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摘要】“公轉鐵”作為我國大宗貨物運輸的主要模式,是近年來公路、鐵路運輸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也逐漸成為降低能源消耗、生態環境治理的發展途徑。目前我國依托公路交通進行的貨物運輸,占所有貨物運輸與周轉的70%,而鐵路貨物運輸僅占20%~30%。本文通過探討鐵路運輸調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揮鐵路運輸效力、效率的組織與應對策略。
【關鍵詞】公轉鐵;鐵路運輸;調度組織;研究
在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念指導下,開展鐵路運輸貨運量、鐵路運輸結構等的調整,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鐵運部門協調性差、鐵運資源配置不完善、鐵路運輸調度不及時等問題。從我國“公轉鐵”大宗貨物運輸發展形勢來看,加快鐵路運輸制度、鐵路運輸調度組織模式的改革創新,可以有效提升鐵路運輸貨物量、運輸效率,保證鐵路運輸工作的正常進展。
1、鐵路開展大宗貨物運輸的調度組織流程
(1)鐵路運輸中的車流推算。車流推算是大宗貨物鐵路運輸的首要環節,根據長治、晉城、義馬、新鄭等地區的煤炭運輸,發現鐵路局很難對當日車站不同方向的車流狀況,做出較為客觀準確的推算,只能憑借自身經驗做出大概預估。例如:由長治發向信陽、周口等地區的鐵路運輸,鐵路局會對各方位車流流量進行判斷、決策,但不能掌握運輸車流的具體位置。
(2)鐵路列車運輸貨物量、運行站點圖的規劃。當前鐵路貨物運輸列車使用智能化的規劃與調整編制,對列車運行中貨物運輸量、追蹤間隔時間進行限制,單節貨車車廂最大載重為60~80噸、追蹤時間間隔為10min。在大宗貨物運輸組織過程中,車務或機務人員操控車輛系統,對不同車站站點的貨物運輸活動,做出網絡化的人員崗位配置、工作流程安排。之后展開各個班次貨物列車中多種工作變量的監控,包括列檢、商檢等貨物運輸安全排查,以及對鐵路貨物運輸質量、作業效率進行控制,進而實現不同列車運營時刻、運輸站點貨物調運的流暢銜接。
2、公轉鐵政策下鐵路運輸調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2.1鐵路運輸的車流推算不精確
相比于公路中貨車、卡車等交通工具的貨物運輸,鐵路大宗貨物運輸流程較為復雜,不僅要考慮火車車皮申請、站點運輸手續、運輸費用等中間環節,還要對車廂貨物運能、空車流配置、車流運輸時間與流量進行分析,推算出車流最佳運輸時間、運輸費用,才能實現鐵路貨物運輸方式的最優配置。但由于不同鐵路站點的運輸情況復雜,以及鋼鐵、煤炭、工業制造品等貨物裝卸的困難,使得多個港口、車站之間的鐵路貨物運輸,存在車流時間間隔推算、運輸成本推算不精確的情況,由此導致車輛運輸成本高、貨物周轉效率低。
2.2運輸貨物流程的規劃、協調不完善
由于鐵路貨物運輸中的指揮區段較大,鐵路局調度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不同轄區段列車裝卸、運輸的基本狀況,因此其無法對車站運輸作業、運行站點圖做出規劃。一方面機械化貨物裝卸作業的實施,在大大提升鐵路貨物運輸效率的同時,能夠實現鐵路行車時間的調度控制;但另一方面,列車車次申請、解編作業等時間的隨機性,又使得貨物運輸規劃難以協調。而且在不同站點采用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后,車站作業人員、局調度人員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再加上人員調度日班計劃的執行,使得貨物運輸中不同作業主體的交接、協調,出現極大不確定性。
3、公轉鐵形勢下鐵路運輸調度組織的實施策略
3.1構建完善的車站作業、貨物運輸調度組織體系
當前鐵路貨運部門應針對現有運輸計劃,構建線上、線下協調的運輸作業與調度體系,為不同班次列車的裝卸、運行提供幫助。首先對于線上鐵路信息系統的操控,需要鐵路局調度所、列車調度員互相結合,利用多種網絡信息軟件,進行車站鐵路貨運量、貨物裝卸作業、班次到達時間等的調度規劃,并將執行命令下達車站。其次,車站在收到列車運輸調度任務后,負責按照計劃展開貨物裝卸、運力資源配置,從而形成不同時間區間列車運行的有效銜接。
3.2加強運輸調度任務、車務站段信息設備的安排
鐵路局調度所在鐵路運輸過程中,通常起到對車站內多種運輸作業、調度任務進行指揮的作用。根據鐵路局要求,在各個車務站段分界站安裝AEI設備,對列車車號進行自動識別、貨物核實與收費。而對于鋼鐵、銅礦、煤炭等大宗貨物,要在預訂時間內運送至港口、加工基地,這就需要鐵路局調度所,親自進行鐵路貨物運輸流程的組織、監控,包括對鐵路貨運裝配、車流運輸時間、貨物轉移分流等環節,做出組織與規劃,以及監督與控制鐵路運輸的任務調度、分配作業流程,以完成不同貨運機列的有序銜接。
3.3推動多元主體鐵路運輸作業、調度組織的結合
“公轉鐵”形勢下鐵路部門大宗貨物運輸的調度,要以降低運輸成本、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能源消耗等發展目標為指導,進行列車運行圖、車流推算、編組方案的規劃,包括分界口列車運行數、區段站發車間隔、列車解編作業等的任務調度組織。其一,鐵路作業、調度主體可以依托車流推算軟件,對不同區域或時段車流的裝卸、行駛狀況進行統計,以隨時掌握貨運火車的行進狀況。其二,加強不同區域編組站、區段站信息系統的改造與升級,展開列車運行圖、編組、解編作業等的方案制定與控制,對車輛運輸能力、運行軌跡進行監控,并做好鐵運車輛的列檢、商檢等安全檢查,來實現對鐵路運輸資源的充分利用、靈活任務調度,提高鐵路運輸效率、貨運質量。
結語:
目前全國公路、鐵路的貨物運輸中,公路貨運仍然為港口、海關運輸的主要方式,其中2018年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為31.18億噸,公路貨運發送量為395.91億噸。而“公轉鐵”作為未來大宗貨物運輸的發展趨勢,可以有效降低運輸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有效推動運輸產業結構的改革升級。因此鐵路運輸調度的組織與實施,鐵路局調度所要從車流推算、任務分配與組織,以及多元主體運輸貨物流程的規劃、協調方面著手,通過加強鐵路運輸制度的建設、運輸調度規劃與控制流程的實施,才能完成鐵路貨物運輸既定的調度任務。
參考文獻:
[1]傅保勝.鐵路運輸調度高質量發展優化策略[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9(04).
[2]吳磊.鐵路運輸調度安全管理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03).
[3]張伯駒.新一代鐵路運輸調度管理系統研究與實踐[J].中國鐵路,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