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蘭

【摘 要】 目的:探討和研究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的處理措施。方法:選擇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本院門診進行治療的92例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46例上取環患者為對照組,46例人流術患者為觀察組。對兩組患者采取合理且有效的處理方式,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和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就手術效果而言,對照組的手術成功率為97.83%,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為100.00%;在滿意度方面,對照組的總滿意度為95.65%,觀察組為97.83%。兩組在手術效果和滿意度方面,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的患者合理且有效的處理方式,均可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 上環術;取環術;人流術;宮頸內口緊
節育環稱作宮內節育器,放置于女性子宮腔里面,是一種可通過改變宮腔環境或通過節育器中的孕激素緩慢釋放,來達到避孕效果的一種避孕裝置[1]。有資料顯示,我國使用宮內節育器進行避孕的人數高達全世界的80%。由此可見,宮內節育器因其安全、有效、經濟且可逆的避孕優勢,已經成為了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2]。但是,宮內節育器并不是百分百避孕,若女性避孕失敗導致懷孕,則可選擇人工流產術進行妊娠終止。不過,對很多未臨產就經受剖宮產的患者實施上環術,絕經后的患者實施取環術和首次懷孕的女性實施人流術,都可能會因為宮頸內口緊的因素,探針無法進入或進入困難,導致手術無法正常進行。為此,本文特選取92例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給予患者合理且適當的處理方法,來保證各項手術的順利進行。現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本院門診進行治療的92例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患者為本文的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實施上取環手術)和觀察組(實施人流術),各46例。對照組患者中,實施上環術和取環術的患者各有23例;患者年齡25~44歲,平均年齡為(30.27±1.48)歲。觀察組患者均實施人流術;年齡24~45歲,平均年齡為(30.35±1.39)歲。本文所選擇的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患者,均在知情的情況下自愿參與此次的研究,并獲得家屬的同意。對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并不顯著,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在進行手術之前,所有患者均須接受體格檢查和婦科檢查,通過血常規的化驗、陰道分泌物及B超等檢查,分析并診斷患者節育環的類型和位置,并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對于手術的恐懼感,提高患者的手術配合度。隨后,提醒所有患者,排空膀胱(B超可視下手術可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消毒巾,對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均進行雙會診復查子宮位置、大小、偏向、屈度,更換無菌手套,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后消毒宮頸與宮頸管,根據子宮位置,以宮頸鉗夾持宮頸前唇,用探針順子宮位置探測宮腔深度。若探針進入困難,則考慮對患者實施合理改變宮頸鉗夾持位置(前位子宮可以夾持宮頸后唇)的方式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1.3 觀察指標
在手術完成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進行對比,手術效果主要為成功和失敗兩大類型。比較兩組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向患者分發關于滿意度的調查問卷,總分100分。其中,90分以上的為非常滿意,75~90分的為基本滿意,75分以下的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采集數據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用%來表示;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用(±s)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對比
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進行比較,對照組中,23例上環術患者中,僅有1例患者手術失敗(因嚴重宮腔粘連),其余23例實施取環術的患者均手術成功,手術成功率為97.83%。而在觀察組中,46例患者的人流術均手術成功,兩組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對兩組患者術后的滿意度進行對比,對照組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對手術表示不滿意,總滿意度為95.65%;觀察組中,對于手術感到不滿意的患者也僅有1例,總滿意度為97.83%兩組之間差異性不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宮頸內口緊主要分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是由雙側苗勒氏管下段形成和融合不全所致,而后天因素則常見于人工流產后或宮頸炎電灼、冷凍治療、生殖系統炎癥等[3]。如實施上環術、取環術和人工流產手術的患者出現宮頸內口緊,則會導致探針進入困難,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手術失敗的幾率。一般來說,絕經之后的女性因卵巢功能的下降,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女性宮頸萎縮或變硬,對實施取環術會造成一定的影響[4]。同時,近年來,女性使用剖宮產進行分娩的幾率也在逐漸增長,這也進一步增加了留有子宮疤痕的女性進行上環術的人數。而由于疤痕對周圍神經及血管的影響,會導致患者子宮與腹壁產生不同程度粘連,使子宮的位置、形態發生一定的改變,導致患者子宮出現屈度,增加了患者進行上、取環術的手術難度[5]。當然,術前的婦科檢查和手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手術技法也對手術的成功率、手術的并發癥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對宮頸內口緊的患者進行上環術、取環術或者人流術中,手術人員應使用輕柔的技巧,在詳細了解患者的子宮位置、大小、偏向、屈度和宮頸萎縮情況的前提下,采取適當手段合理改變宮頸鉗夾持位置,適當牽拉患者宮頸,來改變患者子宮的屈度,以保證探針的正常進入,促進手術的順利進行。本研究選擇的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的92例患者中,通過合理改變宮頸鉗夾持位置,有效宮頸牽拉,進行上取環手術的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為97.83%手術滿意度為95.65%;采取人工流產手術的觀察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100%,手術滿意度為97.83%,兩組間在手術成功率和手術滿意度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宮頸內口緊的患者合理改變宮頸鉗夾持位置,能夠順利保證上取環手術和人工流產手術的正常進行,且可獲得較高的手術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沈芳.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的處理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04(10):2829.
[2] 曹小英.上取環與人流術宮頸內口緊的處理與體會[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06):2224.
[3] 周洋,江濱.四藥聯合用于門診絕經后宮腔鏡下無痛取環68例臨床觀察[J].中國科技縱橫,2016,(18):188190.
[4] 魏嵐.米索前列醇在無痛人流術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1):11951196.
[5] 王承玲.陳志美.人工流產術后延伸護理對重復人工流產影響的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0):1902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