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東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綜合型,高素質型的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需要,當然高中體育教學也成為當今時代重點關注的對象,但是我國的應試教育卻影響了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這不僅打擊了學生對體育課程參與的積極性,也阻礙了高中體育教學的發展,更不利于學生自身甚至將來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途徑進行分析。
1.1選用合理的體育教材,強化理論知識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理論知識正是學生吸收的黃金時期,但同時也要選取合理的教材用書,讓學生通過理論教學掌握體育的重要性,鍛煉的方式方法和進行體育運動的規則。
首先,所選用的教材必須要符合高中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征,并且由于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有極大的區別,應從學生的心理變化,運動承受能力,形體塑造等方面入手選取適合高校男女學生的教材用書,另外針對女生的特質,注重體育教學中的形體美,從美學角度出發,鼓勵女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其次,根據學校體育的制度規章,可在學校允許的范圍內,將高中學生按年級不同進行頭同一體育鍛煉,也可將男女生進行打亂分組進行體育教學,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根據男女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例如男生可以多安排一些對抗性強,耗力大的體育項目,女生可以安排一些鍛煉協調性和柔韌性的體育內容。
最后,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掉體育理論知識,只有掌握正確的體育理論知識才能讓體育教學達到更深一步的效果,在教學時要兼具理論性和趣味性還有娛樂性,讓體育教學更具吸引力,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體會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到參加體育鍛煉的真正意義,為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奠定堅實基礎。
1.2經常舉辦具有競賽性質的體育運動以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學生積極參與體育就必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高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時期,其好奇心和求勝心都比較強烈,因此學校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舉辦一些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體育活動,在教學中可設計具有競賽性和趣味性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積極性;采用體育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難度適中,讓男女生都可以參與進來,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競賽當中去感受體育帶給人的能量與活力,因此學校要經常舉辦具有競爭性質的體育活動,使學生能感受體育所帶給人的力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愛好,進一步使學生養成體育運動的習慣,培養并逐步增強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意識。
高中時期學生的思維已經較為成熟了,所以教師進行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在以一味地知識理論的傳輸為主,要采取開放的教學態度,轉化教學主體,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培養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第一,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事先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征求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多進行傾聽學生的愿望,適當按照學生的意愿展開教學,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且在期末進行成績評定時,不能只重視基礎的理論知識,也要結合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平時表現,將二者結合進行綜合成績的評定,在這其中也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體質不同體育活動的表現也不同,要將學生的努力程度與進步作為評定的重要依據。
第二,采取“開放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體育內容,讓學生主動參與設定自身的教學目標,尊重個體差異,依據自身素質的高低定量設置體育項目的目標,拋棄傳統的整齊劃一對學生興趣的摧殘,要盡所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進一步培養體育興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充分考慮到了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主體意愿,而且還讓學生學會承擔責任的重要性,同時還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3.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學校應根據學校自身的體育學習情況,加大對體育學習的宣傳力度;時常要舉辦一些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等,來營造全民體育良好氛圍,讓整個學校都充滿熱火朝天的體育運動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主動性,最終養成學生終身體育的健康意識;同時學校也可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的不同,開設不同的體育環境。
3.2加大對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
學校也應當加大對體育的投入,健全和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體育活動場地的建設。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建議制作一些體育器材,最大限度為開展體育活動提供條件,適當增加基礎的體育設施,增加學生進行身體鍛煉的機會;除了購置體育器材,也要對體育器材進行一定管理,妥善保存和管理體育器材,增加器材的可利用性,讓學生有充足的體育器材來開展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
體育教學越來越成為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高中教學中,體育教學逐漸被放在高中教育的中心位置;全民對體育教學的重視都在不斷增強,體育教學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提高了體育技能,更有利于今后未來的發展。因此,高中學校要不斷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從各個方面加強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作者單位:杭州西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