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六合區雙語小學 耿麗霞
培養學生寫作水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難點。開展小學寫作教學,融合生本教育理念,首先要讓學生產生寫作興趣,同時應當在平時注重積累,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隨著新課改工作的不斷推進,中小學教學要把教學重心轉移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上來。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營造更為輕松的課堂氛圍,以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需要教師合理規劃教學過程,精心安排教學工作,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漸發現寫作的樂趣。開展生本教育,需要遵循生本教育的主旨: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各項教學計劃也需要圍繞學生來落實。在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有的放失地傳授寫作方法。如有的學生喜歡觀賞自然景色,這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讀一些寫景的文章,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方法和文章,將自己看到的景色利用文字記錄在紙上,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
生本教育理念下,寫作教學需要變換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本,讓師生之間增加溝通交流的渠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溝通、多交流,從而互相學習、互相激勵、互相提升的效果。教師可以拋棄傳統的評價模式,創新評價模式,幫助學生在評價階段獲得寫作的樂趣和良好的體驗。小學生好勝心較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心理,讓學生在評價中相互比較,通過比較別人和自己的作文,發現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讓學生在互相評價、互相比較中提高寫作水平,這是傳統評價模式無法實現的。
在寫作教學中,合理引入生活元素,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聯系生活,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評價一篇文章,要從多個角度出發,而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在寫作時,如果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讓作文感情真摯,那么作文質量會得到質的提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做的便是激活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通過聯系生活,或是聯系自己的真實經歷寫作。為了增加學生的生活閱歷,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平時多參加一些社區活動,多觀察生活。
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訓練,例如在寫有關社會實踐類文章時,教師要提前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做足準備,如到當地社區充當志愿者,或是在生活中多幫助他人,增加社會經歷,獲得良好的實踐體驗。在寫作時,學生能依據自身經歷寫作,使文章內容更加真實,感情更加真摯,文章質量會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利用在校時間開展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例如義務植樹等,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生活經歷。
閱讀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形式,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必要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習任務較少,課余時間較多,教師要在平時多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樂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來說,在寫作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必要的寫作方法之外,還需要在平時多積累一些寫作素材,這樣才能豐富寫作內容,提高作文質量。引導學生閱讀,養成閱讀習慣需要家長的配合。學生在放學后或是放假時,家長應當發揮引導作用,平時陪伴學生閱讀,身體力行引導學生投入到閱讀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應當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步進行。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與課本中的文本風格迥異、寫作方法差異較大的文章,這些文章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學生深入閱讀。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描寫人物的課文,如《海倫·凱勒》《孔繁森》等,其中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在課外閱讀時,學生也可以找一些描寫人物的文章來閱讀,學習寫作方法,并通過與課本中的內容對比找出差異。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通過觀看新聞等方式,讓學生多了解一些社會熱點,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發展有積極的影響。
總的來說,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寫作模式的構建,在課堂上合理規劃教學環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積累更多素材,掌握更多寫作方法和技巧。同時,構建良好的評價模式,在評價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展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