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智輝
摘? 要:根據新課標要求,中學體育教學必須要重視學生個人身體素質的增強,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中學足球教學不同于健美操、短跑等項目,在教學當中,由于足球這項運動技巧性高,動作要求高,技戰術難度高,團隊合作要求高等多種特點,在傳統的中學足球課中,足球知識、實踐帶球、突破、射門等技巧的教學工作開展十分困難,教學質量和效果不佳。因此,比賽教學的方法成為了許多中學足球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方向,通過模擬比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中提高,在競爭中改進,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對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具有明顯作用。
關鍵詞:中學? 足球教學? 比賽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62-02
《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是2015年教育部等6個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校園足球、提高我國足球發展水平和青少年體質的重要文件。在我國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國家大力支持校園足球等一系列健康的體育運動。青少年加入到足球運動當中能夠提高學生個人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對學生的健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力支持校園足球的發展能夠推動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為中國足球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足球人才,有助于提高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青少年作為中國足球的重要儲備力量,其培養和訓練必須要得到重視。
目前,比賽教學法在中學足球教學當中逐漸被體育教師運用。這種足球教學方法是利用模擬比賽的方式,利用正規的比賽時間、規則、人數、對抗強度等因素,讓學生在比賽的氛圍當中快速成長,提高自身的技戰術水平,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樹立堅韌的品質性格,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但是就目前而言,傳統的足球教學方法依舊存在著較大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學生技戰術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視,讓學生反復練習足球技術動作,忽視讓學生真正參與比賽的實際需求和積極作用,對足球教學工作質量、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
1? 中學足球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缺乏足球知識和基礎
現階段,我國的足球運動普及率受到場地等多種條件的限制,雖然球迷眾多,但是普及率并不高,和籃球、乒乓球的普及率相差很大。尤其是對于中學生來說,從小學生接觸足球主要是通過體育節目播放的足球比賽,自身對足球的技戰術等知識了解不多,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因此,學生對足球知識的掌握很差,很多學校的足球教學都需要從零教起,這就導致了學校足球教學工作開展十分困難。
1.2 教師教學的方法不對
傳統的中學足球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射門、帶球、過人等技術,因此,許多中學的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對學生這幾項考核項目的訓練,每節課就是在新知識講解后讓學生大量練習,學生對學習足球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對足球的興趣越來越低。而且,教師很少組織學生之間的比賽,即使教師安排了某節課進行教學對抗,也是隨意讓學生自己結組,分成2隊進行對抗,在對抗過程中,老師對學生關注不高,很少對學生比賽當中出現的技術失誤和錯誤動作進行指導和糾正,久而久之導致學生技術水平在比賽當中得不到提高,有的學生越比賽水平越差,導致教學效率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2? 比賽教學法的運用優點
2.1 比賽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比賽教學法的主要方式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分組進行教學比賽對抗,激烈的教學對抗和多種多樣的技術運用能夠讓學生在快速掌握足球知識的同時提高其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比賽教學法的課堂比傳統的足球教學課堂要更加活躍,老師和學生打成一片,甚至有的老師可以直接下場與學生一起足球進行對抗,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也便于老師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深入的了解,讓學生真正了解到了足球運動的魅力,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幫助很大。
2.2 比賽教學法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技戰術水平
傳統的足球課堂上,老師重視的主要還是期末體育考試需要考核的幾種主要的足球技術訓練,在教完新知識后,讓學生大量練習,學生對足球技術的理解不到位,積極性較低、比賽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實戰當中快速運用起學到的知識,如短傳、長傳、帶球過人、射門等。這是傳統的教學課堂無法達到的效果,缺乏對抗性和緊迫感,學生對技術的理解就無法像在參加真正比賽當中那樣迅速,學生的競技心理也得不到快速成長。因此,比賽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快速領悟足球技術的靈魂,增強學生對足球場上各位置職責的認識,對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提高和知識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2.3 比賽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快速了解足球競技規則
足球比賽的競技規則相當于足球場上的法律規定,在規則允許范圍內進行對抗和競技,如果不了解足球競技的相關規則就無法真正融入到這項運動當中。因此,比賽教學法通過教師在比賽前的講解、比賽中的判罰、比賽后的總結等階段,讓學生逐漸深入對足球相關的知識進行了解,如越位規則,學生在聽老師講解越位規則時經常聽的懵懵懂懂,然而一旦進入到比賽當中,老師對越位進行判罰,學生很快就能理解這一規則。因此,比賽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足球規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嚴格遵守規則的思想觀念。
3? 比賽教學法運用的方法
比賽教學法在中學足球教學當中的運用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遵循教學目標差異化、教學過程學習化、教學關系平等化、教學組織模式靈活化等原則。在足球比賽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合理安排教學方法、練習方式和比賽強度,通過對學生比賽的組織和指導,讓學生快速掌握足球知識,提高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達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3.1 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重視學生的個人需求
比賽教學法是現階段中學足球教學當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以足球理論知識為根基,把學生對足球的理解和實際操作作為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后能夠及時得到練習和鞏固,對技戰術的理解能夠更加深刻,對多種技術綜合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要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個人情況進行調查,從學生對足球運動的理解和技戰術水平出發,以學生個人的需求為導向,安排教學工作,舉辦足球比賽。通過比賽,讓學生在比賽當中收獲友情,強身健體,提高自身對足球運動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調節學生學習的緊張情緒。
3.2 科學制定比賽規則
科學、合理的比賽規則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比賽當中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加深對課堂上理論教學的理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競技體育的魅力。教師在中學體育教學當中必須要做到對比賽規則的合理設置,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摸底,如果班級里學生的體能普遍不足支撐全場比賽,教師就必須要合理調節比賽時間的設置,避免學生因為高強度的對抗導致身體出現傷害。另外,教師對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要進行了解,根據這些情況,教師安排隊伍人員的劃分和不同學生在場上的位置,讓帶球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把他放在邊路,突破對方防線,讓速度較慢,反應速度快的學生站在后衛的位置,加強防守。通過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合理設置比賽時間,制定比賽規則,安排學生場上位置,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實現自己在場上的價值,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3.3 調動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
在比賽教學的課堂當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尤其是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比賽中利用理論課堂上教給他們的足球技戰術。鼓勵學生參與到足球比賽當中,教師必須要在課堂開始前對學生個體差異進行了解,分組對抗時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關系,個人技術水平差異,男女比例等,要避免出現由于一個隊伍中技術優秀的人太多導致另一方輸球過多的情況,打擊輸球一隊的比賽積極性,并且要在比賽中看到某隊實力過強導致比賽失衡后要及時調整人員搭配,縮小差距。其次,教師在比賽當中要及時對學生的技術進行指導,如一個學生帶球不標準,教師要及時在該學生無球狀態下對其帶球方式進行糾正,讓學生及時得到技術指導,提高學生的足球技戰術水平。
3.4 重視教學、比賽與練習的結合
在中學足球比賽教學法施行的時候,教師要重視教學、比賽與練習三者之間的平衡與結合。比賽教學法的教學主線是學生參與足球比賽,因此,教學的重點與核心是比賽。在比賽當中,教師要科學、合理安排每一節課的內容,根據學生人數和實際的足球水平,安排1~2組進行對抗比賽。在比賽當中,教師要對新的授課內容進行講解,同時還要對就得知識進行鞏固復習,讓學生在對足球技巧進行大量練習再進行比賽,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在比賽當中合理地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并進行實戰演練,這種教學與比賽、練習結合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足球的技術的技巧,并熟練運用,加深其對知識的印象,提高了教學效率,對足球教學工作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4? 結語
比賽教學法在中學足球教學當中的運用對促進學生對足球知識的理解和技術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足球比賽教學當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立足于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方法、練習方式和比賽強度,科學制定比賽規則,重視教學、比賽與練習的結合,通過對學生比賽的組織和指導,讓學生快速掌握足球知識,提高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加強教學交流、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姚賽紅.比賽教學法在中學足球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17(12):108-109.
[2] 李海山.比賽教學法在中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6):150-151.
[3] 周驚雷.情境教學法在中學足球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求知導刊,2016(7):123.
[4] 張慧俊.淺談小場地教學比賽在高中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南北橋,2018(5):76.
[5] 龍開春.高中體育足球教學小場地比賽教學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