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如今,部分高職院校側重于學生職業技能以及職業能力的培養,相對忽略了對人文素養的培養。缺乏人文素養會對職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因此,如何在45 分鐘之內利用語文教學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重點。高職院校在實施語文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人文情感的激發,設置“專業能力以及人文素養”的具體課程教學體系。
第一,有利于培養以及提升學生基本的職業素養。高職語文的教學是為了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語言能力包含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等。由于語言是用來表情達意的,是思維交際的工具,因此人們會利用語言來完成思維活動,進而表達思想情感以及展開相應的想象與聯想。人們借助語言實施人際交往活動,進而交流以及傳遞思想情感,實現相互之間的了解以及合作。同時,語言不僅是人們交流思想以及表達思想的工具,還是運用信息以及接收信息的工具。幾千年以來積淀而成的文化,大多需要使用語言等形式來儲存、表現、傳承以及發展。語言是人類文化以及智慧得以傳承的主要載體。人們可以使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開闊知識視野。因此,語文不僅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輔助的作用,還可以培養以及提升學生基本的職業素養。
第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以及職業道德水平。語文課程中的人文素養培養并不是直接給學生灌輸思想,而是在潛移默化的基礎上實施一定的教育,進而對學生的心理以及職業道德產生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提示,保障學生在情境學習中進一步獲得情感接觸,在與文字對話的過程中獲得精神上的洗禮、思想上的升華。語文教科書的文章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涵蓋了非常多的德育素材,可以展現比較積極、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
《大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提到:大學語文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漢語的基本性以及人文性得到一定的發揮,進而和發展趨勢相適應,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這些方面表明,我國的大學語文一定要側重于人文素養的培養以及學生語言學習的改善。
盡管我國的本科語文以及高職語文都屬于公共基礎課程,但是教學知識以及側重點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因此,高職語文的定位與本科漢語的定位存在不同。高職語文教學一定要把專業能力的提升當作首要任務,一定要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最終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
第一,改變教育觀念。在當前的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高職院校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非常重視。在這種教學環境之下,部分學校對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相對不高,語文課程可能被壓縮,進而無法體現人文素養教育。部分高職生在語言以及書面表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對綜合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高職語文教育是一門文化教育課程,需要教師對學生實施合理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人文素養。高職語文教育不僅是一門課程,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主要陣地。
第二,改革高職語文教學模式。在高職語文教學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人文精神的培養以及人文素質教育聯系起來,把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并按照學生的具體需求以及喜好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保障人文素質教育事業得到一定的發展。高職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使用課堂時間,珍惜課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并對其進行精心的策劃以及完善,最終利用課堂進一步體現人文素質教育的魅力。
總之,高職院校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人文素質教育,通過比較科學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手段,從根本上使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培養,在塑造人文精神的過程中,保障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最終使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加強,為學生未來的成長以及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