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亮
日益加快的社會進程下,對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期間,需幫助學生養成更好的道德品質,強化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培養核心素養,從某種角度而言便可實現學生全面的發展,使學生知識面得以豐富,與現代化教育發展要求相符合。故而,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當合理的滲透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教師將核心素養滲透至教學中,不但需要引導學生接觸國外禮儀文化、優秀知識,同時還需合理導入課堂,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如在完成某章節知識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國外基本禮節進行了解,并要求學生演示動作。有學生通過合作分別飾演商店老板和顧客,此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將所學英語知識、禮節融入表演過程中。如已經見過面的人再次見面時,應當握手示意。而在商店購物中需要幫助時應當先說“Excuse me”,而這類途徑都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同于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枯燥、乏味的氛圍,學生興趣高昂,積極參與其中,學習效率與質量更高,同時此類教學方法也有利于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而在“What can you do”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課程內容,要求學生放學回家之后,采用簡單的英語與父母溝通,并嘗試幫助父母做家務。而在該過程中,父母也應當將自身作用充分發揮,與學生行為積極配合,如此即可推動學校、家庭合作教育體系的形成,面對家庭與學校中最為親密的人物的監督,學生學習責任必然能夠增強。
自主學習能力是組成核心素養的重要成分之一,小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期間,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本內容講授使采用的方式通常僅是單調地傳授知識,學生無法有效思考、運用,僅能被動接受,且無法自主參與、討論,實踐活動無法順利開展。而現代化教育改革下,教師需歸還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思考。自主學習主要涵蓋了合作與自我探究等兩個方面,教師在具體教學中,為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可采取下述方法:首先,教學中以多個學習興趣小組劃分全班學生,并為各小組分別進行不同學習內容的布置,以便小組成員能夠積極思考、討論并相互質疑,通過設疑、解惑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水平的提升。
如在《Where is my car》教學中,教師即可采用分組、提問的方式,并要求小組成員各自展開討論,將學生思維充分發散,共同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究,在得出結論之后挑選代表發表意見,教師并適時將“On xxs chair”“In xxs classroom”“Under xxs desk”等教學具體內容引出;其次,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認真聽講,通過自覺思考、理解并對英語延伸知識進行學習,以便自身所學知識得以更牢固。同時,教師也可邀請學生前往講臺將自身理解、延伸的知識點分享出來,賦予學生主動權,使其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樂趣、體驗成功,以此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意愿的提升。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緣故,愛玩愛笑、十分活躍,但是傳統課堂學習十分單調、枯燥且乏味,會壓抑學生的天性,長期如此就會影響學生的興趣培養和思維潛力開發。鑒于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關注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可在故事教學、情境教學或是游戲教學等教學方法的實施下,將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充分激發,啟迪思維。此外,對于課后作業布置也應予以科學考慮,如要求學生閱讀課外英語圖書、觀看英語動畫片等,在純正的英語發音與對話的熏陶下,促使學生英語句式、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放學后觀看《小豬佩奇》中英文動畫片“Best Friend”的作業,并要求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注意句式表達,記錄喬治、佩佩、爸爸和媽媽間與玩具恐龍有關的對話,并于第二天課堂學習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邀請學生分別進行演繹。通過此類方法,不但能讓學生在動畫片觀看過程中收獲樂趣,并且也能使其有意識地將英語句式記下,并對其中文含義嘗試了解。而在課堂角色扮演下,學生學習樂趣更高,可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要想與新課標改革更適應,教師也需積極改革教育。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當積極豐富學生的資深閱讀量,引導他們嘗試閱讀世界名著的英漢對照版,在積累更多的詞匯下,實現道德品質的提升。教師可圍繞課堂內容與學生語言理解水平,將適當的課外閱讀要求提給學生,可組織學生前往本地圖書館閱讀書籍,或是與家長聯系購買書籍,并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數據,拓展自身知識面。此外,也可在收聽英文歌曲或是觀看電影等方式的運用下,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如將迪士尼各種電影播放給學生,使他們對國外風土人情有所領略,并對英語語法、句型及措辭有所了解,學生在這類直觀方式下,能夠知道外國人用英語語法溝通交流的方式。同時,通過自身實際生活與電影的對比,能夠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人文品德,可實現英語學習水平、人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背景下,逐漸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此時現代教育便應當積極創新教育觀念,培養能夠當前社會相適應的具備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人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不但能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提供幫助,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優良品德,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作者單位:榆中縣文成小學)
span style='font-size:9.0pt;font-family:方正書宋簡體; color:black'>幼兒園是親子活動的組織者,家長是親子活動中的參與者、學習者和教育者,親子活動的開展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孩子是整個親子活動中最重要的角色,幼兒園親子活動是家長能參與到當下幼兒教育的重要形式。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需要逐步樹立了全面育人的教學理念。在教育過程中,幼兒園和教師要充分利用資源和環境對幼兒進行全面的素質教,家長也要積極配合幼兒園開展活動,讓幼兒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陡溝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