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根據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成長需要,要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可以通過五個途徑來實現:書香校園文化建設,藝術校園文化建設,科創校園文化建設,陽光校園文化建設,美德校園文化建設。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途徑;書香;藝術;科創
初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開始發生變化,他們的心志尚未成熟,喜歡模仿,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會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健康而快樂地成長,為他們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哪些途徑呢?
途徑一:書香校園文化建設
要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首先要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讓書香飄滿校園。
1.開展讀書活動
初中階段是學生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時期,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為了鞏固學生的閱讀效果,班級還可以開展讀書分享會。通過活動既可以增長學生的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獨立的思想,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2.開放圖書館和圖書角
為了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可以將學校的圖書館進行開放,學生隨時可以去讀自己喜歡的書,也可以在教學樓每個樓層的大廳設置了圖書角,并設置長凳供學生坐著看書。這樣的環境減少了學生課間的打鬧,多了一份內心的平靜。
3.開設文學社團
文學社團為愛好讀書和寫作的同學搭建了平臺。活動每一周開展一次并設計不同的主題,如“名著賞析講”“寫作技巧介紹”“學生作品講評”“詩詞朗誦練習”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從而讓學生喜歡上讀書,喜歡上寫作。
總之,建設書香校園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美好的思想意識,建立完善的人格。
途徑二:藝術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學校可以建立各種藝術社團。
1.音樂社團
學校可以成立音樂社團,社團活動每周開展一次,為愛好音樂的同學提供音樂交流平臺,學生通過合唱練習、樂隊演奏,可以提高音樂修養和綜合素質。
2.美術社團
美術社團重在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以及繪畫的基本技能。通過美術社團活動,學生進一步了解了美術的基本知識,提高了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為將來向美術特長生發展起了奠基作用。
3.舞蹈社團
通過每周一次的訓練,讓學生在舞蹈中表現美、感受美,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增強自信,學會展現自我。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實施分層指導并采取多種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潛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發展。
4.電影欣賞社團
電影社團可以選取經典的有教育意義的大片進行播放。通過觀看影片,學生不僅身心得到了放松,思想上也得到了一次洗禮,尤其歐美影片的原音播放,使學生的英語聽力和口語練習得到了提升。
通過藝術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現,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形成了積極健康的心態。
途徑三:科創校園文化建設
這是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的發展尤為重要。未來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文化課知識,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思維,才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因而科創校園文化建設必不可少。
1.積極開展物理和化學實驗活動
初中階段要重視物理、化學實驗。物理、化學是學生新接觸的學科,他們對此充滿了好奇,同時這兩科的學習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可以通過實驗去展示,既激發了學生對本科目的學習興趣,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建立“少年硅谷”創客教室
近幾年,國家特別重視對青少年科技創新方面的培養。學校可以申請建立“少年硅谷”創客教室,無人機、少兒編程等多個社團,讓學生走近人工智能,體驗科技創新,享受最前沿的教育資源。
通過科創文化建設培養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培養了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學生未來進入高科技職業領域奠定了基礎。
途徑四:陽光校園文化建設
一個人的成才除了具備扎實的知識儲備,很高的綜合素養外,最重要的是擁有健康的體魄,積極向上的心態。
1.重視兩操一課間
通過觀察,喜歡運動的學生精力更加旺盛,更加積極樂觀。“早操”使學生精神振奮,讓一天的學習、生活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課間操”使學生身心放松,消除疲勞,防止身體畸形,保護視力,提高學習效率;大課間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得到發展,豐富了課余文化生活,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開放心理咨詢室
現代心理科學指出,青少年成長需要三個條件:智能、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客觀條件。前兩個是主觀因素,而良好的心理品質更是可培養的。因此,初中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而且意義重大。
因此,重視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就要加強陽光校園文化建設。
途徑五:美德校園文化建設
1.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每周星期一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演講的內容涉及安全、愛國、紀律、行為習慣、傳統文化等方面,通過主題活動,學生能夠關注國家時事,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維護學校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美化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是師生生活、學習、活動的場所,美化校園文化環境,有利于師生的身心健康。首先要美化自然環境,校園要進行大面積的綠化,種植花草樹木,讓全校師生在幽美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其次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通過校園宣傳欄可以及時地向學生傳遞校園文化的信息,例如宣傳欄展示學生的手抄報,地理繪圖作品,彰顯學生個人的才能;通過張貼學生好人好事的事例,來規勸學生向好人好事的事例學習,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效果。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優秀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魂,對師生起著導向、凝聚、激勵和約束的作用,有利于師生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因此要從全方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