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
[摘要] 2019年1月起,公立醫院等行政事業單位全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要主動適應政府會計改革,轉變財務管理觀念,從只重視收支管理轉變到既重視收支管理,又重視資產負債、成本費用和績效的全面管理,這些會對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對公立醫院在政府會計制度下的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針對在對接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實現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關鍵詞] 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113-03
我國早期實行的會計核算制度體系中,大部分事業單位都存在兩種會計制度并存、會計政策不一致的現象,導致政府財政收支不明確以及實際運營成本不真實的后果,顯然這種舊的政府會計核算制度無法滿足新情況、新形勢,因此我們需要對現行政府會計核算制度進行改革創新[1],尤其要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制度進行改革。《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實施后,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在政府會計新舊制度改革中面臨著如何實現平穩過渡和無縫銜接的巨大挑戰,所以需要不斷總結新情況、新問題,并提出加強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措施。該文采用文獻查閱、對比分析方法,梳理醫院固定資產核算方式,關注會計制度改革前后的差異,找出制度實施的難點、創新點,結合公立醫院實際情況探究政府會計改革影響,為實務操作提供參考。
1 ?《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核算的影響
《醫院財務制度》區分固定資產購置時不同資金來源,對計提折舊采取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將醫院財政補助、科教項目收入以外的資金(主要是醫療收費取得的自有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計入各期醫療成本,可完善醫療成本核算范圍、夯實醫療成本數據,體現醫療成本和醫療收入間的配比關系;對財政補助、科教項目資金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不計入醫療成本,可體現醫院補償機制[2]。公立醫院傳統的固定資產核算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中的核算制度有相似也有差異,因而政府會計制度也會對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的核算產生新的影響,下面將就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取得、使用及處置等方面的核算影響進行論述。
1.1 ?對取得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影響
公立醫院在傳統會計制度下,收取固定資產核算方式受收取資金性質情況的影響,對于固定資金占用的增加和來源的減少情況是記錄在固定資產科目一欄中,而對于公立醫院固定資金占用的減少和來源的增加則記錄在銀行存款或者應付賬款科目中,關于因財政撥款而收取固定資金的情況會采用分別記錄兩個情況的核算方式,比如財政補助情況分為財政項目補助支出和財政補助收入兩個情況分別記錄。而在《政府會計制度》實行后,對固定資金占用的減少和來源的增加情況記錄在財政撥款收入,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欄目中,不再對財政補助等收取固定資金的情況采用分別記錄兩個情況的核算方式[3]。
《政府會計制度》在現行制度基礎上,擴大了資產核算范圍。除按權責發生制核算原則增加有關往來賬款核算內容,在資產方面,增加了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質、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和受托代理資產的核算內容,以全面核算單位控制的各類資產;增加了“研發支出”科目,以準確反映單位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資產核算范圍的擴大,有利于全面規范政府單位各項經濟業務和事項的會計處理,準確反映政府“家底”信息,為相關決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4]。
1.2 ?對固定資產使用情況會計核算的影響
《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對固定資產使用情況,預算會計因不引起部門預算管理現金收支業務的變動而不使用核算分錄的方式,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點是關于當月固定資產增加,則在當月就對其進行計提折舊核算,而對于當月資金減少情況在當月并不對其進行計提折舊核算。第二點體現在有財政補助和科教項目收入情況時,在對其進行計提資金折舊時取消了待沖基金科目,選擇直接將支出情況記錄到對應的費用科目。這種改變能將權責發生制引入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核算,加速折舊核算的應用價值,對公立醫院中那些技術含量高,更新速度又很快的醫療設備的損耗進行記錄,還能加快資金回籠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公立醫院的發展。第三點是對部分固定資產不再計提折舊,如文物陳列品、動植物、以名義金額計量的固定資產以及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
1.3 ?對處置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影響
在傳統醫院會計核算制度下,公立醫院對于因為需要出售、報廢或者毀損某些設備而處置固定資產時所發生的資金變動情況,需要對固定資產清理科目進行核算,對于在清查固定資產變動情況時是通過核算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在實行了《政府會計制度》后,醫院對于固定資產因出售、報廢、毀損等事項而發生的變動情況都統一在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中核算。這種核算方式減輕了大量核算工作負擔,還有利于更加科學統一地進行核算。
1.4 ?對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報表的影響
《政府會計制度》對會計報告的報表形式內容進行了較大革新,相對傳統的會計報表形式而言,這次所采用的雙體系報表格式更加清晰明了。其中,會計核算報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財務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的財務報表,另一種是以單位預算會計核算生成的數據為準的預算會計報表,兩種表報的不同之處在于核算基礎不一樣,前者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后者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所以,《政府會計制度》下的財務報表取消了早期會計報表中的財政補助收支情況表,將兩個傳統表格合并在新財務報表的收入費用表中。調整后的報表體系,對于全面反映單位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提高部門、單位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決策有用性具有重要意義。
2 ?《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政府會計制度》實行,必然會對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形式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公立醫院想要得到穩步發展,就需要根據新政策,加強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實現在政府會計改革中,為公立醫院的發展帶來新契機的目標。
2.1 ?加強管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不同種類
《政府會計制度》將公立醫院固定資產類別從四類增加到6類的政策,使得公立醫院不得不在原有的固定資產統計制度的基礎上對其固定資產進行重新的統計與管理[5]。目前,該院執行的是國家固定資產分類碼管理,即2010版國標碼。醫院的資產管理系統也是采用這個國標碼,且已按新制度要求更新了國標碼對應的資產不同的折舊年限。而醫院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核算系統是相關聯的,也就是財務會計科目明細賬的設置與實物資產分類代碼所對應的資產分類要保持一致。因而,按照《政府會計制度》,公立醫院在對其固定資產進行統計時,要對相關資產正確使用國標分類代碼進行標識,以便于方便財務部門進行初步的財產統計,也有利于醫院自身在使用多個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時能夠保持數據的統一。除了使用相關部門推行的信息管理系統外,醫院還要更新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對國標分類代碼的學習與使用,方便醫院財務人員與政府部門對醫院的固定資產進行統計。
2.2 ?加強管理固定資產的采購情況
《政府會計制度》對科教經費和財政撥款經費的固定資產不再使用“待沖基金”—虛提折舊,而是和醫院自有資金來源一樣,計入業務活動費用,即計入各使用部門的當期費用,所以公立醫院使用不同資金來源購買資產的會計處理方法是一樣的,這種實提折舊做法,意味著醫院要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公立醫院可以在結合了醫院現有固定資金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下制定采購固定資產的流程,轉變原來的采購觀念,如早期采購人員總是選擇用財政資金去購買最先進的醫療設備,采購時一味地追求先進和流行而忽視了醫院病人的實際需求,而現在應當在采購固定資產之前先調查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再調查計劃購買的設備對醫院環境的要求并進一步分析購買設備后可能對醫院帶來的影響,比如要看是否有利于醫院的長期發展,然后要結合醫院的實際需求并從成本控制管理的角度來采購固定資產。
2.3 ?加強管理固定資產的細化核算工作
《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核算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要求所有事業單位要在對管理的實際費用和業務活動的費用情況進行調查后在再統一地對其記錄,但是與此同時公立醫院還需要根據自身地發展特點來對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地情況不斷細化管理[6]。首先,醫院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類別對折舊費用情況進行收集,其次,按照固定資產的作用來對折舊費用情況可以進行細化管理,這種細化管理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情況有利于公立醫院高效率地核算業務成本。再次,醫院財務部門不僅要對固定資產形成的經費來源進行區分,還要按照固定資產形成的時間區分為制度實施前和實施后形成的固定資產,然后根據不同的資金來源和不同的形成時間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2.4 ?預算資產管理結合固定資產管理
《政府會計制度》施行后,公立醫院在進行預算管理管理工作時需要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行預算管理,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結合固定資產管理地管理方式,達到更加科學高效地利用固定資產目的。這就要求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不斷進行溝通地協調,進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固定資產構置預算計劃來實現科學地配置固定資產。
3 ?結語
總之,《政府會計制度》的實行,統一了現行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醫院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有很多不同之處,在資產確認、核算內容范圍、賬務處理方法等存在差異。資產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資產會計核算方面,醫院需要分析找出醫院現行制度與新制度不同之處,加強資產核算。具有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特點的《政府會計制度》注重資產管理的嚴肅性,為優化醫院資產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益,防止資產流失管理提供技術手段。在《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應不斷強化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提高固定資產管理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才能使自身運營得到的合理補償。公立醫院需要加深認識和梳理《政府會計制度》,并發現新的制度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的影響情況,然后主動積極地去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去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配置工作,推動公立醫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璐璐.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創新及建議[J].財會研究,2016(11):34-36.
[2] ?侯常敏.新《醫院財務制度》下的資產管理[J].中國醫院,2011,15(6):8-10.
[3] ?王海濤.政府會計制度下公立醫院資產核算所面臨的變化及應對策略[J].財會學習,2019(5):109-110.
[4] ?潘春燕.論醫院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規定之間的協調—基于《政府會計制度》[J].中國總會計師,2018(6):118-119.
[5] ?石琳琳.政府會計制度對公立醫院的影響—以固定資產為例[J].會計之友,2018(14):23-25.
[6] ?張希.政府會計制度下醫院固定資產的核算管理[J].會計之友,2018(20):136-139.
(收稿日期:20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