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壘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及內容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教授體育技能,還要注重學生的意志品質、道德情感的培養。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符合當前新課改的要求,對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人才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對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170-02
高校體育教學對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樹立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高校的體育教學不僅承擔著向學生教授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責任,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及道德情操。德育教育并不是像體育教學中的知識、技能傳授那樣有著明確的目標、要求及教學大綱,它需要在整個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如何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相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是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
1? 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1.1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適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大學生處于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量大。大學生愿意接受新事物,敢于挑戰,精力旺盛,但他們缺乏社會經驗,意志還不夠堅定,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缺少辨別真偽、利弊的能力,很容易接受不良信息的誤導,走上歧途。因此,在高校中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是十分必要的。體育教學又是高校一項基本的教學內容,伴隨著大學生的整個大學學習生涯,在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是適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對促進高校的德育發展和提升德育效果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2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徑
高校的教學目標即促進大學生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在高校的教學中,德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它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高校的德育教育嚴重依賴專門的德育課程,一般都是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但是單純地依靠德育課程是很難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的。而且德育課程理論知識偏多,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易使學生產生反感的心理,達不到德育教學的效果。高校的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單純的某一學科的教學任務,各學科都應該相互配合、相互融合,探討實施德育教育的路徑,在各科的教學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挖掘課程中的德育教育元素,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各學科相互配合,相互協同,從而拓寬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徑。體育教學是高校的重要課程之一,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3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新時代體育教學的要求
體育教學是高校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傳統的體育教學只是注重體育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重點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技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而忽視了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體育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并不是僅僅要求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還需要向學生傳達體育精神,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增強社會的適應能力,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這就要求體育工作者改變傳統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注重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與道德情操。可見,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新時代體育教學的要求,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可以推進德育教育的不斷改革與進步。
2? 高校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
2.1 體育教師應加強德育滲透意識,加大滲透力度
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體育教師應當首先加強德育滲透意識,加大滲透力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增強課堂的互動性、趣味性及實效性,在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教育進行滲透,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學生更容易接受,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使學生在還沒察覺的情況下,自覺接受了德育教育,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并加大德育教育的滲透力度,對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實現德育教育的要求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2.2 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地位,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育教學中,教師掌握著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實現。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主導地位,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就需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地位,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加以影響。當然,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仍要遵循“以人文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心理狀況等,并根據實際情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德育教育進行滲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 注重體育課外教學活動的熏染作用
體育課外教學活動時體育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它與高校的德育教育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體育課外教學活動如體育文化節、體育競賽、體育表演等能夠烘托出濃厚的校園德育氛圍,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學生在體育課外活動中,展示自己、表現自己,釋放自己的個性,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完善學生的性格,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水平及社會適應能力。可見體育課外活動的組織對德育教育的滲透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應當注重體育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并以此為契機,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
2.4 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設計體育德育課程
好的德育課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體育德育課程。強化體育教學課程目標,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揚體育精神,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體育德育課程的設計,對推動德育教育的不斷進步有著重要的作用。
3? 結語
德育滲透是當前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適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徑;是新時代體育教學的要求。因此,應當注重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滲透。體育教師應加強德育滲透意識,加大滲透力度;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地位,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體育課外教學活動的熏染作用;結合學生身心特點,設計體育德育課程。從而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與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輝.體育教學實施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陳秉公.論建設完備的中國高校德育體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4(3):13-15.
[3] 張偉東,丁斌.高校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