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要地區之一,探究新疆的開放程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有助于政策的實施與新疆經濟的增長。本文就新疆1998年到2017年的數據進行研究,從實證分析的角度探究新疆對外開放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提出建議,實現對新疆經濟的拉動。
本文選取GDP來衡量經濟增長,用y1表示;進口開放度=進口總額/GDP,用x1表示;出口開放度=出口總額/GDP,用x2表示;外貿開放度=進出口總額/GDP,用x3表示;外資開放度=外商直接投資額/GDP,用x4表示;旅游開放程度=旅游外匯收入/GDP,用x5表示;邊境貿易開放度=邊境貿易額/GDP,用x6表示;用L表示新疆年底從業人數;用K表示新疆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數據均來源《新疆統計年鑒》,原始數據統一以萬元為單位,匯率為當年中間價。
本文利用進出口總額,進口額,出口額,外商直接投資額,旅游外匯收入,邊境貿易額來衡量新疆對外開放程度。對x1(進口開放度) 、x2(出口開放度)、x3(外貿開放度) 、x4(外資開放度) 、x5(旅游開放程度)、 x6(邊境貿易開放度)進行因子分析,并計算綜合得分來衡量對外開放度。
①由相關矩陣可以看出,6個變量的相關程度較強,大多大于0.3,故能夠因子分析。
②觀察解釋總方差,根據特征根大于1,提取兩個公因子,使旋轉后的累計解釋總方差達到87.416%>85%,故提取2個公因子即可表示6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
③從旋轉成分矩陣看出,x2、x3、x5、 x6在公因子F1中載荷較大,因此F1可以代表x2、x3、x5、 x6。x1、x4在F2中載荷較大,故公因子F2代表x1、x4。
④計算綜合得分
根據F=(61.785%*F1+25.631%*F2)/87.416%,得到對外開放度F

表1 1998—2017年新疆對外開放度F

2004 -0.32 2014 0.30 2005 0.03 2015 0.10 2006 0.56 2016 -0.13 2007 1 2017 -0.54
根據內生經濟增長理論,長期的經濟增長由兩個方面因素決定,一方面是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另一方面是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和生產創新,對外開放對經濟增長的長期作用主要取決于后者,基于此理論,本文假設要素的投入除了勞動力、資本以外,加入了全要素生產率后的 C—D 生產函數如下:Y=f(A,K,L)=AKαLβ,令A=NeλF,然后對Y取Ln,得到如下模型:LnY=LnC +λF+ αLnK +βLnL
1.平穩性檢驗
通過Eviews軟件分別對各序列進行ADF檢驗,結果顯示原序列均不平穩。故對變量一階差分,進行ADF檢驗。 根據ADF檢驗結果,在顯著性水平5%下,一階差分的各個序列均為平穩序列,故可以進行協整撿驗。
2.協整檢驗
本文采用Johanse檢驗法。分別取滯后階數為1、2、3,建立無約束VAR模型,可以得到當滯后階數為3時,AIC、SIC值最小,故確立Johansen檢驗最優滯后階數為2.然后進行Johansen協整檢驗。由特征值統計量判斷,至少存在2 個協整方程,故對外開放度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
取標準化后的長期協整關系。

圖1 標準化后的協整關系
得到長期協整關系方程為:

根據檢驗結果可以認為GDP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勞動力人數及對外開放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其中,F對GDP的系數為0.091413,則認為對外開放度每增加1%,GDP增加0.091413個百分點。
為了提高新疆的經濟發展水平,除了要增加勞動力數量和社會固定資本投入,還要提高對外開放度。①擴大進出口貿易量。新疆應該增加與國外各個國家的合作,促進產品的出口,形成多元化的貿易模式,增加出口貿易額,提升對外開放度,進而促成經濟增長。②增加邊境貿易額,積極發展邊境地區貿易。新疆應該充分利用邊境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在邊境地區積極發展產業,擴大邊境貿易額,提升對外開放度。③積極發展國際旅游。新疆大力發展服務業與運輸業的并積極對外宣傳,增加國際旅游外匯收入。 ④吸引外資投入。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加強與國外企業的合作,增加外商直接投資額,提升對外開放度,促進新疆經濟繁榮。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政策背景下,新疆要抓住時代機遇,“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對外開放度,以實現對新疆經濟的更大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