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卉芳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兩大環節。如何使二者和諧發展,整體提高呢?筆者認為:讀寫一體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讀寫一體化,是以尊重學生,全面發展為前提,以提高“知識、能力、素養”為目標,融閱讀與寫作于一體的教學策略。作者結合自身實踐及構建優質課堂的相關理論,從體驗式讀寫、創造性讀寫、任務性讀寫、個性化讀寫四個方面做了積極探索,以饗讀者。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表面看,閱讀是吸收,寫作是釋放;閱讀需要分析、理解,寫作需要表達、創新,二者是互逆的。實質上,二者相輔相成,都離不開思考;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手段,寫作是閱讀的反思、升華。但長期以來,無論是教材編寫,還是課時安排,都將其割裂開來,劃分為兩個門類,教學偏重于講讀、分析,輕視寫作、實踐,而且由于缺乏實用性、針對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普遍較差。因此,科學構建精要實用的 “讀寫一體化”教學尤為必要。
讀寫一體化,就是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利用閱讀寫作互相遷移,同步發展的規律,達到讀寫相長,提高能力之目的。
教育家葉圣陶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個不歇。”可見,生活與寫作的密切關系。
體驗式讀寫法,正是通過閱讀范文,關注生活,提高能力的一種方法。其思路是聯系生活,理解課文,學以致用。例如:學習《好雪片片》,第一步,對照生活,掌握生詞。如“油膩污穢”,激活學生思維,用自己的話表述感受,然后參照注釋判斷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這樣對應生活掌握詞語,無需死記硬背,反而記憶清晰。第二步,馳騁想象,精讀揣摩。如文中怎樣反映生活,反映什么生活?要求學生通過聯想,再現場景,理性思考,達成共識:作者采用“素描”的方式敘寫流浪老人用“明凈的善意”帶給別人“四處流動”的溫暖,歌頌老人的真誠善良。第三步,遷移延伸,指導訓練。教師身體力行,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用眼睛捕捉變幻的自然萬物,用耳朵傾聽生活的美妙樂章,用思想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然后讓學生將所見所聞所感寫成文章,如此讀練悟寫,就把閱讀、寫作、生活有機地統一起來,學生因有切實的生活體驗,作文自然輕松有“物”。
這一方法的思路是充分挖掘課本典范的引領作用,以文本閱讀為基礎,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進行伸展性寫作并交流點評。
例如:學習《項鏈》時,教師組織學生品讀賞析,合作探究,進一步把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獨特精巧的藝術構思、細膩傳神的心理描寫、豐富廣闊的精神內涵。然后啟迪學生為課文續寫結尾,力求再興波瀾。結果出人意料,習作百花齊放,經過互評、講評,學生明白了續寫不能野鳥出籠,漫無目的;不能天馬行空,荒誕離譜;更不能胡編亂造、不知所云,而應以材料為基礎,進行合乎情理的想象,人物、情節、語言都要關照原文。熏陶與訓練并行,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習《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時,則圍繞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研讀拓展,循序漸進地點撥學生把握結構、主旨、拷問靈魂、提升素養。寫作時以“挫折”為話題,采用思辨論題、搜集論據、朗讀講評的形式指導寫作,同時,教師勇于寫“下水作文”,讓學生圈點評論,發揮示范作用。這樣由易入難的“分層”訓練,既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又培養了聽說讀寫能力,“成果”顯著。
任務性讀寫法,是在任務引領下,“先練后學”或“邊練邊學”的一種方法,其思路是創設情境,激發動機;出示任務,當堂寫作;評比展示,歸納總結;對照文本,查漏補缺;強化訓練,鞏固成果。
例如:學習《條據》時,1)用“激將法”導入:同學們!提到技工學校的學生,很多人嗤之以鼻,說什么連一張請假條都不會寫?難道你們真的寫不出嗎?2)出示寫作任務——根據材料,擬寫請假條、留言條、借據。3)小組討論,分析切磋,限時交卷。4)交叉批閱,點評修改,取長補短。5)學生推薦優秀習作,并簡要分析。6)教師總結,強調條據的適用情景、格式要求、注意事項。7)讓學生對照習作,反思得失。8)課外延伸,加深記憶。激勵學生課后閱讀相關資料,鞏固復習。只要樹立信心,保持熱情,肯“做”樂“做”,熟能生巧,越“做”越好!
這一方法的思路是營造氛圍,拓寬閱讀空間;點撥引導,培養良好習慣;開啟思維,書寫獨特感受。
首先,教師要樹立大語文教育觀,搭建讀寫平臺,改變學生無書讀、無時間讀、無心讀的局面。例如:老師有計劃地推薦優秀的課外讀物;鼓勵學生創建班級閱覽角;成立“讀書娛樂圈”;開展“品讀經典,沐浴書香”讀書筆記展等活動,以此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勵大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次,指導閱讀,汲取營養。告訴學生哪些只需粗讀知大意,哪些則需細讀品精華,品讀時要勤于思考,解析要點,挖掘深意。再次,形式不限,書寫感受。“不動筆墨不讀書”,手腦并用,做好批注,或摘寫抄錄華彩樂章,或概括提煉文章精髓,或發掘寫作感動之處。
例如:“東施效顰”的故事,雖然寓言的本意是比喻胡亂模仿,效果很壞,但許多同學卻有自己個性化的感受:丑東施之所以令人作嘔地效法美女西施病痛時的皺眉、捂胸、無非是想改變一下自己的形象,讓自己也美起來,這種出于改變、發展的動機是積極主動大膽的,非但不應嘲弄,反而值得贊許;東施的失誤在于“效”的目標與方式方法不對;差距大了要一下子趕上,難免有失敗和挫折,“效”出笑話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必經之途;現實中,有多少人不思進取、自視清高,生怕丟面子,落下東施效顰的話柄,不愿、不敢、不會向“西施”學習,結果既喪失了個人發展的黃金時機,又貽誤了民族發展的大好時機……個性化閱讀寫作,自由度高,學生無定勢束縛,作文反而有血有肉有靈性。
實踐證明,讀寫一體化打破了沉悶緊張的課堂氛圍,讓語文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師以人為本,因勢利導;學生讀有所依,寫有所發。讀寫“知行合一”,不僅教學事半功倍,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山西陽泉煤礦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