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婧曦
摘要: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逐漸減緩,2018年,商業銀行貸款繼續保持著占比增幅過小以及余額增長過快的不良態勢。就現階段而言,商業銀行資產質量風險的高發帶仍然是那些資產結構脆弱的小微企業以及部分產能過剩的產業。然而即使是在過去資產質量一直表現良好的大型國有企業,最近也時常有單發性的風險發生。綜上所述,我國有關部門必須重視起潛在風險在未來向周邊產業不斷蔓延的問題。就目前來看,政府融資平臺所起到的作用依然很明顯,國家對于經濟的宏觀調控較為穩定,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出現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因此,商業銀行資產質量在未來的變化方向仍可把控。
關鍵詞:商業銀行? 不良貸款
一、“不良雙升”格局延續
近年來,商業銀行的“不良雙升”格局仍在延續,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的現象正在不斷惡化。不過就目前來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在整體上占比相對較小,且商業銀行的撥備水平較高,可以有效地防范潛在風險的發生。綜上所述,目前商業銀行的貸款風險在整體上處于可控范圍。
(一)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較快增長
縱觀近幾年的銀行運營狀況,因為前來貸款的客戶多數都為小微企業,這部分企業的經營能力一般,資產薄弱,貸款償還能力低下。而在農村地區,因為當地的商業銀行無論是不良貸款的化解能力還是風險管理的整體水平都相對較低,因此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現象更為嚴重。從2018年年末收集到的數據來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增長了15%,不良貸款余額共增加了290億人民幣,而在農村地區,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增量高達1968億人民幣。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近幾年的增長速度要明顯快于業內平均速度,但是因為其原本的基數很小,所以從整體來說,不良貸款增長的現象并不明顯。另一方面,大型商業銀行對于風險的管理水平較高,其整體貸款質量有保障,對于不良貸款的處理能力較強。不過有關部門也必須對不良貸款增長這一現象給予足夠的重視,以防其進一步惡化。
(二)撥備覆蓋率小幅下降
從2018年年末收集到的數據來看,商業銀行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減緩,但是受到不良貸款增長的影響,其還是選擇繼續提高撥備的水平。直到年底,商業銀行已經準備了37764億人民幣用于彌補可能出現的貸款損失。這一數額較上年增長了21.9%。目前,商業銀行的整體撥備覆蓋率已經上升到了186.31%,但是由于不良貸款也在持續增長,所以這一覆蓋率可能會出現波動。
就現階段的情況進行分析,不良貸款的增長速度比撥備金額的增長速度要快是使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變化與提取撥備產生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目前,商業銀行對于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加強也只能對這一差距起到略微的縮小作用。部分學者預測這一情況將在未來伴隨著貸款質量的提高得到一定的改善。
就目前來說,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指標和盈利增長速度是市場關注的重點,而對大型的商業銀行來說更是如此。所以如何平衡好不良貸款率、撥備水平以及盈利能力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商業銀行需要考慮的重中之重。大多數商業銀行都選擇一邊加大核銷力度,一邊略微提高撥備水平來解決這一問題。從2018年年末收集到的數據來看,大型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的變化不大,經濟增長水平十分穩定;而一些股份制的中小型商業銀行因為其資產結構以及受眾等方面的特性,其不良貸款顯著增長,撥備覆蓋率較差。
(三)貸款組合主要風險點穩定可控
目前,不良貸款主要發生在部分周期的實體經濟企業。而由于我國現階段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質量表現良好,房地產行業欣欣向榮,所以雖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在2018年有加快增長的趨勢,但從整體來看,貸款組合的主要風險點是穩定可控的。
二、部分實體經濟企業風險持續暴露
近年來,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風險管理較弱的親周期企業因為受到國家宏觀調控以及市場環境變動的影響,所以在企業的經濟效益上呈現出大幅的下跌,喪失了償還貸款的能力。目前,這一現象正在向其周邊相關產業蔓延。
在過去一些較容易出現不良貸款的企業,貸款風險仍處于居高不下的局面。除此以外,在我國東部沿海等地,以外向型企業為首的眾多中小型企業都存在著不良貸款激增的問題,并且在短時間內找不到一個有效的方法能夠抑制這種增長。
目前,在一些產能過剩的新興行業中,雖然還沒有大范圍的風險發生,但其在經營過程中累積的潛在風險正在一點點的暴露出來。在一些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如航運、機械、光伏等領域,部分企業因為風險問題正面臨著大規模的虧損,甚至可能出現破產或倒閉的情況。而這部分企業所借的貸款很有可能淪為不良貸款。即使現在的整體情況尚好,但是如果不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這部分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不良貸款率將急劇上升。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貸款風險已經逐漸從一些弱勢的中小型企業向其產業鏈相關的各大傳統企業蔓延。在過去,因為大型國有企業對于風險的管理水平較高,深受商業銀行的青睞。但就目前的結果而言,即使是中央企業也會面臨著風險的侵擾,這是由產業鏈的相關性所決定的。盡管對于央企來說,出現貸款違約的可能性很低,但是因為這些央企的貸款金額都十分龐大,一旦出現違約情況,對于銀行資產的打擊是十分巨大的。近年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情況良好,市場成交量逐年遞增,目前房地產行業表現以下四項特征:一是房地產調控政策遇冷。自新一輪的市場調控開始,調控政策對于房地產行業的作用明顯減小。例如“國五條”實施對于房價的控制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房價仍然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第二,投資金額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雖然當前的經濟上升速度開始降低,但是房地產投資金額的增長速度不降反升,并且相比于2017年,投資金額大大上升。在2018年12月份,我國房地產總投資金額高達120264億元,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9.5%,上升速率相比于之前11個月降低了0.2%。住房投資金額高達85192億元,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13.4%,增長的幅度下降了0.2%。第三,因為消費者對住房的需求增多并且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費用比較低,所以,公司就有足夠的資本投入房地產開發中。第四,隨著住房銷售量以及銷售額的持續上升,中國房地產業在2018年的住房銷售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數量,實現了149973萬億元的總收益,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12.2%,并且總共出售的住房占地以及收益上升速度都遠遠超過這幾年的平均水平。消費者購房需求的增多使得房價上升,百城以及十大城市的房價大幅度提高。
有關數據顯示,房地產貸款總金額在不斷上升。在今年,中國房地產借款的總額達到了38.7萬億元,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20%。并且個人購房貸款的金額高達25.75萬億元,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17.8%;住房建造貸款總金額為4.32萬億元,相比于2017年提高了29.5%。
房地產的貸款質量一直都在比較高的水平。個人買房的借款超過了總借款的67%,資產質量比較高。這些年來,有關房地產借款的法規制度比較嚴格,在買房借款的時候抵押率都很高,借款與擔保物之比往往不超過70%,因此銀行不良貸款率大幅度降低。并且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房地產的管控,銀行對房地產企業貸款資信的要求比較高,這樣能夠保障銀行不良資產率的降低,能夠收回大部分的借款,其中,用于房地產建造的貸款僅僅是總貸款的31.8%,雖然有些企業不會按時償還借款,不過對銀行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三、平臺融資渠道拓寬有助于貸款質量穩定
在2018年,國家政府的融資渠道和平臺不斷增多,特別是非信用貸款融資變成主要的融資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銀行和企業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擴大生產經營活動規模,所以新型的融資方式能夠促進再融資的發展,國家出臺了相當多的規章制度來確保平臺能夠收回借款,不過也會造成貸款平臺的會計危機發生概率的上升。總之,雖然資產質量能夠得到控制,不過危機仍然可能會出現。
(一)質量將保持穩定
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降低,銀行可能會出現財務危機,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銀行在2016年所有危機一同發生并對銀行管理產生不良影響的概率比較低,但一旦中國生產總值的上升速率達到7%,銀行缺乏有效的策略來應對這一情況,那么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將會高達1.3%至1.5%。
(二)銀行業風險特征沒有根本性轉變
今年我國的經濟發展比較穩定,并且銀行的風險特點沒有根本性的轉變。不過,在外部需求的影響下,我國許多的小型公司以及產品供過于求的產業的經濟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公司的惡性借款直接造成了銀行發展困難的局面;雖然平臺借款以及房地產借款在很大程度上會引發財務危機,不過,這兩個方面的借款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就目前來看,并不會對銀行產生太大的影響。
首先,平臺借款雖然在某些區域會造成資產危機,但是總的來看并不會發生太大的危機。在今年,國家政府主導的平臺借款不會有很大的變動,不過,我們仍然需要重視這些可能爆發的危機。第一,當到了償還借款的時候,政府就需要支付大量的本金和利息;第二,有些區域的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經濟成效比較低,進而導致區域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償還本息。所以,將來可能會有一些區域的政府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不能按時還款。
其次,如今房地產的發展勢態良好,因此,資金的質量會有所上升。今年,消費者對住房的需求越來越多,并且市場環境良好,房地產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新時期,房地產借款的危機會保持在當前的水平。不過,部門外部環境也會對房地產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比如,之前住房的銷售量以及銷售額都大幅度下降,這些問題之后也有可能會再次出現,進而造成銀行資產質量的下降。
(三)潛在風險同時爆發為小概率事件
就當前的經濟發展情況來講,國家經濟的總體水平比較高,因此,房地產以及平臺借款的經濟危機一同發生的概率很低。不過,一旦國家經濟發展受到了制約,經濟增長速度降低,房地產的發展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整體的發展水平將會下降,因而銀行借款質量將會下降,往往表現在下面兩點。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首先,實體經濟發展的困難將會影響銀行的發展。如果國家經濟水平一直沒有上升甚至降低,那么將會對我國的外貿等方面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導致我國房地產公司發展受到阻礙,公司的經濟效益降低,因而銀行貸款質量降低。
其次,房地產貸款的危機比較大。隨著國家經濟增長速度降低,房地產的銷售額也會有所降低,當降低的幅度比銀行有關的借款抵押率要高,那么房地產企業將會面臨巨大的償還借款的壓力。此外,如果房地產的發展受到了制約,那么房地產企業移交給銀行的擔保物很難解決,導致銀行流動資產減少。最后,區域政府可能會難以還清平臺借款,雖然當前政府能夠在規定的時間還清平臺的所有借款,不過一旦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降低,那么區域政府的經濟收益就會降低,難以還清平臺借款,并且這些政府主要依靠土地獲得收益,如果國家經濟衰退,土地的經濟收益就會降低,政府將面臨巨大的負債壓力,這將直接造成平臺貸款難以收回借款。一旦共同發生這兩個情況,那么銀行的資產質量將會大幅度降低,不過,就目前來看,經濟發展并沒有出現上述不良情況,這意味著我國2019年發生經濟危機的概率很低。
參考文獻:
[1]饒明.上市銀行盈利能力及資產質量分析[J].銀行家 2012.05.
[2]楊大強.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水平及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 2009.02.
[3]付尚朋.企業凈資產及其質量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3.09.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蓮花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