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 成紅丹 譚晴

[摘要] 目的 分析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綜合管理在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方面的效果。方法 以該院60名婦產科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2017年1—12月未施行綜合管理,即對照組,在2018年1—12月期間向婦產科護理人員展開綜合管理,即實驗組。觀察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操作技能評分等。結果 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技能的評分時,對照組評分(61.2±4.9)分,實驗組操作技能評分(91.8±6.2)分,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20.0%,較高于實驗組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產科護理人員的整個護理過程,對綜合管理合理應用,可以有效降低護理不良事件,提升護理人員各項護理技能,確保當前護理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人員;綜合管理;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1(a)-0031-02
在婦產科護理過程,常見不良事件表現為配藥錯誤、患者跌倒與墜床等,部分研究資料顯示,在臨床護理中,如果護理人員缺少較強理論知識體系,護理操作過程還會存在不規范或風險意識較低等,最終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1]。然而,當婦產科出現護理不良事件時,除了會對患者治療造成影響之外,還會對其身心健康帶來干擾,從而發生護患糾紛等,對此,醫院需要加強婦產科護理人員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發生。該文以60名婦產科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分析探討綜合管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該院60名婦產科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2017年1—12月未施行綜合管理,即對照組,在2018年1—12月期間向婦產科護理人員展開綜合管理,即實驗組。在60名護理人員中,男性3名,女性57名,年齡在24~37歲范圍內,平均年齡(30.5±6.5)歲
1.2 ?方法
向婦產科護理人員展開綜合管理時,其主要管理方法包括:(1)強化護理人員分層管理,即護士長屬于第一層級,主要負責護理人員培訓和分工,同時對日常護理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加強各項護理干預;責任護士屬于第二層級,如果護理人員缺少豐富實踐經驗,則需要責任護士對其展開護理帶教,如查房和日常護理監督等;護理人員屬于第三層級,應該按照各科室要求進行護理工作,對問題進行總結后及時上報,以便于對其進行針對處理和解決[2]。(2)護士長和責任護士護理工作中,需要重點加強護理人員細節問題,盡可能避免不良事件發生。①在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時,應告知其整個護理嚴格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并對其護理流程和診療等進行優化,貫徹落實各項護理制度與分級管理等。②護理人員需要加大重點患者監測力度,如昏迷患者或病情嚴重患者,以及孕婦和剖宮產術后恢復患者,要求護理人員加強病情觀察。③告知護理人員分娩屬于動態過程,呈現特殊性與復雜性特點,主要和母嬰生命安全存在直接聯系,因此,孕婦產程中,加強觀察與監測尤為重要[3]。④患者輸液前,引導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病名與藥物名稱等,可以避免出現錯誤用藥情況。對于藥品劑量和名稱、服用次數等,將其制成卡片放置床頭,能引導患者正確服藥,并由家屬予以監督管理。⑤在行為不便患者護理中,護理人員需要增加防護欄,預防墜床、跌倒不良事件。如果患者發生劇烈咳嗽癥狀,應該進行正確拍背,加強痰液排除,防止誤吸、窒息。⑥告知護理人員與患者間良好溝通重要性,引導兩者積極溝通和交流,可以強化患者依從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和情緒[4]。(3)加大護理人員績效管理力度。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綜合管理時,還需要實施績效考核工作,掌握護理人員績效成績,同時將其和職稱、薪資結合,促進護理人員和醫院的同步發展。若護理人員未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護理,或者護理過程出現差錯與投訴事件,則應該予以扣分處理;在婦產科護理人員的負責下,其護理服務滿意度超過90%,給予相應獎勵。因此,護理人員規范化管理,可以提高其責任心,降低不良事件發生,保證其整體護理服務的科學性。
1.3 ?觀察標準
對比綜合管理實施前和實施后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評分,觀察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主要包括誤吸、跌倒、輸液錯誤與配伍錯誤等。在對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技能的觀察時,采取百分制法進行評分,即藥物配伍掌握狀況、穿刺操作水平以及事故防范能力等,如果護理人員分數較高,表明其具有較高操作技能。
1.4 ?統計方法
在對該文研究數據進行處理時,選擇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其中操作技能等計量資料選擇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進行t檢驗;不良事件發生率等計數資料選擇率(%)表示,組間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
在對婦產科護理人員進行操作技能的評分時,對照組評分(61.2±4.9)分,在進行綜合管理以后,實驗組操作技能評分(91.8±6.2)分,和對照組相比較,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9.994,P=0.000)。
2.2 ?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對照組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20.00%,較高于實驗組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3.1 ?目前婦產科護理常見問題
為了實現醫院長遠發展,應加大護理工作研究力度,保證護理服務的有效性,提升患者滿意度,但此過程還會面臨許多護理問題,應該選擇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具體表現為:①護理人員存在觀念問題,雖然國家和醫院不斷強調護理服務的重要性,但部分護理人員還會出現思想問題,尤其是婦產科護理人員,因孕婦不安情緒會對其生產、孩子健康造成影響,強化其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②和病患缺少有效溝通,目前患者和護理人員間普遍存在交流問題,近幾年,在婦產科患者持續增加下,患者生命隨之面臨較大影響,多數患者還會出現焦慮和恐慌等情緒,直接阻礙護理工作展開。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未嚴格按照護理語言和標準進行護理,同樣會影響婦產科護理干預效果[5]。③缺少豐富護理經驗。結合當前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發現,高層次的護理人才雖然擁有豐富理論知識,但普遍缺少相關護理經驗。以婦產科為例,作為醫院基礎科室,往往承受較大工作壓力,如果護理流程比較單一化,護理人員會出現職業倦怠情緒,使護理工作的展開受到影響。
3.2 ?婦產科護理人員綜合管理措施
結合婦產科發展現狀可知,將綜合管理應用在護理人員中,能夠向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具體措施包括:管理人員需要加強自我管理,提升護理團隊的凝聚力,因管理人員屬于基礎層,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護理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加大助產技術改進力度,通過相關措施的落實,提高護理團隊綜合素質,其中護士長應該強化自我管理,經過專業護士的培養,建立綜合能力較強的護理團隊[6]。在對綜合管理模式進行應用時,應按照人際關系和諧與平等原則,貫徹落實民主管理,在進行婦產科相關決策或工作計劃制定時,需要主動了解護理人員不同意見,合理選擇有效意見,以此提升護理人員管理熱情,改善護士長和護理人員間關系。
綜上所述,婦產科護理人員綜合管理的實施,可以明顯提高護理人員操作技能,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各項指標均比管理前理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基于此,強化綜合管理的應用,可以保證婦產科護理人員整體能力的提升,以便于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盧靜嫻.綜合護理管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7):237-238.
[2] ?吳海萍.分層次培訓在婦產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8):166-168.
[3] ?向敏.持續質量改進在婦科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9):43-44.
[4] ?彭燕,趙紅,聶勛梅,等.全員參與原因分析模式在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3):327-329.
[5] ?丁戈.婦產科護理管理中護士分層管理的實際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7):10-11.
[6] ?陳贊兒,張婉婉.PDCA循環管理在規避產科護理不良事件中的應用效果與臨床護理[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562-563.
(收稿日期: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