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心馨
伴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黨建工作與思想教育工作”作為現階段我國高校教學及管理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近年來大多研究發現,“黨建工作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協同性與融合性對教學質量、效率提高及大學生思想觀念樹立至關重要。本次研究從高校發展角度,對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徑進行分析,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參考。
“黨建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是當下我國高校穩定發展及規范大學生思想觀念的重要基礎。具有較大的意義影響。然而現階段有關我國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徑研究相對較少,基于該問題現狀,要求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加強黨組織的執行力、進行正確引導,科學樹立三觀、建立心理疏導體系等,本次研究對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徑進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1.1 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及引導
黨建工作一直是我國高校重要基礎保障之一,對高校發展及學生思想穩定十分重要。高校黨建工作是黨在高?;鶎咏M織的重要體現,對提升黨員素養及培養黨員發展至關重要。但通過對部分高校實地走訪及調查發現,在高校黨建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及引導是其主要問題之一。具體如下:第一、二者沒能進行有效融合,黨建工作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進行,而是需要從多方面、多渠道進行協同配合發展。其中,融合大學生思想教育就是其重要一環,但部分高校并沒能對其進行充分認識,片面認為黨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缺乏主觀協同發展意識,導致黨建工作在實際開展建設中問題頻出。第二、缺乏黨的政治引導,黨建工作必須以黨的政治領導及指引為核心。部分高校在黨建工作開展中缺乏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黨建工作不具備核心力量,過于形式化、過場性。
1.2 基層黨組織較為薄弱
現階段,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逐漸完善。高校作為高端人才培養重要機構,在人才思想塑造及理念樹立方面尤為重要。新時代、大背景下如何將大學生黨建工作進行有效開展與協同推進至關重要?!包h建工作”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開展,而是更為科學、合理的系統布局。高校多以教學與人才培養為目的,部分高校對黨建工作存在偏激認識,認為黨建工作無非就是政治宣傳,可有可無。很多高校已經把黨建工作當成一種形式體現,長此以往下逐漸使基層黨組織出現空洞化,即架空基層黨組織。具體如下:第一、部分高?;鶎狱h組織數量大大縮減,主要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引導,部分黨員與預備黨員缺乏信仰意識,導致實際數量長期得不到提升。第二、部分高?;鶎狱h組織缺乏執行能力,黨組織及成員無法提升其自身效能,在工作宣傳及管理方面執行能力不具備,且缺乏獨立性。
首先,拜金主義。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受西方腐朽及享樂主義影響,當下大學生出現了拜金主義思想。認為“金錢”可以代表一下,一切都需要以金錢衡量。嚴重缺乏主觀判斷與意識認同。甚至為了金錢、利益、享受而放棄最起碼的人格底線。其次,極端個人主義。部分大學生由于自身家庭條件優越及獨生子影響,存在嚴重的極端個人主義。一切利益都從自身出發,缺乏對別人及社會的考慮關心。如社會公益性、愛心等。最后,缺乏吃苦耐勞過于追求享樂。當下大學生多數不具備吃苦耐勞精神,單純的追求享樂,這些都與黨建工作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融合有關。
3.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
針對當下完善與鞏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應該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手,將思政教育作為提升黨建內涵及大學生思想觀念的重要手段。具體如下:第一、對現有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性、弊端性進行認真分析,從源頭出發,從核心考量,針對性對思政教育工作進行全面開展。第二、定期、定時舉行相關主題培訓及活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一定要深化黨的領導、黨的影響性。將黨在黨建工作中的絕對政治領導進行詮釋。第三、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加大其思政課量,將思政教育作為除主科后第二大基礎課程。并對部分課程進行有效調整,,構建大思政教育體系。
3.2 加強黨組織的執行力
針對當下部分高校黨組織的虛設性及形式化,應該從根源對其問題進行解決,加強黨組織的執行力,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體如下:第一、強化基層黨組織職能,對高校黨組織的作用性進行肯定,給予黨組織一定的執行及管理權力。在教學、活動中發揮黨組織的先鋒、宣傳作用。第二、在黨組織活動過程中大力引用思政教育工作,使黨的活動、學習處處都有思政教育身影及影響,不能讓黨組織活動及學習開展中與思政教育工作進行脫節。
3.3 進行正確引導,科學樹立三觀
這對當下大學生思想觀念存在的問題性,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需要從思政教育內容及社會環境、校園環境、學生本身入手,加強對其進行正確引導,為青年黨員樹立正確三觀。主要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體如下:第一、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應定期、定時舉行相關思政主題活動。主要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等。并加強其理論結合實踐。第二、大力發展青年黨員,通過對黨組織的不斷完善,加強對新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保障質量與數量共同推進發展。第三、繼續鞏固與優化高校話語權,將馬克思主義社會意識形態作為高校主要話語權。并與大學生黨建工作協同推進。在具體工作過程中不能忽視當下社會與未來市場對大學生的要求,黨建工作不能片面的在組織內部開展,應該通過對外宣傳與活動開展將黨建工作的作用性充分體現出來。
3.4 建立心理疏導體系
心理疏導體系主要針對大學生黨員及非黨員的心理問題排除,大學生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造成內心落差與變化,不僅對學習、生活造成影響。嚴重還會導致出現重大刑事案件,如馬加爵案件。因此,在黨建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對青年黨員的心理問題排除。具體如下:第一、建立心理分析與疏導工作室,讓心理專業與黨政人員坐診,對存在問題的青年黨員進行思想教育與心理疏導,在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中也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從大形勢、大背景、大發展的角度對青年黨員存在的自身問題進行剖析,保證其黨員的思想觀念穩定及作用發揮。第二、可以進行黨組織內部溝通交流,主要包括:同級交流、上下級交流等,對存在思政問的黨員可以對其進行主動聊天,建立互相關系、互相幫助的氛圍環境,可以有效緩解青年黨員心理壓力、思想負擔等。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徑進行分析,主要包括:高校黨建存在的主要問題,其包括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及引導、基層黨組織較為薄弱、當下大學生思想弊端所在、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具體優化路徑,其包括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加強黨組織的執行力、進行正確引導,科學樹立三觀、建立心理疏導體系等,從多方面、多角度對高校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路徑進行闡明,下一步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單位:韶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