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引津 郭雯雯 蘇麗嬛


【摘 要】 目的:探討辨質調體與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月經生理保健模式對高校女生中醫體質、月經癥狀積分和生命質量的影響。方法:抽取某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2017年入學新生中的所有女生,隨機分為干預組(164例)和對照組(165例),通過問卷調查辨別兩組女生的中醫體質類型,分別對兩組發放月經生理保健宣教資料,干預組在此基礎上通過辨別中醫體質,制定“因體而異”的調體和月經保健方案,并結合自我管理教育7個月,比較兩組平和質分布情況、月經癥狀積分、生命質量積分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況。結果:月經管理后,干預組的平和質分布比例和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的月經癥狀平均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生命質量平均積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辨質調體與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月經生理保健模式有助于調整高校女生偏頗體質,改善月經癥狀,提高生命質量,為高校女生的生殖健康保健服務提供新策略。
【關鍵詞】 中醫體質;自我管理;高校女生;月經癥狀;保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enstrual physiological health care mode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ting and Regulating Constitution and selfmanagement on TCM constitution, menstrual symptom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college girls. Methods: All the female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clinical medicine major of a medical college in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s 164 and control groups 165.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TCM constitution types of the two groups of girls, and the missionary materials on menstrual physiological health care was distributed to the two groups. On the basi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terials, the control group developed a “Depending on Constitution” and menstrual health program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s, which was in combination with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for 7 months. The balanced constitu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s well as the menstrual symptoms integra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unhealthy lifestyle improvements. Results:After menstruation management, the proportion of average and qua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unhealthy lifestyl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verage score of menstrual symptom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 averag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menstrual physiological health care mode combining Differentiating and Regulating Constitution and selfmanagement helps to adjust the abnormal constitution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girls, improve menstrual sympto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vide new strategies for college girls'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 services.
[Key words]TCM constitution; Selfmanagement; College girls; Menstrual symptom; Health care
近年來,女性生殖健康狀況日益得到關注,而作為現代女性群體中舉足輕重的女大學生的生殖健康狀況更是不容忽視。月經生理及相關癥狀恰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構成部分。女性月經生理常常伴隨腹痛、腰痛、乳房脹痛、不安、
抑郁、緊張、水腫、疲勞、經量及周期異常等癥狀,給女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或多或少的不良影響,甚至埋下健康隱患。已有眾多研究者對在校女大學生的中醫體質情況及月經相關性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提示高校女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偏頗體質占有較大構成比[1],且中醫體質類型的偏頗與女大學生的月經健康狀況及婦科相關常見病的發病密不可分,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痛經等。因此,在“未病先防”的理念下,結合中醫體質調理,將自我管理策略應用于女性月經生理的調護將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本校臨床醫學專業2017年9月所有新入校的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在入學體檢時抽到單數的為干預組,抽到偶數的為對照組,根據納入和排除標準,干預組確定164例,對照組確定165例。
1.1.1 納入標準 1)新生入學體檢健康者;2)知情同意者。
1.1.2 排除標準 1)臨床檢查盆腔陽性發現全身器質性病變者;2)近3個月服用激素類藥物者;3)未能全程接受指導,中途退出者。
1.1.3 中醫體質分型及評定標準 依據2009年由中華中醫藥學會認定為學會標準的《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2],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9種體質。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研究 施行月經管理前后,干預組和對照組分別填寫由王琦教授編制的《中醫體質辨識分析量表》、《月經相關生活方式調查問卷》(自制)、《月經癥狀量表》及《SF36生命質量量表》,均采用電子量表通過微信現場填寫,有專業人員指導。
1.2.2 干預方法 分別向兩組女生發放月經保健宣教資料。在此基礎上干預組成員建立“大姨媽家族”微信群組,通過微信媒介發送共性的群組消息,便于管理;微信群中有婦產科專業教師和高年級婦幼專業學生即時答疑解惑,并給予養生調理知識分享。如有需要,干預組成員可以獲得指導教師一對一的調護指導。
根據中醫體質辨識結果,對干預組成員分別制定生活方式上的個體化中醫體質調理方案。在該方案基礎上對干預組實施自我管理策略干預,干預時間共7個月,包括1個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和6個月的自我管理追蹤觀察期。首先對干預組女生進行月經相關癥狀自我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教育,然后讓其按照學習的內容自我管理月經相關癥狀并記錄相關情況。
具體實施過程:1)培訓教育階段(1個月):第一步,由婦產科和中醫專業教師對由學生擔任的5名“月經管理員”進行相關月經管理和中醫體質辨識知識培訓,包括專業知識和管理策略;第二步,婦產科專業教師對干預組女生以集中授課及健康咨詢的方式進行月經自我管理和辨質調體教育,內容主要包括:月經基本生理、緩解痛經相關知識(藥物治療、針灸、按摩等)、經期護理指導、運動指導、飲食指導(包括營養指導和食療調理)、心理調節及情緒管理、不同體質調養措施等。第三步,由“月經管理員”分小組對干預組女生發放月經保健宣傳手冊,講解月經自我管理實施模式。2)自我管理階段(即觀察期6個月):干預組的女生按照自我管理及中醫體質調理教育的內容進行月經的自我管理并記錄每個月的月經基本情況、伴隨癥狀、經期護理措施、用藥或非藥物措施、飲食和鍛煉情況及有效性的自我評價。每個月由“月經管理員”組織1次面對面交流討論會或心理調節的課外活動,由婦產科專業教師和中醫主治醫師答疑解惑,并進行現場指導。自我管理階段,“大姨媽家族”的微信群一直保持咨詢月經問題、分享保健知識和督促自我管理的功能。
1.3 評價指標
1)中醫體質判定標準:采用由王琦編寫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3],每一問題1~5分的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各個條目的分數相加)和轉化分[(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100],并依據標準判定患者的體質類型。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他8種體質為偏頗體質。
2)月經癥狀積分判定標準:采用由Moos開發,張永愛等翻譯的中文版《月經癥狀量表》(MDQ)[4],量表包括疼痛、注意力下降、行為變化、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水鈉潴留、否定情緒6個維度,30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每項1~5分,分數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3)生命質量判定標準:采用中文版SF36V2量表,該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和一般健康狀況8個維度,采用百分制積分算法計算軀體功能評分與心理功能評分,得分越高表示調查對象生命質量越好。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較高[5]。
1.4 統計學方法
用統計軟件SPSS 24.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干預組和對照組人口學與月經基線資料比較
如表1所示,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年齡、BMI、月經周期、經期及經量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2.2 月經管理前后干預組與對照組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月經管理前,干預組平和質人數占43.90%,對照組平和質人數占47.27%,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5394),在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方面兩組具有可比性。月經管理后,干預組平和質比例達到61.59%,與對照組45.45%的比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33)。干預組月經管理后的平和質所占比例(61.59%)與月經管理前(43.9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2)。見表2。
2.3 月經管理前后干預組與對照組月經癥狀積分情況
如表3所示,在對干預組進行月經管理前,干預組與對照組女生的月經癥狀積分平均分分別為(67.27±12.17)分和(66.00±15.31)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對干預組進行辨質調體與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月經保健管理后,干預組女生的月經癥狀積分為(59.93±17.32)分,與干預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干預后的對照組月經癥狀積分(64.32±15.61)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
2.4 月經管理前后干預組與對照組SF36生命質量積分情況
月經管理前,干預組與對照組女生的生命質量平均積分分別為(108.85±12.23)分和(110.53±11.33)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月經管理后,干預組生命質量平均積分升高至(112.23±11.65)分,與干預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前后生命質量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月經管理后,干預組與對照組女生的生命質量積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月經管理前后兩組生活方式變化
如表5所示,實施月經管理前后,干預組在熬夜、圍經期不良飲食、無運動和經期不保暖方面的不良生活方式人數分布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中醫體質是指在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的綜合且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6]。中醫體質有平和質和偏頗質之分,平和質與健康呈正相關,而偏頗質往往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內在基礎。當今高校女生中亞健康狀態突出[7],以偏頗體質為多[8],本次調查中發現,干預組和對照組女生中平和質分別為43.90%和47.27%,偏頗質分別為56.10%和52.73%,體質狀況整體情況令人堪憂。女性體質的偏頗不僅為諸多婦科疾病埋下健康隱患,而且與體質測試等級呈負相關[9],影響女大學生的健康發展。“體質可調論”認為,體質的相對穩定性和動態可變性決定了體質的可調性[10],通過改變運動方式、調整生活習慣、食療、中藥等方法可以實現改變偏頗體質的目的[11]。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強調患者主動參與意識,側重于患者自己將知識轉化成實際的行為改變,自我監測疾病的情況及在醫護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主動承擔控制自己疾病的責任[12]。WHO早在2003年就指出,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狀況對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比其它任何干預措施都有效。該種健康管理模式已應用于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病、關節炎等)及女性月經相關疾病(如痛經、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患者的健康教育項目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自我管理效能[1314]。
本研究針對高校女生月經相關問題日益突出的現狀[1518]及月經與中醫體質的密切相關性,結合高校女生對良好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習慣、身心調養等中國傳統促進健康方法嚴重忽視的特點[19],對干預組采用將辨質調體與自我管理相結合的月經生理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結果顯示實施7個月的月經管理后,干預組平和質分布比例大大提高,月經癥狀平均積分明顯下降,SF36生命質量平均積分均有所提高,熬夜、經期不良飲食、無運動及經期不注意保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數分布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而且與單純發放月經保健宣教資料的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辨別中醫體質,制定“因體而異”的調體和月經保健方案,并結合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學生對月經情況的重視和自我管理,可以起到調整高校女生中醫體質狀況,有效改善月經相關癥狀和生命質量的作用。另外,研究中通過問卷調查還了解到,干預組中有超過90%的女生認為非常需要該種月經保健和指導模式。
綜上,在中醫“治未病”的理論依據下,從體質狀態及不同體質分類的特性出發,針對女性的特殊生理結構和生理周期,因人制宜地制定養生保健處方,通過宣教、指導、督促,讓學生掌握針對個人體質特點的月經各個時期的保健措施,成為自身最佳的月經保健執行人,調整偏頗體質,起到改善月經癥狀、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預防疾病的作用,體現中國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20]。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嘗試在高校中建立月經健康管理咨詢工作室,開發辨質調體與月經管理結合的APP,以進一步完善高校女生月經生理保健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萍,齊榮霞,施云科,等.女大學生中醫體質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08):12451246.
[2]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17.
[3] 王琦.9種基本中醫體質類型的分類及其診斷表述依據[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8(04):1.
[4] 張永愛,李小妹.月經癥狀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03):375377.
[5] 姜敏敏.SF36 v2量表在中國人群的性能測試、常模制定及慢性病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6] 王琦.中醫體質學2008[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86293.
[7] 周洪宇,蔣新軍,段博文.湖南中醫藥大學女大學生中醫體質調查[J].湖南中醫雜志,2016,32(01):138139.
[8] 胡子衡,郭雯雯.基于中醫體質辨識的女大學生月經期保健策略探討[J].光明中醫,2018,33(10):13721374.
[9] 劉晨,王媛.不同中醫體質類型女大學生體質健康評價分析[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4(06):798801.
[10]王琦.論中醫體質研究的3個關鍵問題(下)[J].中醫雜志,2006,47(05):329332.
[11]李霞,鄧佳宜,金李.重慶地區女大學生原發性痛經與運氣、體質及生活習慣的關聯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22):5154.
[12]唐娟,劉玉平,江亮飛.醫專女生原發性痛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6,37(07):10121018.
[13]Jonker A A,Comijs H C,Knipscheer K C,et al.Benefits for elders with vulnerable health from the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at short and longer term[J].BMC Geriatr,2015,15:101.
[14]錢云,董美華,董昀球,等.社區推行慢性病人自我管理課程效果的評估[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05):439442.
[15]吳夢瑩,周仁來,黃雅梅.神經質程度和月經周期對女性主觀情緒和生理反應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4,46(01):5868.
[16]徐娜,張永愛,趙將.月經量對某市女護生經前期綜合征癥狀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17):3235.
[17]王卉,丁美紅,潘愛萍.醫學高職女生經前期綜合征的心理干預與健康指導[J].護理研究,2014,28(06):20282029.
[18]宋素花.對大學生實施中醫健康管理的理論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9):135136.
[19]敖翔,王賓,吳志坤.結合中醫體質辨識理論的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體系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7,15(24):152156.
[20]徐仰才,吳志坤,張彩.中醫體質理論對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04):7477.文章編號:WHR201904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