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目前在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管理的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未能將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與企業需求相互整合,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這就需要在未來的工作中,總結豐富經驗,將企業需求作為載體,在職業教育管理方面不斷創新。本次研究將對當前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創新策略。
近年來在高職一體化的職業教育管理工作中,還存在制度不完善、主體不全面等問題,難以按照企業的需求正確開展相關的教育管理活動,嚴重影響各方面的教育管理效果。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將企業的需求作為基礎,正確進行教育管理的創新改革,確保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
1.1 缺乏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
從本質上看,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工作制度和政策的編制存在密切聯系,但是,目前在一體化管理工作中,尚未編制較為完善的計劃方案,很容易出現學校的多頭管理現象或者是分割管理的現象,導致各方面教育管理工作的合理實施受到影響。目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在工作中,所制定的制度過于重視學歷,忽略相關課程的設置,且教學內容無法更好的進行銜接。例如:在對課程內容進行銜接期間,學校未能制定出相應的工作制度,沒有統一工作標準,導致各方面的工作效果降低。與此同時在制度、政策方面,未按照人才培養的導向制度要求、師資管理的制度開展相關工作,制度落實效果較差。
1.2 缺乏較為全面的管理主體
當前在高職院校的一體化職業教育管理工作中,尚未設置出全面的工作主體,很容易導致各個院校還有企業之間出現矛盾問題。在教育管理體制方面,一些企業還有學校的滿意度較低,在企業方面,學校在規定時間之內所輸出的人才未能滿足崗位工作要求,在學校方面,學生的學制時間減少,導致學校的教育壓力增加。在此情況下,可以看出學校未能正確開展管理工作,沒有明確各個主體的管理要求和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各方面的工作效果受到影響,不能滿足目前的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管理要求。近年來較多先進的管理理念不斷被引入教育管理工作中,如在管理主體方面不僅停留在傳統的高職院校管理人員層面,教師、學生等均應參與其中,這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關鍵,而高職院校并未將這些群體作為管理主體部分,致使管理效率無法提升。
1.3 教學管理存在問題
高職一體化的職業教育管理工作中,尚未設置配套的教學管理模式。各個學校之間的教學管理工作尚未銜接,所采用的教學模式與手段等未能按照辦學要求系統化進行調整,例如:高職一體化職業教育工作中,從人才培養建設方面來看,高職院校日漸出現了與其辦學理念和初衷不符的現象。為了吸引更多的教育經費,增加院校的師資力量以及吸引更多社會生源就讀本校,許多國內的高職院校一味只注重不斷提高自身的資源,而是許多教育方面的管理流為形式。
2.1 將企業需求作為主導培養人才
為在教育工作中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優秀人才,在教育之前應針對市場的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獲取到相關的數據信息,將各種信息作為依據,明確未來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僅可以滿足市場的需求,還能符合企業的人才標準。一般情況下,企業在招聘人才的環節中,會按照崗位需求開展相關工作。所以,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最好可以與企業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共同研制出人才培養的方案,尤其在實踐操作的教學環節,學校需要與企業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編制出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方案,在此期間高職院校應該全面分析企業的人才重點需求,針對性的開展教育管理創新活動,營造出良好的環境氛圍,并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人才隊伍。
2.2 將技能技術轉變成為特色科研的工作機制
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應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給予企業一定的話語權,使其可以擁有一定的參與度。在此期間學校需要設計出較為完善的教育管理工作體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程度。一體化職業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針對市場與企業的需求進行分析,明確行業的主導需求動態數據信息,系統的針對職業教育進行創新,并編制出相應的工作體制,從根本上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在工作中需要做好幾點:①高職院校應該按照企業的人才需求,結合具體的標準,設計相應的合作工作計劃,在教學研發的過程中,積極的將企業核心技術還有技能等融入其中。②要求在工作中全面分析當地區域之內產業結構變化特點,以此調整相關的教育管理方案與人才培養計劃。③編制出完善的合作質量管理計劃,使得教學與科研環節、科研成果轉化環節與產出環節的管理質量全面提升。總之高職院校在職業一體化的教育管理創新中,必須要完善相關的工作體系與模式,在合理進行技能技術轉化的同時,全面提升整體的職業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尤其在職業教育銜接方面,必須按照實際情況正確進行專業教育的銜接,為人才的培養提供幫助。
2.3 完善教育管理體系
為全面提升職業一體化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應完善相關的教育管理體系,加大體制的創新力度,轉變傳統的工作形式。①建議相關教育管理工作部門參與其中,設置專門的職業院校教育銜接管理機構,加大各個院校之間的銜接力度,并且促進企業與學校之間的合理銜接,確保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運行。②要求制定相應高職院校、企業之間的合作契約機制,相互之間簽訂協議,明確各個主體的工作職責與權利義務,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工作效果,還能優化各方面的工作模式。③要求在職業院校的工作中,合理的進行分工合作,預防出現各個院校的課程重復設置問題,相互之間加大溝通交流的力度,規避溝通阻塞現象,并建立出相應的教學管理體制一體化模式,形成系統化的工作體系。
2.4 制定戰略計劃
高職院校的職業一體化教育管理工作中,應制定出較為完善的戰略計劃,實現企業與學校之間的長效發展目的。①要求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相應的工作模式,將企業作為主體,將職業一體化教育工作和行業之間相互聯系,在合理合作的情況下,全面提升相關的辦學效果,并改善相應的決策方案,使得企業積極參與到教育管理與決策中,從根本上實現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目的。②要求采用多元化類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改變原來的合作形式,打破傳統工作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各個主體之間的合理溝通目的,并促使資源的共享。③建議政府部門完善相關的教育管理法律制度,使得各個主體在工作中有章可循,合理的完成相關任務。
2.5 產學研模式的應用
對于產學研模式而言,主要是將科研工作、教育工作與生產工作等整合在一起,集合社會的不同分工,借助各種資源優勢開展教育工作。高職院校可以將企業的人才需求作為基礎,正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不僅可以為企業引進高素質人才隊伍、先進技術提供幫助,還能促使各個產業集群效應的共享,提升人才培養合作工作的便利性,并降低工作成本,提升教育工作效益。此階段高職院校應按照產學研模式的情況正確的進行專業與教育銜接,不可以出現盲目銜接的現象,并應考慮當地的情況,正確開展教育管理工作。
近年來在高職院校的一體化職業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各方面的工作效果。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建議將企業需求作為基礎,科學的開展各方面教育管理創新活動,將先進的教育管理方式應用其中,提升整體工作質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基于高校視角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建設研究”,課題編號:18B562。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