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江濤
河北省興隆縣地處燕山腹地,森林覆蓋率達71.2%,是華北地區最綠的縣,素有“燕山明珠”之美譽。當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特征,具備生產優質果品的得天獨厚優勢,特別是出產優質的山楂,是全國知名的山楂主產區。
世界山楂在中國,中國山楂在興隆。作為河北省興隆縣走出的“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張靜知道這直徑僅有1.0~1.5厘米、口感酸甜的小果子,在鄉親們心中的分量。興隆的山楂種植面積、產量均位居全國縣級首位,山楂生產及加工收入占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高達33.8%。
1988年出生的張靜,是興隆縣山楂產業的帶頭人,她接待訪客時,一身正裝,如果需要,她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國際范”十足;送走客人,脫下正裝,換上干練的夾克,一頭扎進車間,她又頗接地氣。
2016年,曾留學英國的張靜果斷放棄了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回鄉加入父親張學軍的創業團隊。這條關于她的“重磅新聞”,在親友中引發了不小的爭議。2011年,到英國攻讀碩士學位時,家鄉的山楂寄托著張靜的思鄉之情,但她發現:國外并無種植、食用山楂的歷史,山楂是我國獨一無二的特產。
在國外,有一種同樣口感酸甜的紅色小果子——蔓越莓,它與山楂有頗多相似之處。但與山楂通常用來制作罐頭、糖葫蘆、果丹皮等休閑食品的用途不同,蔓越莓的藥用價值已得到了充分開發,被制成價格不菲的各種保健食品。而在我國,山楂也有“果子藥”之稱。據《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山楂“皮赤肉紅黃,故善入血分,為化瘀血之要藥”。而研究證明,山楂含有解脂酶、配糖體、黃酮類化合物,屬食藥同源果品。但相對于蔓越莓產品的研發,山楂產業發展亟須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
張靜回鄉創業,就是奔著家鄉的山楂而來。當時,興隆山楂的品質和產量優勢明顯,但加工技術是短板和瓶頸。山楂條、山楂漢堡都是由興隆最早研發制作的。張靜了解到,由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眾多同類產品只能進行價格“肉搏”,農民種植的山楂價格也因此持續低迷。
即便對于創業多年的張學軍來說,也從未涉及山楂的加工環節。父女倆之所以將目光聚焦于這一領域,正是興隆亟須有企業帶動行業突破瓶頸,推動整個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從2015年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注冊到2019年年初正式投產,作為公司總經理的張靜說,4年里,她和父親全力在做一些看似與企業發展無關的事。2016年,瑞泰作為理事長單位參與組建河北省山楂產業創新戰略聯盟。2017年和2018年,在興隆縣委、縣政府的主導下,瑞泰食品公司作為依托單位,分別組建了院士工作站和河北省山楂產業技術研究院。
由張靜擔任院長的河北省(承德)山楂產業技術研究院,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中國農科院博士生導師畢金鋒等知名林果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建成了一支國內外一流的多單位聯合、多學科融合、協同創新的山楂研發團隊。截至目前,他們參與了山楂寡糖、山楂酵素、山楂多糖提取物對癌細胞抑制作用、功能性食品等10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成果轉化兩項,篩選新品種3個,開發新產品4個,擁有專利5項。科技平臺的搭建,讓山楂從果皮、果肉到果核渾身增值。
隨著一批關鍵技術的突破,山楂產業正在發生質的改變,為果農增收、貧困戶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吸納1400余戶貧困戶入股,帶動就業以及建立扶貧工廠、保護價收購等舉措,企業解決了上百人的就業,累計返還貧困戶股金240余萬元,分紅達140余萬元,引領4000余戶農戶增收。
2019年5月,張靜被授予“承德青年五四獎章”。而早在1989年,年輕的張學軍也曾被評為河北省青年星火帶頭人。這兩張相隔30年的獎狀,如今被父女倆擺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