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東
(圖/視覺中國)
游學市場亂象叢生,尤其多種類教育機構魚龍混雜,但其中不乏行業標桿,以期通過自身的“專業”改變家長、學生對這個行業的失望。
筆者認為,游學的本質是文化的融合。參觀革命圣地或者歷史文化古跡,可以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了解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到野外接受生存訓練,能夠強健體魄,增強團隊協作意識。走出國門,對了解異域文化和增長見識大有裨益。
據統計,我國現有K12階段(即幼兒園—12年級)人數約1.8億,參與游學和夏令營活動的比例5%左右,近1000萬人次。預計三年內,參與比例有望達到10%以上。越來越多家庭青睞營地類旅游或參加國外游學。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游學,孩子的年齡都向低齡化發展。2017—2018年度用戶初次體驗國內游學產品平均年齡在8.8歲,初次體驗海外游學平均年齡在12.1歲,與2015—2016年度相比分別下降1.2歲和0.8歲。
據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國際游學推廣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新東方國際游學)聯合上海艾瑞市場咨詢調研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國際游學行業發展報告》,在國家研學政策出臺、消費需求攀升和游學用戶下沉等因素影響下,2017年參與國際游學的用戶規模在86萬人次,2018年參與國際游學的用戶達到105萬人次,并在未來繼續呈擴大趨勢,預計到2020年國際游學用戶規模將達到170萬人次。目前,國際游學的商業模式按照客戶類型不同,常見模式為B2B和B2C兩類,選擇哪種模式,取決于是否有穩定的C端獲客流量渠道。B2B主要通過與學校、培訓機構等合作,提供游學服務。B2C模式直面家長和學生,但短期來看存在獲客成本高等問題。隨著產業鏈上下游打通,B2C模式將有更大的優勢。
隨著游學市場的不斷升溫,各種游學產品和服務令諸多學生家長難以抉擇。學生出國“只游不學”、游學行程“走馬觀花”和游學合同“漏洞百出”等現象層出不窮,讓不少參加過海外游學的學生和家長的高額費用打了“水漂”, 甚至為此告上法庭。
鄧女士給16歲的女兒梅梅(化名)報名了“澳大利亞、新西蘭英語探索冬令營”活動,并與某教育咨詢機構簽訂《國際游學入營協議》,約定行程15日,總費用3.38萬元。協議簽訂當天,鄧女士便全額支付了入營費。一個月后,該教育咨詢機構通過QQ郵件通知梅梅,取消了原定行程中的大堡礁、境外培訓和寄宿家庭3項活動,行程變更為12日,縮減的3天改為國內全外教培訓。因距離出發只有不到3周時間,梅梅只好按原計劃隨團出發。返回國內后,鄧女士和梅梅以該教育咨詢機構擅自減少行程安排為由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損失1.61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梅梅與某教育咨詢機構簽訂的合同名稱為《國際游學入營協議》,線路為“澳大利亞、新西蘭英語探索冬令營”,簽訂合同的目的并不僅是一般的境外旅游,而是以境外培訓外語為主的國際游學。但從合同實際履行情況看,最終的行程路線和履行時間等與當初合同約定的并不一致,原定的15天行程變更為12天,雖然咨詢機構將其變更為國內外教培訓,但是梅梅最初的游學目的受到影響,教育咨詢機構提供的服務未達到合同約定標準,應進行相應的賠償。法院認為,盡管該教育咨詢機構通過QQ郵件通知了梅梅行程變更,但此通知不能視為梅梅同意變更并放棄主張損失的權利。因此該教育咨詢機構應當對其擅自減少、變更行程項目進行相應的賠償。最終,法院以實際履行天數與約定履行天數的差額為依據,判決該教育咨詢機構賠償梅梅6759元。
2018年4月,趙女士對某旅行社發布的關于美國游學活動的消息很感興趣,便與該旅行社銷售人員聯系。銷售人員向趙女士展示了行程單: 2018年8月5日,游學團從北京出發,6日抵達美國紐約。8月7日,游覽紐約、波士頓、紐黑文、費城和華盛頓的標志性建筑、著名大學和博物館等。8月12日,飛往學校所在地,入住寄宿家庭。8月13日至19日,與美國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參加周末寄宿家庭活動、野餐活動(周六 周日),全程體驗美國教育。8月20日,結業典禮,頒發學習證書。8月21日離美返程。對于行程中孩子能夠與美國學生一同上課的安排,趙女士十分滿意,隨后與該旅行社簽訂游學合同并支付了30000元費用。
2018年8月5日,趙女士的兒子隨團赴美。不料她在與兒子的微信聯系中得知,旅行社并未按照行程單安排他到美國學校上課,在8月13日至19日長達一周的時間內基本都是在街上閑逛中度過。趙女士隨即與銷售人員聯系,對方告知行程安排無法實現的責任不在旅行社,而是由于合作學校克薩斯州休斯頓市克萊爾湖基督教中學延期開學一周。雙方至此產生爭議。待兒子結束游學返回北京后,趙女士將旅行社訴至法院,要求退還全部團款。法院判決:該旅行社未實現美國游學合同目的已構成嚴重違約,應當承擔向原告退還60%團款18000元的違約責任。
面對市場亂象,選擇經驗豐富、具有市場口碑的品牌很重要。專業的游學機構真正從學生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如果以學習為主,可以安排國內學生與國際學生一起上課和活動,在英語學習、領導力提升和少年MBA等互動式教學中感受不一般的課堂,從中獲得自信;如果以交流為主,專業的教育機構可以安排學生走訪世界名校,與校方零距離接觸,進行深度交流,清晰的定位自己的未來;如果以游覽為主,教育機構可以安排具有當地特色的活動,感受文化差異,體驗歷史文明,啟發多元思維方式;如果追求主題類游學,專業教育機構也會安排以音樂、體育和野外生存等為主的趣味性游學項目。
不久前新東方國際游學在帶領優秀學生走出國門收獲公益志愿服務經歷的同時,也十分關注另一個極少被關注的世界——遠山。據統計,目前中國農村及偏遠山區有約9000萬名兒童,而在整個貧困地區有將近6000萬名兒童。他們無法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甚至一輩子都將生活在大山的世界。2017年11月,新東方聯手好未來合資1億元成立“情系遠山公益基金會”,旨在把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輸送到中國農村和邊遠地區。2018年,新東方國際游學積極響應新東方“全球視野、獨立人格、終身學習”核心價值觀號召,開展了“情系遠山,為TA點亮夢想世界”計劃。
參加此項目的學生將自己看過的優秀書籍和實用文具等以學習禮包的形式贈給自己的遠山伙伴。通過同齡人的一對一溝通和交流,遠山的孩子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勵,了解到更多大山外面的精彩。通過邀請國內學生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齡人一起進行這項公益志愿服務,以真實的教育實踐經歷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學生們自主地加入公益團隊,體驗自我成長的快樂,享受的不僅是一段知識狂歡之旅,更是一段獲益終生的成長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