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樂川


摘要:目的 ?探討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新生兒科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實施機械通氣治療,觀察組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比較兩組動脈血氣指標(pH、PaO2、PaCO2)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pH,PaO2和PaCO2低于對照組[(7.06±0.31)vs(8.14±0.65)]、[(75.63±5.84)mmHg vs(86.12±6.31)mmHg]、[(30.58±3.95)mmHg vs(42.52±5.14)mmH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可改善患兒動脈血氣指標,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新生兒;無創呼吸機;呼吸窘迫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72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22.034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22-0107-02
Effect of Neonatal Non-invasive Ventilator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IANG Le-chuan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Duchang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Duchang 332600,Ji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ethods ?60 newborn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es (pH, PaO2, PaCO2)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H,PaO2 and PaCO2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6±0.31) vs (8.14±0.65)], [(75.63±5.84) mmHg vs (86.12±6.31) mmHg], [(30.58±3.95) mmHg vs( 42.52±5.14) mmHg],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33%,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3.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n improve the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 of childre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Newborn;Non-invasive ventilator;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是指新生兒在出生后出現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的臨床癥狀,且發病率與胎周有重要關系,胎齡越小,導致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越高[1]。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一般是由于新生兒的肺泡缺乏表面活性物質,導致肺泡不能正常工作,不能及時進行O2和CO2氣體的交換[2]。目前,通過無創呼吸機對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該方法對新生兒安全性較高,且治療效果明顯[3]。本研究選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無創呼吸機用于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九江市都昌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胎周12~35周,平均胎周(26.94±3.61)周;出生體重3.1~4.8 kg,平均出生體重(3.26±0.43)kg。觀察組組男性15例,女性15例;胎周13~37周,平均胎周(27.26±3.72)周;出生體重3.0~4.5 kg,平均出生體重(3.18±0.37)kg。兩組性別、年齡、胎周、出生體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實施機械通氣治療:使用高頻噴射呼吸機,型號為KR-Ⅲ(D),生產廠家為南昌凱馬有限公司,設置各項參數(吸氣峰值:20 cm H2O,氣體流量:15 L/min,吸氧濃度:30%,呼吸頻率:35次/min,吸氣時間:1 min),嚴格按照高頻噴射呼吸機操作要求進行機械通氣。
1.2.2觀察組 ?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4]:無創呼吸機型號為stellar100-150,生產廠家為圣迅(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通過無創呼吸機治療參數設置為:吸氣峰值:5 cm H2O,氣體流量:8 L/min,吸氧濃度:30%,嚴格按照無創呼吸機操作要求進行治療。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動脈血氣指標(pH,PaO2和PaCO2)和并發癥發生率(肺部感染、黏膜損傷和氣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觀察組pH,PaO2和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即新生兒肺透明膜病,通常發生在新生兒娩出母體外6 h內,但在出生后2~3 d這個階段相對較嚴重。該病的臨床表現較為明顯,常見的病癥為進行性呼吸困難、呻吟、發紺、吸氣三凹征以及嚴重的呼吸衰竭,根據其癥狀表現可以清晰的進行判斷,一般來說,若新生兒出現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且新生兒逐漸面色加重,這時需要及時進行搶救性治療,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對新生兒造成不可逆的傷害[4]。
在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時,最重要的是及時進行通氣,傳統治療方法為機械通氣,即利用被動式呼吸帶動主動式呼吸,促使新生兒機體血氧濃度降低,從而達到改善呼吸窘迫的目的。但由于新生兒剛娩出母體外,器官發育、營養吸收等狀況都較差,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也相對較低,所以會增加機械通氣的難度。該方法對新生兒的傷害較大,需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或鼻腔通氣,為一類有創通氣方法,在治療后容易引發肺部感染、黏膜損傷和氣胸等多種并發癥,對治療效果造成嚴重影響。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機械通氣的缺點,安全有效,已逐漸發展成為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主要治療方法[4]。為此,本研究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采取了無創呼吸機治療,并且與傳統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進行對照觀察,結果發現前者的療效更優于后者。研究顯示,觀察組pH,PaO2和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無創呼吸機能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的血氣分析指標,有利于快速緩解其呼吸窘迫的癥狀。
采取無創呼吸機代替傳統的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可避免對患兒進行氣管插管,能夠有效降低對患兒氣管的二次創傷,不影響患兒正常進食;同時,采用無創呼吸機能夠輔助患兒自主進行排痰和咳嗽,降低治療過程中各類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還可根據患兒呼吸情況適當調整氧氣的流通量,給予患兒持續的氧氣供應,鍛煉患兒自主呼吸能力,緩解患兒呼吸困難癥狀,改善患兒各項動脈血氣指標,提高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動脈血氣指標可以直觀反映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pH,PaO2和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李春雨[5]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兒pH、O2和CO2濃度等各項動脈血氣指標,同時由于其無創性降低了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幾率。在醫治時對新生兒呼吸系統產生的影響較小,能確保其呼吸道組織完整,安全可靠,減少預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受時間、樣本量等因素影響,故而未對新生兒采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具體療效與遠期療效加以分析,所以在此希望將來有更多學者能對此進行進一步補充和研究。
綜上所述,實施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可改善患兒動脈血氣指標,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田麗.無創呼吸機聯合咖啡因治療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63-66.
[2]張三紅,邊梅芳,鐘黎娟.無創呼吸機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4):88-90.
[3]何莉軍.新生兒無創呼吸機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療效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5):4965-4966.
[4]陳發明.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7,15(12):126-127.
[5]李春雨.新生兒無創呼吸機防治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18):91-92.
收稿日期:2019-7-11;修回日期:2019-8-7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