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延

為深入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近日,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2019年12月5日,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垠亭就《實施方案》的出臺接受了本刊記者專訪,對《實施方案》中相關政策精神進行了解讀。
記者:請您談一談《實施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陳垠亭: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2018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要求,明確了新時代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設計和政策舉措。
省委、省政府歷來重視職業教育工作。2008年以來,我省先后實施了兩期職業教育攻堅計劃,實現了職業教育由規模發展到質量提升的重大飛躍。2019年5月,我省因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推進力度大、發展環境好、推進改革成效明顯,成為受到國務院通報激勵的六個省份之一。今年以來,省委書記王國生、時任省長陳潤兒等省領導多次專題調研、研究職業教育工作,強調要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各級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作為支撐我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強力推進。4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教育大會,提出要鞏固我省職業教育優勢、促進產教融合發展,著力推動職業教育實現“三個轉變”、建好“三項機制”、抓好“三項重點”,對加快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部署安排。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著力解決我省職業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推動我省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省政府結合省情制定了《實施方案》。
記者:請您談一下《實施方案》的起草過程和思路是什么?
陳垠亭:按照省政府要求,省教育廳為牽頭做好《實施方案》的起草工作,專門成立了起草小組,認真學習國家和我省的政策要求,深入調研、分析我省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經驗,多次征求有關部門和職業院校的意見,經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后,形成了《實施方案》。起草過程中,我們堅持了以下思路: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梳理當前我省職業教育改革亟須解決的問題和短板,著力解決職業教育辦學條件薄弱、產教融合不緊密、發展活力不夠、吸引力不強等問題。二是堅持銜接協調。對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剛性要求必貫徹,同時體現河南特色、突出職教特點,以保持政策的延續性、統一性和嚴肅性。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力求在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產教融合、體制機制、提高質量、師資建設、組織保障等方面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切實做到有明確目標、有具體措施。
記者:《實施方案》對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哪些政策舉措?
陳垠亭:《實施方案》提出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的具體政策措施是:今后一個時期,我省在推進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基礎上,將同步開展省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培育工作,試點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型行業、企業和院校;重點遴選、支持建設一批基于產教融合的產業學院(系部)、高水平專業化實訓基地、高水平專業群;鼓勵職業教育集團化、聯盟式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以強帶弱、優勢互補,建設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支持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專業聯盟和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對進入目錄的產教融合型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并按規定落實相關稅收政策;全面推行“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企業新型學徒制等“雙培型”培養模式,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我認為,這些措施將是我省職業院校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力抓手。
記者:《實施方案》對加強我省職業院校建設提出了哪些措施?
陳垠亭:針對職業院校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實施“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行動計劃”的具體政策措施是:將重點支持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院校、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含高水平專業)、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在招生計劃、專業建設、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傾斜;打造一批國內一流職業院校和骨干專業(群);重點支持建設100所左右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中部地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此外,我們還要實施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推動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國家標準,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建設。
記者:《實施方案》將如何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
陳垠亭:《實施方案》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推動。一方面,將完善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從2020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等職業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對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加強職業院校編制管理,建立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編制動態管理機制,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交流。實施職業院校兼職教師特聘崗計劃,支持職業院校聘請高水平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完善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職業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標準,由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向重教育教學能力、重人才培養質量、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轉變。
另一方面,我們將加強“雙師型”“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要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完善教師培訓體系;要完善“雙師型”“一體化”教師認定標準和辦法,重點建設一批省級校企合作的“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和企業實踐基地。力爭到2022年,職業院校“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的比例超過50%,分專業建設一批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同時,評選、認定一批職業教育教學專家、教學名師,建設一批省級“雙師型”“一體化”名師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
記者:請問《實施方案》在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方面作了哪些安排?
陳垠亭:關于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我們下一步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過渡。政府將主要負責規劃戰略、制定政策、依法依規監管。擴大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推行職業院校全員崗位聘用制和績效考核分配制,因崗聘人、按崗定薪、依績取酬。二是推進辦學體制改革。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各地可按規定給予適當支持。允許企業以土地、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與公辦職業院校合作舉辦混合所有制性質的職業院校(或二級學院)和職業培訓機構,并享有相應權利。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從事學歷教育的民辦職業院校在招生、辦學評估、學生獎助學金等方面與公辦職業院校享受同等政策。對非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還可以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三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積極承擔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任務。定期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關工作進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和監督,對培訓評價組織行為和職業院校培訓質量進行監測和評估。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有序開展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
記者:請問《實施方案》對提高技術技能人才質量提出了哪些要求?
陳垠亭:一是健全德技并修的育人機制。加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點建設一批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實踐基地。加強職業院校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組織開展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素質能力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工匠精神、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二是優化專業、課程和教材體系。將建立緊密對接我省產業鏈、創新鏈的學科專業體系,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相關專業,重點支持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健康、養老托育、旅游等緊缺專業。建立對接產業的職業院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推動每所職業院校重點建設2~3個骨干專業群。加快推進數字校園建設,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智慧校園。將以課程資源為核心,建設一批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三是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面向城鄉各類勞動者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擇優遴選、建設一批省級職業技能培訓示范基地。重點建設一批鄉村振興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示范專業點。面向現役軍人開展教育培訓,支持其在服役期間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適合的退役軍人進入職業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接受教育和培訓。支持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接受適合的高等職業教育和培訓。四是加強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支持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辦學,引進一批國(境)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優秀教師,開展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認證工作。定期組織選派職業教育專業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等赴國外研修訪學。鼓勵職業院校招收留學生。鼓勵職業院校走出去辦學,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優質職業院校在國外建設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魯班工坊”。
記者:《實施方案》出臺后,將如何保障落實?
陳垠亭:《實施方案》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推動我省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擔當,凝聚了全省的智慧與共識,我們必須貫徹落實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落實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項部署,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確方向。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二是強化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責任。縣級以上政府要建立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職業教育工作。組建河南省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為我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督導評估,把職業教育作為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三是完善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專業教學、頂崗實習等系列標準。實施省、市、校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制度,積極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質量評價。加強職業教育科研體系建設,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設立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加強成果轉化、應用和推廣。四是健全經費投入機制。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職業教育;建立健全依據辦學績效核撥經費的激勵機制,全面落實公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進一步擴大職業院校助學金覆蓋面,完善補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職業院校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五是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嚴格落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積極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傳活動,依托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建設一批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推進職業院校資源面向基礎教育全面開放,深入開展職業啟蒙教育。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推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記者:非常感謝您接受本刊采訪。
(責編? 李光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