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彤,朱毅
近年來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貨幣薪酬增長幅度較大,但其增長的速度遠遠高于上市公司業績增長速度,甚至也會出現上市公司業績下滑而管理層貨幣薪酬上漲的現象, 當前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現象依然存在。很多管理層兩職合一,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影響了董事會對高管報酬水平決策過程中的有效性,所以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容易利用權力來提高自身的薪酬水平。本文選取管理層權力、貨幣薪酬與公司業績作為研究對象,選取2010-2013年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研究樣本進行檢驗管理層權力的影響程度。
在我國,盧銳以2001年~2004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數據實證檢驗發現,管理層權力型企業中,高管的貨幣薪酬與企業業績不相關或弱相關,因此存在著高管薪酬與企業盈虧業績的非對稱性。納超洪以2005年~2007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實證檢驗,也得出了相同結論。因此,管理層權力大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層極有可能運用其權力使董事會通過一些與上市公司業績弱相關或不相關的薪酬方案。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在管理層權力比較高的上市公司中,其管理層的貨幣薪酬與盈利業績的敏感度比較高,而與虧損業績的敏感度比較低。
本文選取中國滬深兩市 2010-2013年的所有 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剔除了以下幾類上市公司:金融類上市公司;同時發行 B 股、H 股的上市公司;當年實施配股或增發的上市公司;當年總經理或主要高管發生變更的樣本;年報被會計師出具拒絕或否定意見的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不全的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低于1萬元以下的上市公司。
模型 1:

該模型用于檢驗上市公司管理層權力對貨幣薪酬的影響,其中,β0表示常數項,ε為殘差項,PAYi(取 PAY1)是被解釋變量,POWERi(取 POWER5)是解釋變量,其他為控制變量。當第一個假設成立時,β1的預期符號顯著為正。
模型2:

該模型用于檢驗管理層權力型企業中高管貨幣薪酬與企業業績的非對稱性。ROAi反映盈利業績,Neg_ROAi反映虧損業績,β2是高管貨幣薪酬與盈利業績的敏感度,β3是高管貨幣薪酬與虧損業績的敏感度,當該系數顯著為負時,說明高管貨幣薪酬與虧損業績的敏感度比較低。
經過對全樣本描述性統計及回歸分析后,可以看出,兩職兼任的公司(POWER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POWER2)、總經理長期任職的公司(POWER3)和綜合管理層權力較大的公司(POWER4)與貨幣薪酬的系數都為正,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了貨幣薪酬總額與管理層權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管理層權力越大的管理層,其貨幣薪酬就越高。在全樣本條件下ROA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存在正相關關系,但從盈利和虧損系數來看,上市公司高管貨幣薪酬與企業業績存在顯著的非對稱性,盈利業績 ROA 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高管貨幣薪酬與盈利業績顯著正相關,企業盈利越多,高管貨幣薪酬越高;虧損業績 Neg_ROA 的系數顯著為負,說明業績為負時,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的敏感度降低;說明當上市公司發生虧損時,管理層并沒有受到相應的薪酬懲罰,其貨幣薪酬并沒有顯著降低。
從兩個交叉項 POWER1* ROA和POWER1* Neg_ROA 的系數可以看出,POWER1* ROA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而POWER1* Neg_ROA的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在管理層權力比較高的上市公司中,其管理層的貨幣薪酬與盈利業績的敏感度比較高,而與虧損業績的敏感度比較低。這說明管理層權力比較大的上市公司中,管理層的貨幣薪酬與公司業績存在顯著的非對稱性,管理層存在自利行為,上市公司盈利時高管薪酬增長幅度超過公司業績的增長幅度;上市公司虧損時高管薪酬的降低幅度卻小于公司業績的降低幅度,薪酬激勵作用被管理層權力所削弱。
本文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在當前的市場體制下,管理層權力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層的貨幣薪酬會更高,管理層在薪酬制定過程中能夠發揮其影響力為自己私利服務,另外,管理層的貨幣薪酬與上市公司業績存在更為明顯的非對稱性,管理層的貨幣薪酬與上市公司盈利業績相對比較敏感,而與虧損業績不太敏感,這說明了管理層權力使得薪酬的制定更有利于管理層的利益最大化,這也降低或削弱了上市公司薪酬激勵作用的效果,也就造成上市公司管理層權力最終使得薪酬激勵弱化問題成為上市公司代理問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