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梅
財務主要職能為核算和監督,目前醫院在人員配備及崗位設置上來看,財務管理主要聚焦于基礎核算。能支持醫院基礎的薪酬核算和發放、資金往來核算和付款、固定資產核算、收入核算、稅務申報等主要的核算模塊。財務的全面分析、預測、決策管理功能未有效發揮。
大力推進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探索企業資金集中統一管理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快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應對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重要工作。目前大多數醫院財務管理主要依賴一個賬務核算系統,但該系統與醫院其他的信息系統不關聯,信息無法相互交互。員工報銷等仍停留在手工紙面填單,相關審批審簽均通過手工操作,效率低,且存在重復報銷風險。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促使醫院的階段性目標與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具體表現為綜合考慮企業財務和非財務的所有資源,利用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分析、考核等環節對醫院內部各經營活動進行協調、控制與考核等,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分配、優化,發揮最佳管理效果。但目前醫院在預算管理工作開展上,存在業務科室不重視,預算執行未全面納入科室考核中,預算執行結果普遍不達目標。
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分析能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通過財務指標能夠反應醫院的整體發展水平。但目前醫院在財務分析指標、分析方法和分析內容上還存在局限性,不夠全面和深入。醫院財務會計缺乏財務預測和決策能力,更多注重事后分析管理,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發展,其在會計日常核算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醫院運用計算機對會計資料進行分析和預測還未充分開展起來。
財務管理需要綜合性會計人員,會計人員需要有扎實的賬務處理能力和經驗,同時也要具備較好的溝通能力。使醫院其他科室能夠積極配合,共同促使醫院的合法合規運營。因此醫院在崗位設置和人才儲備上,應建立明確的崗位職責,通過崗位輪動,使財務核算人員快速成長為財務核算與財務管理雙優的復合型人才。
財務信息化建設一方面能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極大降低管理成本,信息化建設是時代進步的產物,能夠使財務人員從基礎財務核算工作中釋放出來,參與到財務管理和分析工作中來。目前醫院在資產管理、成本核算、全面預算、薪酬核算等等工作都可以大力投入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醫院員工報銷可創建一站式報銷平臺,通過電子流申付、系統審簽、電子流申簽;薪酬發放可通過薪酬方案預置在系統中,由系統根據方案自動計算。加強財務系統信息化建設,將極大地延展財務管理職能,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實現財務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加強財務數據分析,主要可通過搭建醫院系統數據庫,并通過個系統間開發接口,促進數據的共享和交互功能。同時通過在系統中設置財務分析指標,快速獲取月度、季度有、年度數據。另應加強醫院各科室成本分析,及時向醫院各相關部門及分管院領導提供高質量的財務分析報告,及時提出財務管理優化建議和改進方案,并針對醫院在經營管理房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反映,為醫院領導決策提供充分的依據。
財務預算管理能促使醫院對已有資源充分利用,協調人力、物力達成共同的收入目標,同時通過嚴格的成本預算管控費用,使各部門降低不必要能耗。年初通過預算分解會,明確各科室年度收支范圍。預算分解指標數據全面落入系統管理,月度對各科室發布預算執行報告,對于因突發情況引起的預算調整,執行嚴格審批。年終各部門回溯預算執行情況,對于執行偏差較大的科室,需嚴格執行負向考核。通過建立制度管控,過程管控建立起預算管理體系。通過醫院整體調度調配,使資源達到最大價值使用,也使各部門需求得到滿足。
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醫療制度改革,目前公立醫院已取消藥品價格加成。一方面是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國家撥款補助有限。醫院要發展必須著力于成本管理與控制,及醫院收入的穩固增長。醫院應月度開展科室成本分析、項目病種成本分析。通過計算出科學的人力投入及物資投入,最大化發揮醫療設備的價值,來提高收支結余。
財務人員素質是財務管理工作開展取得成效的關鍵因素之一。財務人員素質包括專業任職能力,醫院應通過職稱評定等導向,激勵財務員工自主學習,不斷更新財務知識。同時醫院應定期組織相關的專業及管理能力培訓,組織跨院學習和交流,實現財務知識的共享。另外,還應組織員工運用信息技術,提升信息化運用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將人員從簡單重復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