創意設計對專業性要求高,不僅需要設計師了解文物及其蘊含的歷史、藝術元素,還要深諳消費者需求,要有很高的藝術熏陶和創意能力。博物館需要深挖內部創意人才進行重點培養,與高校的文化和設計專業合作,推動館內創意人才的深造,同時提高創意人才的待遇。引進外部人才也是重要舉措,對于了解傳統文化又有設計成果的設計師,可重點引進。設計出爆款創意產品,可以帶來博物館和設計師影響力的雙豐收。
博物館與社會公眾積極互動,發揮民間才智,舉辦文創產品創意設計大賽,向社會公眾征集創意設計;也可通過博物館網站征集文創產品創意,推動產品的創意設計向高層次發展;同時設立手工DIY館,部分文創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由消費者完成,好的設計和產品可以推廣銷售,進一步提升公眾的互動體驗,滿足公眾的精神需求。
近年來,國家推動“互聯網+中華文明”的政策,博物館與騰訊、華為等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在百度上設立數字博物館,受眾足不出戶就能參觀博物館,欣賞文物藏品。博物館通過網絡與受眾溝通,了解公眾的消費行為和喜好,為開發文創產品增加創意靈感。博物館眾多文物,應保護、發展好文化IP,提升文創產業發展水平
故宮作為一個品牌,也是無形資產。博物館開發文創產品,創意成果作為知識產權,首要的是申報創意專利,保護好創意成果。故宮“俏格格”產品因侵權其他產品而下架,就是一個深刻教訓。博物館需要提高法律意識,防止產品被山寨、被侵權,防止創意設計專利被搶注。對產品、商標、工藝、設計、藏品文化元素都要完整的注冊,保護好博物館的文化元素和產品。
故宮博物院通過自研、全權外包、委托授權開發、跨界交融等方式開發文創產品,取得豐碩成果,代表了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的高水平。同時,博物館也存在產品過度賣萌、質量缺陷、創意設計人才缺乏等問題。為有效解決現存問題,博物館應制定豐富種類、提升質量、挖掘人才、數字化和產權保護的開發策略,提升文創產品的發展水平,促進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提高我國博物館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