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寶英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商學院)
電子商務是高職較為新興的一門專業,該專業集市場營銷、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國際貿易與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新型學科,電子商務專業主要培養新型復合型人才。文章基于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研究電子商務專業“四段加工,能力遞進”的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電子商務專業是重慶城市職業學院商學院重點專業之一,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電子商務行業培養適應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客服、美工等崗位的第一線需要,培養具有一定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具備電商綜合素質,掌握線上銷售、推廣、網頁制作等知識和技術技能人才,以及培養面向電子商務、跨境電商領域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背景下,基于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以重慶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從“四段加工,能力遞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出發,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探索。
教師對學生不放心,對所教所學內容不放心,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以教定學,而不是以學定教,學生圍著教師轉,習慣于被動學習,其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教師的教學目標不能充分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課堂教學緊盯知識與技能,忽視過程與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過程考慮很少,缺乏情感的激發,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習題成了教師的備課重點,教案成了“習題集”,教學重點沒有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沒有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得到訓練,增長知識發展能力。
“四段加工 能力遞進”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按照行業企業職業崗位能力分階段、分層次、遞進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即基本職業素養初加工、通用營銷能力再加工、行業電商能力精加工、社會實踐能力深加工。
本階段電子商務專業相關課程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學期和暑假工作學期,開設了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與拓展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社交能力、創新能力、計算機能力等基本技能,通過社會實踐、創業講座和素質教育活動開展創業啟蒙教育。
專業基礎課程由專業理論課程與拓展課程相結合。教學實施前教師要完成以下兩項任務:
一是精心完成“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設計方案”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指導性文件。“教學設計方案”中要明確課程的學習任務、描述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準備教學條件、選擇教學組織與方法、設計教學流程、設計學業評價方式。為教學實施做好準備。
二是采取“教、學、做、改”一體化教學方法。教師的講授、學生的小組討論、拓展課程學習、課堂調查與改進等手段相結合。
第四學期分兩個階段,計劃2-6月開設電子商務職業崗位課程和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關鍵(專項)能力。6-7月開展校內實訓,培養學生通用電子商務專業技能:電子商務運營能力、網頁設計與制作能力、網店開設與裝修能力、銷售執行能力、售后服務能力。開展企業認知實習,通過社會實踐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具有目的性。在整個過程中貫穿素質教育活動開展創業體驗。
崗位技能的培養,主要是由專業核心課程等學習領域課程,課程模式為項目課程或案例課程,具體表現為學習情境,即課業。
1.精心完成“教師課業設計方案”
“教師課業設計方案”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工學一體化課程采用的新型教案。“教師課業設計方案”中要明確課業的學習任務、描述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準備教學條件、選擇教學組織與方法、設計教學流程、設計學業評價方式。為學習領域課程教學實施做好準備。
2.指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實訓項目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的實訓項目既是對專業理論學習的鞏固,又是對學生單項專業技能的訓練。通過一個個從簡單到復雜的單項實訓項目的完成,在達成課程學習目標的同時,也為專業核心課程--項目教學的實施做好了準備、奠定了基礎。
3.指導學生用好《工作頁》
通過一個個從簡單到復雜的課業學習性工作任務的完成,最終學會完成職業的一個典型工作任務,達成課程學習目標。
4.采取行動導向教學實施
教學組織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學習方式:小組自主學習;教學方法:體現“工學結合”的項目教學法、引導課文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
第五學期繼續進行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程學習,同時開設職業拓展課程,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和工學交替,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使學生在具有通用電子商務能力的基礎上,再具備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國際貿易與管理、市場營銷其中一項的行業能力,做到“術有專攻,學有精通”。
專業拓展課程基本上都是學習領域課程,教學準備和實施與專業核心課程相同。只是專業拓展課程需要考慮專業教學計劃,靈活設置為專業必修課或選修課。
第六學期與企業相結合,實施頂崗實習。并通過與企業結合的過程汲取經驗培養創業能力,進行創業實踐。將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得到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深化。
頂崗實習是職業教育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學生提升綜合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取得良好的頂崗實習成績也是學生順利畢業的必要條件。策劃、組織、管理好頂崗實習,是保障頂崗實習質量的關鍵。
1.頂崗實習策劃。課程開發與教學設計小組負責學生頂崗實習方案的撰寫,并與企業兼職教師共同商討定稿。
2.頂崗實習指導與管理。校企雙方指導教師責任明確、任務清晰。指導學生在企業的日常工作,指導學生實習報告的選題和實習報告的撰寫,保證學生工作安全。
3.頂崗實習監控與評價體系的制定。校企雙方指導教師共同研究制定頂崗實習監控與評價指標體系,共同完成監控與評價過程,給出具體的定性與定量評價
“四段加工 能力遞進”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四段加工 能力遞進”結構圖
在實施“四段加工,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后,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明顯提升,在電子商務高職技能大賽中獲得多個團隊獎項。也培養了學生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好,初次就業率達90%以上,對口就業率達70%以上,月收入與發展前景的滿意度超過我校的平均水平。
在推進“四段加工,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中,也對本專業的建設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基于教學的實際要求,開發出多本校本一體化教材,建成具有50個工位的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室。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以及“一帶一路”的興起,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企業也要借電子商務的發展來爭取更多的市場占有率。因此,學校就要培養與企業需求相契合的人才,以“四段加工,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天然的與企業相契合,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加強了校企合作的融合,培養符合電子商務發展的真正的復合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