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仁其木格
小學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接受知識的范圍不斷擴大,其個人的思維也能夠得到有效的加強。并且,隨著年齡的不斷提高,小學生所見、所想會越來越豐富,其所形成的想法也會更加的具有針對性以及獨特性。所以對于小學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其必須要注重的一項工作。基于此,本文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分析。
前言: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由于應試教育理念的存在,多數教師都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對于人才要求的不斷嚴格,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此,教師就需要做出適當的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加先進的教學服務,促使學生成長為一個綜合性的人才。
總體來說,小學生是一個好動性以及好奇心理比較強的一個群體。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針對于一些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或者從沒有見過的事物,小學生們通常都會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欲望。并且在當前的社會中,網絡逐漸侵入到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看到很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所以其自身的自主意識較為明顯。在這一前提下,當教師在組織小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時,就不能一味的把他們看作是小孩子,通過命令式的教學手段對其進行指導,而是需要與之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平等的進行溝通,將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體,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俗話說,教育的本質并不單指讓學生了解知識,同時還包括讓學生能夠掌握知識,能夠應用知識,能夠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對于一堂完整的課程來說,教學設計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教學設計期間,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的調整教學環節,穿插教學任務,借此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除此之外,在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時,教師也應多多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索思考。例如,當教師在講解《燕子》這一篇文章時,可以先在文章講解之前向學生提出一些開放性比較強的問題,比如“你覺得小燕子有哪些特點?”、“你為什么會喜歡小燕子?”等等,然后教師可以將教學的主導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閱讀文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學生會因為小燕子長得可愛漂亮,所以喜歡它;而有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小燕子是益鳥,它會吃害蟲,所以喜歡它。
總體來說,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多數教師會直接的告知學生一些標準的答案,要求學生按照這些答案進行記憶。雖然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卻會禁錮學生的思維發展。而引導性問題的提出,能夠讓學生站在對文章形成了自主理解的前提上,主動的對問題進行思考,表達自己的獨特思維,而這也就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前提。
創造性思維形成的前提是質疑思維。問題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因為有了問題,人類才會有想要解決問題的欲望,從而才能夠不斷的向前行進所以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注重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質疑。在以往的教學觀念中,多數教師都會將學生看作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群體,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都不會與學生進行過多的互動,只是要求學生硬性的記錄自己所提出的知識,并對其進行背誦。長此以往,學生不僅無法形成一定的獨立思維,并且也會對教師產生較強的依賴心理,無法脫離教師獨自開展學習任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去挖掘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其他同學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想法,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以及創新精神。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坐井觀天”這一個小故事時,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趣味性較強的小問題。比如“在讀完課文之后,大家都知道小青蛙因為坐在了井里面,才會認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那你們想一想如果它跳出了井口會發生哪些故事呢”?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象。同時,在此期間由于很多學生可能并沒有較為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他們提出的想象通常也會比較統一,大多數學生可能會認為,小青蛙在跳出水井之后,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美麗,然后高高興興的去欣賞世界了。此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別樣的問題“你認為小青蛙跳出水井之后一定是高興的嗎?它有沒有可能因為某些問題而不高興呢?”,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站在一個特殊的角度上重新看待這一問題。比如,有的學生會發現小青蛙在跳出水井之后,很有可能看到被污染了的池塘,從此很傷心,于是又回到了水井中。
俗話說,大人是用智慧來感知世界的,但孩子卻是用心靈來感知世界的。很多時候孩子所想出的內容與大人之間會存在很大的差異,但無論什么時候,作為教師都不能夠打消孩子的這種積極性,即便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不切實際,但作為教師也應該對此形成保護,以此有效推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并不是一件單一的活動,其中會涉及到很多復雜的事情。教師在培養學生創造思維時,也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造興趣以及創造風格。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注意調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通過實踐教學活動加深學生的創造意識,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在短期內就能夠看到成效的任務。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保持一顆平和的耐心,長期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學生進行激勵,陪同學生一同成長,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諾爾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