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1號2016年通過了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特征特性。該品種適應性較強,適宜生長在年平均氣溫22.2℃、年降水量1700~2400毫米、空氣相對濕度80%~90%的環境。一般定植2~3年后開花結果,2月始花,3月盛花,4月結果,5—6月果實成熟。
該品種長勢旺盛,分蘗力強,坐果率高,果穗長,果長1.7~1.9厘米、寬1.4~1.7厘米,單果重1.3~1.6克,揮發油含量1.2%,高于中國藥典標準。果實成熟時黃綠色、近圓形,果形一致,大小均勻,飽滿。果實干燥后紡錘形,被短柔毛,果皮上有隆起的維管束線條,香味濃烈。平均干果產量為295.3克/叢。
該品種耐陰性強,可適應40%~70%的蔭蔽度。40%~50%的蔭蔽度最適宜其生長發育;60%~70%的蔭蔽度條件下,對其生長和產量雖有影響,但不明顯。病蟲害發生少,易種、易管,可間種于橡膠、檳榔、松樹等經濟林或次生林下,最適宜種植區域為海南省,也適宜在其他較溫暖濕潤氣候區生長。
2.栽培技術要點。選擇有適當蔭蔽條件且土壤肥沃、濕潤、疏松的緩坡地,如次生林或經濟林下,砍除雜灌木,清除雜草,按株行距1.5米×2.0米挖穴,穴直徑、深均為30厘米,每穴施入有機肥1~2公斤作基肥。種子苗可春植(2—4月)和秋植(7—8月),分株苗則于7—8月定植,每穴栽3~5株。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 晏小霞 ? 王祝年 ?郵編:57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