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職校開展職業培訓年均5000萬人次
到2022年,職業院校面向社會廣泛開展職業培訓,培訓理念更加先進,培訓層次更加完善,培訓課程資源更加豐富,培訓類型與形式更加多樣;政府引導、行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多方協同培訓機制基本建立,培訓能力和服務就業創業能力顯著增強;職業院校成為開展職業培訓的重要陣地,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并重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基本形成。具體目標:
1.職業院校年承擔補貼性培訓達到較大規模;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年均達到5000萬人次以上。
2.重點培育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器和企業大學。
3.建設一大批面向重點人群、學習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的培訓資源庫,開發遴選一大批重點領域的典型培訓項目,培養一大批能夠同時承擔學歷教育和培訓任務的教師,適應“雙崗”需要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60%。
——教育部辦公廳等十四部門關于印發《職業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 促進就業創業行動計劃》的通知。
落實產教科融合的十項舉措
落實產教科融合共有十項舉措:構建多元制體制和運行機制、支撐服務科技進步發展趨勢、實施以城市為載體效能模式、落實產教企校共同發展戰略、明確產教融合推進實施邏輯、打通先進技術進入學校路徑、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機制、推動供需全方位全過程融合、創造產教科融合可復制模式、完善產教融合績效評價體系。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出席2019“智涌錢潮”ICT產教融合高峰論壇并作了題為《產教科融合助力人才培養對接科技進步》的主旨報告。
思政課從“迎合”到“贏得”
“除了五門思政必修課,學校單設了一門占40學時的實踐必修課——思政課綜合實踐課?!畬ふ易蠲乐袊耸撬颊n綜合實踐的一個模塊,占24個課時?!睆垊砰恰?0后”,負責“尋找最美中國人”市級實踐教學精品項目,從去年6月開始,這門實踐課已經進行了一學期?!斑@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主體,使思政課更完整。以前的教學,停留在如何讓學生知曉,現在要讓學生理解、相信。學生動起來,效果就會好得多?!?/p>
——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著力推進集體備課,專題研究學生特點,增加實踐內容,促進思政課內容融入學生頭腦。
福建省出臺“職教高考”制度
高職院校招生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業水平考試相銜接,考生可根據自身實際和職業傾向選擇考試入學路徑,高職院校根據不同對象和專業類別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招生評價辦法,以多元方式錄取。 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中國技能大賽(國家級一類大賽)三等獎及以上(或前10名)以及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福建省選拔賽一等獎的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報考相關對口??茖I的,可予以免試錄取。
——福建省高職院校面向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等不同群體,將實行分類考試招生,因材施考、科學選拔人才。
組建國家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
國家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主要職責:(一)推進職業教育類型建設,協助教育部提升職業院校職業技能教育、培訓能力;(二)為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提供國家職業教育、培訓宏觀性、綜合性、專題性政策咨詢、參考建議;(三)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專家庫,促進學分銀行和征信網絡系統建設,開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后評價工作。協助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雙高建設”等職業教育和培訓重大項目、試點和改革工作;(四)圍繞深化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提出重要研究課題,組織開展調研,按照工作部署向社會解讀宣傳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政策措施;(五)接受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及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委托的其他事項。
——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近日發布了《關于成立國家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的通知》。
新職業層出不窮
眼下冒出的“新職業”可以說五花八門:漢服造型師、密室逃脫劇本設計師、轟趴管家、電競顧問、收納師、寵物托管師等。有的是上門給顧客收納衣物、喂養貓狗,有的是“人在家中坐,腦洞密室里開”,還有的負責幫顧客進行漢服裝扮,讓顧客玩嗨……或是新興的就業形態,或是在原有職業的內涵上進行了新拓展,這些新職業已成為不少大學生的“新寵”。不走尋常路的他們,正以嶄新的就業姿態,詮釋著自己不設限的人生。
——據《2019年生活服務業新職業人群報告》顯示,“80后”“90后”成“新職業”從業者主力軍,占比超90%,其中“95后”占比超22%;此外,約35%、33%的新職業從業者分別為大專、本科及以上學歷。
自助式學習熱度上升
據近日由培生集團發布的《全球學習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世界各地的學習者都傾向于進行“自助式學習”來掌控自己的教育,在正規教育的基礎上增加自學、短課程和在線學習,從而跟上人才經濟的步伐。其中,約80%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受訪者表示,更喜歡通過專業短期課程或在線學習工具來提升技能;在全球范圍內,76%的受訪者認為更多高校學生將通過虛擬方式學習,而非坐在傳統教室中。
——“進行自助式學習,你就像是自己的工程師,可以把自己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焙邶埥髮W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大四學生段翔宇4年間陸續通過多種慕課平臺自學了約40門課程。
處理“數字遺產”需審慎把握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處理數字遺產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平臺方面要詳細規劃數字遺產繼承的規則,明確繼承人繼承數字遺產的流程。當有繼承人出現時,平臺有義務協助繼承人依法繼承數字遺產。平臺在處理數字遺產時應履行好通知的義務、披露的義務、協助的義務以及保密的業務,這也是處理數字遺產時要遵循的基本法律要求。二是立法方面,建議立法機關在修改相關法律時,要把數字遺產的問題考慮進去。
——目前,數字遺產的處理方式基本以各家互聯網平臺運營商自定為主。由于通信、社交賬戶等承載了個人隱私、用戶財產與人格等多重屬性,對于其背后繼承問題的探討更需要審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