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云
學生管理工作在高職院校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實現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重要前提,要大力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論學習,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高職院校要順應時代發展,迅速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研究對策,努力探討適應形勢發展和要求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職院校學生難管,是一個普遍現象。原因有很多,如生源自身情況的變化,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不盡人意,學生主體地位的變化等,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學生繳費上學,自主擇業,在一定意義上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同關系,教學改革對學生管理的影響,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彈性學制、學分制的逐漸推行,現存的許多教學管理制度對學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解決這些難題,高職院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來加強學生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而,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思想的指導下,針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特點,現就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幾點思考作深入剖析。
1.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著新的變化,一些舊的思想、觀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高職院校的管理也一樣,一些舊的管理方法、模式顯得日益落后,跟不上學校改革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目前需要的管理方式與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發生了沖突。
1.2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與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互聯網對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能充分利用,則會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但如果應用不當則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都處在轉型期,叛逆心里非常重,網絡對他們的吸引力非常大,在課余時間甚至在上課時間有一部分同學都會泡在網吧,并且大多不是出于學習的目的,可以說網絡帶壞了很多學生,如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仍舊用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來管理學生,無疑會給管理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并且這種管理方式與新形勢下所需要的管理方式有著很大的矛盾,因此探討與信息時代相適應的學生管理方式已經成為必然。
鑒于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充分認識這些變化給學生工作帶來的影響和挑戰,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機制,積極研究對策,努力探討新時代下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2.1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的核心,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以人文本的內涵一是發現人的價值,引導人們充分認識自己的價值,激發個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發揮人的潛能。
2. 2建立學校管理與學生自我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系
學生不僅是接受學校管理的對象,而且也是參與學校管理的主體之一。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校的培養目標,都要求高職院校在完善學校內部管理體系的同時,必須加強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建設,充分調動學生在自我管理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
2.3要堅持“依法治校”
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依法治校”、維護學生合法權益是高校學生管理的基本準則。高職院校學生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也要求我們必須依據國家法律和學校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利用規章制度這種規范化的約束作用,達到對學生有效的管理和教育。
高職院校學生只有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素質,才能更好地參與群體活動,才能正確處理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系,才能有效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生產中去。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不夠適應,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剛入校的高職學生,剛入校時年齡大多處于18歲左右,正是心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轉變時期,尤其是數量較多的貧困學生家庭條件艱苦,社會上的許多不良現象又使他們感到很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注意因材施教,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加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教育。為了讓學生清醒地認識社會,主動地適應未來,促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共同實現,最重要的是要有遠大的理想。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確屬于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高速發展下的新時代,高校學生管理應以新的創新理念,使學校的管理模式與機制日益完善。同時學生管理工作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解放思想,不斷探索,知難而上,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水平,使各部門、各環節統一協調、有機地結合起來,以適應高等教育改革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只有這樣,學生管理工作才能真正起到管理與育人雙豐收的理想效果,才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作者單位: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