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俊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江陰 214400)
“互聯網+”即“后互聯網”時代,整個世界經濟正在從信息技術(IT)走向數據技術(DT),伴隨著信息經濟的全面發展,經濟的轉型和增長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不能僅僅把網絡視為一種工具,而應該將其放置在企業核心地位上,對以往的營銷體系進行變革,把客戶放在整個營銷的核心位置,營造良好的體驗,吸引消費者,并使其感到滿意[1]。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一種便利的網上交易成為消費者實體店鋪購買商品的“替代品”,身邊的經營模式潛移默化地變化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帶給一些企業再次變革的機遇,也帶來了創新創業的新一輪高潮[2]。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結果。簡單講,“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類傳統行業”,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各種互聯平臺,將傳統企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目前,互聯網+商業、金融、工業、教育等都已經開展,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正在不斷涌入,將互聯網優勢與發展融入產業發展中,促進整個產業的再次升級。
據2018年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互聯網普及率57.7%,網絡支付用戶規模5.69億,使用比例占71%。越來越多企業應用網絡開拓市場產,競爭日益激烈。
心理學表明:人們會習慣性做自己擅長且熟悉領域的事情。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很多傳統企業習慣于按照以往的經營模式,以產品為中心的市場營銷策略,繼續管理著企業,缺乏對網絡營銷的系統認識,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對傳統企業的沖擊已經實質性地影響到企業發展。然而網絡營銷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優勢,幫助企業增加銷售商機,促進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3]。
由于網絡環境是一個虛擬性的環境,與現實具有很大的差異,傳統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欠缺對網絡的認知,甚至對網絡給企業帶來的利益產生質疑,片面認為網絡營銷就是將線下銷售轉移到線上,缺少專業的網絡營銷運營專員,忽略對網絡營銷團隊的組建,忽視網絡渠道開發,導致失去企業轉型線上營銷的先機。
傳統企業由于受到電子商務沖擊,其利潤每況愈下,重點表現在傳統企業營銷思路是基于4P模式搭建,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這種營銷模式的目的是使商家的利益最大化,過度關注企業的產能銷售,從而忽視用戶對產品的個性需求。
“互聯網+”思維的出現,要求傳統企業必須改變,將消費者作為第一驅動力,把握消費者需求已經逐漸成為生產的第一要素,形成由消費者主導人群式的關系鏈營銷。
網站的作用不僅是企業面向網絡展現的平臺,更重要的要加強企業的產品銷售功能,所以自建營銷型網站平臺是企業首要任務。
營銷型網站就是為實現某種特定的營銷目標,將營銷思想、方法和技巧融入網站策劃、設計與制作中的網站,最直接的效果是通過網站推廣,直接實現訂單獲取,達成流量轉化。
企業搭建營銷型網站的核心要點在于,一方面重視流量的引入,比如如何通過搜索引擎優化技術將網站推廣到搜索引擎前幾頁,增加網站的曝光度,達到提高網站訪問量的目標;另一方面營銷頁面的品牌及視覺設計,重點考慮網民到達網站訪問頁面后,能否找到心儀的產品以及能否主動問單、詢單,從而促成企業產品的銷售,提高企業利潤。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消費者對網絡購物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加,傳統企業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產品直銷十分重要。傳統企業的銷售一般通過線下實體的方式進行,導致在經營過程中,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信息化時代,各類電商平臺的崛起,直接給企業帶來商品直銷給消費者的渠道,比如國內大型電商網站(淘寶、京東等)提供了一個直接面對受眾的廣大平臺,讓企業有機會直接面對海量的消費者,并指導企業開展有效的網絡營銷。隨著第三方平臺的壯大,電商平臺對于傳統企業是一個推廣品牌的最佳選擇,使傳統企業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最佳途徑。企業應認識到借助第三方平臺擴寬企業自身的銷售渠道,與更多的客戶群建立關系,保持良好的“客戶思維”,堅持用戶至上的原則,提高企業品牌黏度,從而完善網絡營銷渠道建設[4]。
企業面對的消費群體所涉及的渠道越來越廣闊,隨著移動電商的崛起,新興互聯網傳播平臺展現出爆發式的力量,不再局限于傳統電商平臺(淘寶等),展現的方式也不局限于圖文、宣傳視頻,有了更能夠吸引眼球的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社群運營,比如短視頻、直播購物、自媒體等新媒體運營。
很多自媒體借勢崛起,帶給企業新的機遇,如何深耕垂直領域,挖掘消費者的痛點,再次成為企業產品推廣的主要問題。作為社群化的新媒介,企業需要更進一步完善渠道管理,推進產品研發進度,針對潛在的目標用戶,完成個性化營銷方案,充分借助微博、微信、廣告植入等,大范圍地向消費者推介產品。
企業應改變原有的營銷理念,由傳統的以產品為中心的營銷模式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開展詳細的市場調研,讓客戶參與企業產品設計的每一個環節,及時了解客戶的產品需求,針對不同的客戶研發相應的產品,進而滿足客戶的需求。企業切勿盲目選擇銷售渠道,對產品進行全面鋪開,不同系列的產品有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垂直細分市場對產品的質量、價格等都會有不同的需求,不能忽視客戶群之間的需求差異對銷售渠道的差異化需求。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當前需要電商人才的崗位非常廣泛,包括美工、推廣、客服、運營、物流等方面。同時由于電商的廣泛性,企業更多需要的是一種復合型人才,每個崗位的人員不僅要具有崗位的專業性,還要具有多種知識技能。單一的知識結構很難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互聯網時代下,企業開展網上營銷降低了中小企業的交易成本,為中小企業的經營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拓寬了企業網絡銷售的渠道,企業應該加強電商運營意識和服務水平,摒棄傳統的固化思想,優化管理經營模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