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紅梅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在形成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班集體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從小學升入初中,由于年齡因素和生理特征,大多數學生在性格上都具有一定的反叛性。作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工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以健康發展為目標,圍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確立遠大志向抱負為中心,不斷探索班級管理的新思路,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要注重藝術性。
【關鍵詞】初中? 班主任? 管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94-01
一、“用心”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初中生的道德觀還在逐步形成中,所以班主任要在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觀上下功夫,要多“用心”,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的道德觀,要讓良好的道德隨影入行的伴隨他們,不要口頭上的空談,要通過教師的“用心”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從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學生的道德觀念是在實踐中形成的,因此班主任要培養學生注重實踐,使道德在實踐中深化,讓優良道德銘刻在心,并化為自覺的行動。不論是教育學生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家庭做好孩子,還是在社會上做好公民,都應注重實踐。初中生興趣廣泛,可塑性強,開辟第二課堂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可通過組織或指導學生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并進行討論、寫觀后感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尊心。還可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中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舉行“放飛夢想”、“理想伴我成長”等主題活動,在學生中開展“一告別”、“五遠離”和“三個一”活動。
1.充分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一日常規”和“中學生守則”等行為規范方面的德育教育,召開“放飛夢想”、“中國夢我的夢”等關于遠大理想抱負為主題的班會活動,讓他們在遠大理想的感召下,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和激情積極向上的學習。
2.充分利用學校組織觀看的愛國主義以及英雄人物的教育影片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觀看影片之后寫觀后感,班級組織討論,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情結。
3.利用家長會,使得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體,形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合力。每學期我都精心準備家長會,家長會上不單單是和家長溝通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重要的是給家長“洗腦”,通過我的教育理念和學校的德育活動,使得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方式,這樣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無縫對接。最大限度地推進了家庭教育中的德育工作。
二、“細心”做好環境育人工作
我們學校優美的校舍,醇厚的校園文化都是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的好題材。我常常利用學校組織的“文明班級”以及“最美學生”等評比活動,討論我班的班風、學風,然后組織學生布置教室,把班風、學風的標語、名人警句和中學生守則、一日常規以及一些評比細則張貼到班級醒目的地方,班級還設有“好人好事”、“最美學生”以及“今日之星”等專欄,使得班級學習勤奮、助人為樂、講文明懂禮貌以及在各方面表現出色的學生榜上有名,激勵他們向優秀學習,激起他們積極向上,人人為班級爭先,個個奮發向上的浪潮。
1.我推行“精細化”管理,對班級物品和學生學習物品的擺放都有明確的規定,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給他們創設整潔舒適的班級環境,讓他們知道“把身邊的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的道理。
2.我力爭給學生營造一個整潔、高雅、美觀大方的班級環境,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和團結祥和的學習環境。
三、用“平等心”對待每一位學生
民主、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是我們作為班主任的基本準則,我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著,我對待學生從來都是一視同仁,沒有親疏之分,在我的眼里沒有后進生,從來不歧視后進生,對羸弱的學生更加愛護有加,我努力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掘他們積極向上的一面,在課堂上給他們搭建公平競爭的平臺,讓他們各盡其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我給予學生尊重,激發他們張揚個性,欣賞他們的每一個進步,用“平等心”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中學階段是學生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每一個學生都有光輝靚麗的一面,我用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我從不放過,一定會給予大肆的宣揚,給予肯定,把這些好的方面傳遞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以身邊的人為楷模。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班主任一定要有“蹲下身子看孩子”,要“彎下腰來對待學生”這樣的心態,要以他們的視角看待問題,要用他們的高度來分析學生之間的事情,要用心分析他們的不常規的做法,要真正的懂他們,要尊重他們理解他們,要給他們創造平等交流,公平競爭的平臺,要營造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在公平寬松和諧的環境中真誠的表達自己。
四、用“誠心”溝通以激勵學生
真誠待人是我們作為成年人為人處世的準則,作為班主任一定要用“誠心”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學生達到心靈的溝通,給學生信任感,班主任要用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要處處做表率,要言行合一,要用自己的行動取得學生的信任,要和學生相互理解,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還有成為有心人,要處處留意,時時觀察,要洞察學生的行為,要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正如我的學生熊詩琦寫的作文《誰是最可愛的人》里面寫我的一段話:“炎執的夏季,老師您替我們向學校申請安裝空調,還自掏口袋花錢請我們吃冰棒。像這樣掏口袋請全班同學吃東西的次數不只一兩次,而且每次吃的東西都不一樣。”正是這樣的誠心,取得了學生的青睞。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愛”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情,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和能力。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最基礎的美德。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我用多年的教育生涯踐行了我說過的話:當老師,就得熱愛教育教學工作;當老師,就得對學生充滿了愛心!
班主任與學生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共識,才能形成心靈上的溝通。因此,班主任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愛每位學生,以自己言行為表率,從而得到學生的認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應時時留心,處處用心,捕捉時機,選準火候地對學生進行信心教育,要將宣誓活動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一是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并將這種熱情引導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動力,掀起班級的學習熱潮。二是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如借外出踏青、社區活動等適時開展教育活動。三是借助于學生身邊發生的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四是以班主任自身的一些交往及經歷對學生進行教育。班主任要想辦法設計活動,想點子激勵學生,讓學生在艱苦的學習生活中真正燃燒激情。
總之,班級日常管理工作是一項瑣碎的工作,同時又是一門藝術。班級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觀規律,同時又千變萬化。班主任不應滿足于按常規辦事,而應發揮工作中的獨創性,以順應新形勢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班級日常管理的新辦法,新經驗。
參考文獻:
[1]李雪榮.對班主任班級建設和學生管理策略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01:35.
[2]旦增曲扎.淺談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3,02:182.
[3]韓開湘.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3,4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