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寧玲 黃遠鳴
【摘要】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歐美國家興起了新公共管理運動,主張政府借鑒企業精細化管理方法,以提高公共管理部門的管理成效。在城市規劃中,精細化管理的依據就是法規制度,精細化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管理績效提升,主要是精細、準確控制規范城市規劃建設。因此精細化管理已成為當前城市規劃的必要趨勢,其應用和發展也是城市發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基于城市設計視角下探討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思路和策略,掌握當前城市設計在精細化管理中存在不足,探討其改進策略,以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和發展。
【關鍵詞】城市設計;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存在問題;策略
我國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推進中,人們對城市有了更嚴格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城市規劃工作也更加精細化。當前,在城市發展中,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為其提供有力支持,進一步保證城市建設品質。不過,當前我國城市設計精細化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規劃編制方面缺乏量化途徑、實施途徑和手段等,導致精細化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需要進一步探索其管理思路和途徑。
1、城市設計與城市精細化管理間聯系
1.1城市設計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依據
城市設計是塑造和安排城市的三維空間,補充和完善城市規劃平面不足。在城市規劃編制中,各個環節都要采用城市設計手法,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和生產生活需要,實行統一規劃,提升城市環境、生活和景觀質量。與法定規劃體系的內容相比,城市設計要求更高,其整體性、觀賞性和結構性等都需達到較高水平,才能更好地體現精細化管理要求,因此城市設計是其重要依據。
1.2城市精細化管理是實現設計目標的途徑之一
城市設計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其協調和控制作用受到很大重視,但在編制和實施中定位并不明確。不同的角度,其對城市設計有著不同的訴求。比如市民更重視公共場所營造,而政府官員更重視城市形象的提升等。而在法規規劃主干體系并未納入城市設計。我國當前《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則要求在各個規劃階段,都要采用城市設計方法。因此城市設計需要有明確的規劃管理途徑,以實現設計目標。而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為其提供了可行路徑。
2、城市設計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存在問題
2.1編制方式重方案輕要素
這一問題的存在,使得城市設計難以對城市建設管理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具體就是其設計成果更加重視方案設計,但忽略了精細研究公共空間管理要素,無法落實掌控好城市風貌、建筑風格等精細化建設要求,導致一些城市存在風格千篇一律的問題。部分城市地方性設計規劃中主要集中在建筑面寬和高度等問題上,具體內容不夠全面,因此指導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2.2缺乏對城市形態的量化控制
在城市規劃編制中,由于對城市形態量化控制的缺乏,因此難以掌控城市形態。過去城市規劃中,主要是增量規劃,上一時期城市發展中,二維管理維度也可滿足其需要,但會出現城市空間形態和天際線失控的情況。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設計中,提倡以城市空間形態設計為主,但實際設計中主要還是定性控制,導致城市設計管控操作力度較弱。
2.3管理要素與多元化建設要求不相符
當前城市規劃管理體系中,其技術管理主要是技術規定,對面積計算和日照計算等規定。在管控中,使用比較普遍的就是普適性約定方式,該方式可以縮短編制周期,在短期內就可以應用,其不足之處就是長期使用隱患較大。其原因就在于不能夠明確判斷相關要素重要程度,導致其實際操作和落實存在問題。
2.4實施途徑和手段缺失
城市設計雖然可以提升城市建設品質,但由于其缺乏獨立法定地位,在實施中沒有通過規章制度來明確其流程,因此其實施途徑和手段缺失。其中,由于審查審批管理機制不明確,因此城市設計中單獨編制的技術成果,難以在行政管理程序運行下,來轉化為城市規劃中可靠的管理依據。
3、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思路和策略
3.1面向精細化管理需求編制城市設計
實際工作中,單獨編制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容易導致兩者優勢無法相互糅合,兩者間借鑒不到位等問題,而無法順利實施精細化管理。因此,城市設計應面向精細化管理需求,在其中納入相關管控要素,分層次、有重點、分要素地去編制城市設計,各個層次都要考慮到其作用、功能,確定其精細化管理要素中的重點部分。
3.2實施城市設計指導下的精細化管理
首先,在精細化管理中,要融入精細化城市設計要素,可通過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融入,將其納入法定審查環節中,實現指導設計、規劃的精細化;其次是城市設計量化指標對精細化管理的引導,可在城市規劃準則中,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指引城市設計中空間、景觀和環境等各個要素。具體設置控制標準時,要根據各地區發展情況確定,使城郊聯系更加緊密,能夠量化控制各類用地等;最后是實現城市設計成果法定化,將城市設計成果制度化,可以有效銜接城市設計與規劃管理,比如一些國家將其審查環節納入法定管理中,對開發項目設計實行審議制度等。
3.3全程參與和信息化技術保障
一方面,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中,要實現人員全程參與。規劃管理人員對城市設計的運用比較熟悉,可以在規劃管理中發揮作用,而城市設計團隊也可在規劃管理各個環節中參與,對項目后續實施跟蹤。項目設計階段,規劃管理部門、專家團隊和設計單位等各方要參與進行,完善其設計理念、設計要求,方案完成還要給予反饋和評估,以科學對其修正。還要建立起長期參與制度,使公眾能在城市管理中起到監督作用,并通過反饋了解其實際實施成效;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信息化控制平臺,實現長效量化管理,這樣一來城市設計成果共享效率提高,可將其轉化為量化指標,通過設計信息管理系統將其相關信息數據、文字資料整合到一個坐標系,實現數據透明疊加,能夠實時更新,避免了圖形調取轉換等失誤,保證了設計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并且可以對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實現良好銜接,切實發揮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功能。
結語:
在未來城市規劃發展中,精細化管理是其必然趨勢,其與城市設計是相互促進的。當前我國城市設計還在初步發展中,需要進一步完善,但其編制內容和設計手法等日益完善,提高了規劃決策科學性、精細化管理效率。未來在信息化管理平臺、全過程引導管控等方面,城市設計的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對城市規劃實現精細化管理有著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莊美娟.基于城市設計的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思路與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6):194,196.
[2]李昂泰.城市設計視角下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思路與策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