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舵
摘? 要:近年來,全球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互聯網+”的概念不斷深入我國的各行各業中,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也產生了深刻影響。尤其在教育領域,如何利用“互聯網+”的時代發展紅利提高各科教學效率,從而培養出現代化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廣大教師、學者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文以“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為基礎,對我國目前高校體育學科的教學展開探討。其中首先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模式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總結了該時代背景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并著重探索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于發展的優化路徑,以期為高校體育教育的現代化發展甚至其他學科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可參考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 體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60-02
1? “互聯網+”教學模式及其價值研究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地區與地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的便捷度日益提升,在實現了實時溝通的生活模式以后,信息以及數據的共享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如此便利的生活環境下,充分借助“互聯網+”的背景優勢完善其他行業的發展模式,應成為各行各業專家、學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對于教育領域而言,“互聯網+”所帶來的是整體教學模式的改變。就目前而言,我國各個等級的教育體系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教育模式,包括備課、課堂教學以及教學考核在內的流程仍然是廣大教師教學以及發展的重要內容。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過多地給學生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和資源優勢,許多學生在標準化的學習流程里無法真正提起學習興趣,無法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自主學習中,這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極為不利。而“互聯網+”給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改變則恰好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發展弊端。
首先,“互聯網+”教學模式提高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各類流程的運作效率,使得教師能擺脫傳統的模式束縛,能快速地借助互聯網以及信息共享獲取資源、管理資源,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其次,“互聯網+”加強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生的學習反饋、老師的教學指導均能實現實時化,為教師的教學管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另外,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能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廣闊的自主學習平臺,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能力以及綜合學習能力都具有積極意義。
2? “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
“互聯網+”是當下十分熱門的發展概念,其對于高校的體育學課教學改革和發展來說,同樣具有各個方面的積極影響。首先,“互聯網+”背景為高校的體育教學開拓了信息獲取渠道,對于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具有內容上的增量級擴充效應。并且,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學生班級的中心,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僅僅能在課堂上根據教師簡單的講解和示范被動地進行模仿和學習,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能從相應的信息教學平臺中獲取更多的體育信息,通過文字、圖片、音頻以及視頻等途徑更充分地了解體育課程內容,這是教師借助時代背景紅利所應創造的學習環境,也是學生學習效率提升的重要基礎。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許多高校的體育學課課程資源、教學資源有限,許多學科受到教學場地、教學器材以及其他資源的限制,導致學生不能真正了解體育領域更多的相關知識和發展現狀。而在“互聯網+”的教學改革下,學生將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從各種方面獲得體育領域內各個方面的知識,這對于豐富其體育學科的知識儲備、提高其體育活動參與興趣甚至體育綜合素質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影響。
3? “互聯網+”背景下如何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
3.1 進一步加強高校體育教學的互聯網思維
在“互聯網+”背景下,要改變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首先要加強其體育教學的互聯網思維。所謂互聯網思維,是在充分了解互聯網的基本概念、發展方式以及當下現狀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的內在發展規律以及優勢來促進教學的改革。目前而言,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仍然以教師的言傳身教為主,學生只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倉促模仿,學習效果有限,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體育教學進行信息化模式改革。例如,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傳統的體育課程內容進行信息化變革,拓寬體育學科內各項體育運動的知識內容以及探索性渠道,并指導學生在該平臺上自主獲取必考的知識以及感興趣的內容。其次,對于課程范圍內的知識,教師可利用微課進行教學設計,突破教學資源的限制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率。
3.2 不斷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互聯網教學素養
教師是高校體育教學的核心人物,也是組織學生學習以及班級管理的重要基礎。因此,要促進“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歸根結底要對高校體育教師的互聯網教學素養進行培訓和提升。或者說,高校體育課程的變革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歸咎于高校體育教師的互聯網信息教學素養。具體來看,要對教師進行互聯網教學素養的培訓,首先應促進教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并通過組織相關的培訓課程提高教師的多媒體應用技術,使其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手段對傳統的體育學課內容進行變革。
3.3 通過構建和完善網絡平臺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目前,“互聯網+”背景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人們已經習慣并且樂于在各類互聯網平臺上進行學習以及交流。因此,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變革而言,要促進教學發展,必須首先迎合當下人們的學習方式,教師也應通過網絡資源管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使其能在日常學習中通過這些網絡平臺完成專業的體育學習任務。此外,教師在構建以及完善網絡學習平臺的過程中,要注意除了要關注體育學科知識資源的量以外,還要注重對這些資源進行篩選和管理,提高學習資源的質量,避免學生在平臺學習過程中無法進行適當、高效的選擇,從而降低了網絡學習平臺的利用效率,也不利于學生體育參與度的提升以及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加強。
3.4 優化校園體育文化,打造校園互聯網+體育氛圍
隨著近10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實際上,目前許多高校學生已經能通過互聯網獲取較多的信息資源。然而,對于高校學科發展而言,只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資源,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因此,高校還注重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通過資源設計打造校園互聯網+體育氛圍。具體來說,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現代體育精神及其對當下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發展以及心理健康發展的價值,并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此同時,高校應聯合體育院系,在高校中開展各院校的聯合體育活動,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宣傳、直播,定期在校園內營造足夠的體育文化氛圍。
4?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教學模式的出現為我國教育教學提供了新鮮血液,但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性是任何一種網絡手段都無法替代的,高校體育教學在引入互聯網教學模式時,選擇了以傳統實踐課堂為主,在線課堂為輔的雙課堂模式,這也是高校體育教學的又一個創新之舉。
參考文獻
[1] 章翔.“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以體育專業為例[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7,19(6):147-150.
[2] 潘秀剛,程春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2):113-114.
[3] 李越洋.“互聯網+”時代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創新的路徑選擇——以廣州大學城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