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晶
【摘要】在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相關部門也非常重視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的有效整合。而小學教育也屬于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會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诖?,本文重點針對小學信息技術實踐與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整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 實踐? 有效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5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247-02
作為一種新型的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融合實現了信息的傳遞,是現階段最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是小學教學的其中一部分,指的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讓小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擁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但是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由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的限制,教學質量很難提升,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也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有效緩解了這一難題。所以,非常有必要針對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整合進行詳細的分析,進而更好的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一、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學生的生理年齡以及心理年齡都比較小,只有充分激發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而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整合,可以將特殊的聲音、視頻等動態的信息和圖片、文字等靜態的信息進行充分的結合,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小學生的感官系統,給到小學生以新奇、刺激的學習體驗,從而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夢”美術制作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前通過信息技術搜集很多與之相關的教學素材,并將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同時,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為了對小學生的視覺產生刺激,讓小學生意識到不同素材作品中的審美特點,還可以為每一個素材作品設計不同的顏色背景,例如將夜空背景設計為藍色,將海水背景設計成藍色等。同時,還可以尋找舒緩的音樂與之匹配,再應用信息技術將圖片動起來。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可以通過背景顏色的變化感受素材作品中的美,還可以讓小學生直觀的看到素材作品,激發對素材作品的欣賞能力。
由此可見,通過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啟發小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教師也可以通過小學生的繪畫作品中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成長狀況以及興趣愛好,從而采取更加針對性的教學措施[1]。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質量
將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可以通過特殊教學情境的創設來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一般情況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會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使單一、枯燥的音樂活動變得形象、有趣、直觀,在調動小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的同時,啟發小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不僅可以輕松、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例如,在進行“小海軍”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要重點突出小學生的學習主體,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調動小學生的感官系統,讓小學生學會用眼睛、用嘴、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樂。同時,為了加強小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讓小學生體會到音樂的變化,加深小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還可以尋找海面的平靜與波濤洶涌的圖片作為音樂的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再讓小學生通過肢體動作描繪出兩種音樂的不同。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動靜結合、視聽結合等方式更好地理解音樂節奏的變化,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三、提高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的靈活性
將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整合,還可以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靈活性。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經常出現教師的示范不規范、不準確、示范動作遮擋小學生視線等問題,無法兼顧所有的小學生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質量。而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美術教學過程的演示,就可以避免傳統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應用信息技術演示美術教學示范步驟,可以保證圖片的清晰度以及色彩的鮮明度,確保小學生可以順利的完成觀看和聽講。其次,教師可以與小學生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第一時間掌握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演示過程中的難點以及小學生無法理解的地方進行反復的演示,讓小學生得到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明顯節約了教師演示示范的時間,讓小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2]。
例如,在進行“裝飾各種各樣的瓶子”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各種瓶子,然后再展示一些經過裝飾的瓶子,通過特殊的花紋、造型、材料啟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有的瓶子經過色彩的裝飾、經過繩子、貼紙等材料的裝飾,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點。不同的畫面展示不同的技能,同時輔助以不同風格的音樂。而且既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調整播放的順序,也可以任意選擇,重復播放,教學過程非常靈活。
四、延伸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延伸。而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整合就可以提升課堂延伸質量。
例如,在進行“好玩的瓶子”的教學過程中,課堂的延伸活動就是讓小學生針對廢舊的瓶子加以利用,進行二次創造,形成新的作品。而在正式開始二次創造之前,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出其他小學生制作出來的瓶子作品,有的將之做成大公雞、有的將其做成風車等,不僅激發了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刺激了小學生的動手操作欲望,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幫助小學生實現自我的提升
將信息技術實踐與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幫助小學生實現自我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小學生之間的活動過程錄制下來,并展現在小學生面前。而小學生看到自己與同伴活動中的表現,就會不由自主的做出對比,進而針對性的進行自我調整,不斷地改進,實現自我的完善與提升。
例如,在進行“木瓜恰恰恰”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因為小學生日常接觸不到打擊樂,或者接觸的次數很少,所以會對打擊樂活動充滿興趣。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小學生進行打擊樂合奏的過程以及合奏效果錄制下來,播放給小學生觀看,引導小學生看視頻中自己的表現以及其他優秀小伙伴的表現,然后再幫助小學生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視頻回放的形式糾正打擊樂活動的不規范動作,加強小學生之間的配合默契,提升小學生的打擊樂表現效果[3]。
結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可以突破傳統信息技術教學的限制,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可以在幫助小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培養小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并且,還可以拓寬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視野,讓小學生見識到更多的美術技巧,欣賞到更多的信息技術作品。將信息技術實踐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會是未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主流趨勢。
參考文獻:
[1]許莉莉.探索多媒體與美術教學的有機融合[J].新課程·上旬,2017(10):36.
[2]李影.信息技術與五大領域的整合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z1):264-267.
[3]袁鳳杰.信息技術環境下語言教學模式研究[D].河南:河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