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浦介麟 編輯/青鳥
遇到有人暈厥怎么辦?有的人可能會立即掐人中,有的人可能會做心肺復蘇術。這些都對,但都治標不治本,有時甚至連標都治不了。
與其說是治療暈厥,不如說是如何防止患者下一次暈厥的發生,盡量控制暈厥對患者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阻止暈厥對患者生命構成的威脅。

暈厥是一組以迅速、短暫、自限為特征的癥狀,發生暈厥的患者大多無需治療便會自行蘇醒,并且能夠完全恢復意識。
對此,“粗枝大葉”的患者可能會掉以輕心,“謹小慎微”的患者又會如臨大敵,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這兩種對待暈厥的態度都不可取。發生暈厥后,應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檢查,首先明確引起暈厥的病因,再行治療。
暈厥的主要病因有三類: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暈厥、心源性暈厥。在診斷明確的基礎上,對于不同原因引起暈厥的患者,可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
對于反射性暈厥、體位性低血壓暈厥,首選以非藥物治療為主。
健康教育
患者要知道,自己所出現的暈厥癥狀是良性的,不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
在醫生幫助下認識可能引起暈厥的誘因,如情緒、氣候、環境等因素,以盡量避免。
識別暈厥早期的前驅癥狀,在發生暈厥前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如仰臥、肢體加壓動作等,阻止暈厥的發生。注意避免使用降低血壓的藥物,如抗高血壓藥物、硝酸酯類、利尿劑或抗抑郁藥等。
肢體加壓動作
即雙下肢肌肉等長收縮或雙上肢肌肉等長收縮。肌肉等長收縮是在關節角度、肌肉長度不改變的情況下,產生的肌肉收縮。肌肉等長收縮可以有效升高血壓,對于血管擴張或體位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有明確的預防效果。
雙下肢肌肉等長收縮常用的動作是夾腿運動,即雙腿交叉夾緊并用力,也可進行蹲坐。雙上肢肌肉等長收縮常用的動作是雙手緊縮,雙臂屈曲并用力,類似拳擊手的準備動作。
傾斜訓練
對于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傾斜訓練也許可以減少暈厥的發生,但需要終身進行訓練,患者往往較難堅持。
傾斜訓練的動作為患者直立,雙足離墻15厘米,上身靠墻,較長時間站立不動。傾斜訓練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最初開始訓練時,身邊最好有人陪伴。應在舒適、安全的環境進行,以免摔倒而造成意外。
增加血容量
對于明確因血壓降低而引起暈厥的患者還可以有意識地增加自身血容量。比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多喝鹽水,讓患者的血容量一直處于比較充盈的狀態,但不適宜患高血壓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也可以用腹帶或彈力襪,幫助血液更多地分布于上半身。
藥物治療在預防暈厥發生中的作用并不完全肯定,只能說是對于部分患者有效。
β-受體阻滯劑
這類藥物曾用于反射性暈厥的預防,但經過長期臨床觀察,認為其療效并不確切。不過由于β-受體阻滯劑有穩定情緒的作用,對于因情緒誘發的反射性暈厥患者還是有一定療效的。在臨床上,對于明確受情緒影響的暈厥患者,可以嘗試給予β-受體阻滯劑,并觀察療效。

α-受體激動劑
對于反射性暈厥患者可能有用。對于長時間站立或要從事可能誘發暈厥的活動前可預防性使用。對部分患者有一定作用,但不建議偶爾發生暈厥的患者使用。α-受體激動劑米多君對于部分因低血壓引起暈厥的患者有效,但不能治愈。
對于嚴重的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以及心源性暈厥,除了治療原發疾病外,還可以采用植入器械治療。
心臟起搏器
部分神經介導的反射性暈厥患者發作時情況非常嚴重,沒有先兆或是先兆時間非常短,無法及時做出應對反應。也有患者從事高危職業,如高空作業、駕駛員等,這部分患者若通過鑒別診斷,明確是心臟抑制型反射性暈厥,可安裝心臟起搏器進行治療。通過長期觀察,在我們治療的患者中,尤其是40歲以上的此類患者,心臟起搏器的療效是可靠的。
心臟復律除顫器
對于心源性暈厥,尤其是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暈厥,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可以說是一種逆轉患者命運的手段。心臟復律除顫器主要功能有三:一是心臟起搏功能,可在心跳過緩甚至停止時予以起搏;二是記錄、分析、識別患者心電信號,充當患者長期的隨身心律診斷器;三是復律除顫功能,在患者發生惡性心律失常時,進行除顫,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心律。
心臟復律除顫器最大的缺點:價格昂貴,一臺價格在十幾萬到二十萬不等;且每一臺心臟復律除顫器都有其內置電池,內置電池的壽命即整臺器械的使用壽命,短則五六年,長則十來年,電池電量耗盡即需更換整機。
所以,對每一位心源性暈厥的患者都需嚴格診斷,區分是否需要安裝心臟復律除顫器。對于高危患者應積極勸說,對于危險系數不高的患者也要避免過度醫療。
對于其他有明確原因的暈厥,主要是心源性暈厥,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因某些心律失常所致,可行射頻消融;心臟器質性疾病,可針對性用藥或手術治療等。
總之,暈厥一事可大可小,其發生有多種可能,患者不能只在急診科或神經科就診。患者應有意識地協助醫生一起明確引起暈厥的病因。在暈厥的診斷和治療中,患者要有信心,只要用“心”治療,相信大多數暈厥患者可以享受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