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春
摘 要:語文教學活動是預設與生成的共同產物,如何把握好課堂生成型資源,如何協調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已經成為語文教師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文章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對預設與生成進行概述,從留有學習空白、巧妙預設,創造良好的生成條件、活躍氣氛,掌握教學實際、科學生成等方面深入探討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的有效調控,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預設;生成;有效調控;教學效率;教學質量;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86-02
在新課程標準視角下,語文課堂教學已經從以往的預設性課堂轉變為動態形式的生成性課堂。因此,一些教師覺得生成性課堂可以離開預設單獨存在,從而忽視課堂預設的重要性,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預設是課堂生命力的展現形式,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具有重要作用,怎樣科學地對語文課堂中預設和生成進行調控,是每一個語文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調控進行探究。
一、預設與生成概述
預設指的是教師單方面的教學設想。它不僅包括對教材的解讀、對目標的確定、對教學結構的設計,還包括對課堂上可能產生的走向、學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現的偏差、課堂上可能產生的影響教學進度的因素等所做的預先思考和應變策略。針對預設,在早期對其的解釋為隱藏在事物中,不可以直接講述的語言,也不是行動的直接體現。在語文教學中,預設作為教師備課環節中的一項工作,也是事先設計課堂內容的行動,對語文教學活動能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預設較為重要。
針對生成,站在學習者角度分析便是生成性學習。動態化的生成作為教學期間可變性的概括,作為教學期間的預先設定性以及規劃性的重要填充,在某種程度上說,是教育活動的最終目標。事實上,生成和預設兩者是相互對應的關系。預設需要教師的基本功,而生成更需要的是教師的教育智慧。預設是幅不動的畫,而生成卻是流動的水。生成需要預設的鋪墊,預設是成功生成的前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成是語文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有計劃性與針對性地達到自我知識構建的過程。
二、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的有效調控
1.留有學習空白,巧妙預設
要想提高課堂質量,巧妙的預設十分必要。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其一,掌握教材內容,對文本有獨特的見解,基于自身的文化底蘊挖掘教材內涵,站在多個角度上研究文本,由此輕松自由地駕馭語文課堂,確保課堂教學內容與重點、難點不出現偏差。其二,針對教學主體深入感知。語文教師要耐心地和學生溝通,全面了解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現有的知識能力。在課堂設計過程中,教師要顧及學生自身因素,依據學生學習情況,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轉變,便于引發學生對文本的情感,加快課堂生成速度,保證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三,適當留有教學空白。教師在預設期間,每一個教案都為教學的假設形式,不可能全面地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彈性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較為廣闊的空間。教師不能把整節課的時間都放在預設上,應該給予學生自我展現的機會,增加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例如,在教授《敬畏自然》一文時,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對文本的講解做一些留白。如在導入環節,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自然界存在哪些事物?敬畏自然是什么意思?怎樣尊重自然界中諸多事物的發展規律?學生完成課堂預設,能走進文本世界,感知自然界的魅力,培養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情感。
2.創造良好的生成條件,活躍氣氛
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生成條件,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對文本的感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質疑,因為課堂總是動態化發展的。在課堂上,學生存有的疑問一般會越過教師給出的預設,能充分展現出思維運轉的高效,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便于語文課堂的生成。此外,教師需要關注意外事件的發生,也就是教學環境的變化,科學地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主題,而不能與文本主題的內涵出現偏差。
例如,在教授《愛蓮說》一文時,教師可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成條件。在教授文本的過程中,如果外面忽然下起了大雪,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雪的世界中。這時,教師可充分利用雪資源,將其巧妙地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將雪和教學內容相結合,促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閱讀文本,實現課堂的精彩生成。
3.掌握教學實際,科學生成
課堂的生成時間比較短,合理的預設是課堂生成的基礎,而深入閱讀文本,了解文化韻味是語文課堂生成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應掌握教學實際,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以實現科學生成。同時,教師需要以教學機智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閱讀文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對教學環節進行調控,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要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充分與學生進行溝通,營造民主化的教學環境;要給予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及時針對學生學習問題加以指點,不斷完善學生語文知識體系;要充分凸顯語文生成的作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例如,在教學《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一文時,教師可在閱讀環節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事物的正確答案進行分析與思考,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問題答案的生成。在深入思考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被充分激活,能夠積極地看待事物。在遇到困難時,學生還會以辯證的思想對內心情緒進行調節。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對課堂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給予鼓勵,樹立學生學習信心。教師要加強學生思想觀念教育,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從而彰顯語文課堂的教學魅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和諧共生是課堂教學順利、高效實施的保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留有學習空白、巧妙預設,創造良好的生成條件、活躍氣氛,掌握教學實際、科學生成,讓預設與生成和諧共進,這樣才能為高效課堂服務。針對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教師還需要意識到兩者在課堂中的重要地位,采取科學的手段對語文課堂進行預設與生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大腦的靈活運轉,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全面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擁軍.把握預設與生成演繹語文課堂精彩芻論[J].成才之路,2019(24).
[2]丁寒.談“預設”與“生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華夏教師,2019(20).
[3]侯萌浩.預設與生成在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8.
[4]許春香.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有機融合[J].語文教學通訊,2016(11).
[5]高義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策略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2015(03).
[6]張蕾.淺議初中語文教學預設與生成的結合路徑[J].江蘇教育研究,2015(02).
[7]王桂芝.初中語文教學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J].語文學刊,2011(12).
[8]陳慶玨.預設·留白·生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現代語文,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