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霞(宿遷學院商學院)
小規模納稅人存在產業結構層次低、經營粗放、家族化發展、員工素質不高、管理不科學等問題,再加上融資難、市場競爭激烈等外部因素,致使其發展面臨困境。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惠及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且力度不斷加大,目的在于為小微企業減負,涵養就業潛力和經濟發展持久耐力。小規模納稅人需抓住機會,利用納稅籌劃減輕稅負以助力整體經濟發展。
2019 年1 月9 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小微企業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減稅措施。之后國稅總局發布[2019 ]4 號公告,規定: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 萬元(以1 個季度為1 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 萬元)的,免征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0 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0 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免征增值稅。
設企業銷售利潤率為10%,選擇按季度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征收率3%,城建稅稅率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季收入超過起征點時收入為X。則當收入等于起征點和超過起征點兩者稅前利潤相等時,X×10%- X×3%×(7%+3%+2%)=300000×10%,解得X=468750 元,即季收入在300000——468750元之間利潤反而低于300000 元時。根據起征點的這種特性,小規模納稅人必須采取措施均衡各季收入,把收入控制在起征點以下。
小規模納稅人采取不同結算方式時具體納稅籌劃方法如下:
1.賒銷、分期收款銷售——簽定合同有技巧
稅法規定:采取賒銷、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當天。比如某小規模納稅人某月有一筆銷售16 萬元,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合同中收款時間的約定有兩種方案,如表1 所示:

表1 分期收款銷售銷售合同中收款時間確定方案
方案一中,一季度收款11 萬元,二季度收款5 萬元,很可能導致一季度收入超過30 萬元而全額納稅的結果。方案二與方案一相比,收入均衡分布在三個季度,所以應選擇方案二,這樣就能夠確保各季度收入控制在起征點以下。
2.預收貨款方式銷售——發貨時間要安排
稅法規定: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發出貨物的當天。小規模納稅人可通過安排發貨時間來均衡各月或各季度的收入。
例如:A 企業當季已實現收入285000 元,3 月30 日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一批貨物2 萬元。該企業3 月31 日發貨和4 月1 日發貨對應納稅額的影響:
3 月31 日發貨:當季收入305000 元,超過起征點30 萬元,需要全額納稅。
應納增值稅及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305000×3%×(1+7%+3%+2%)=10248 元
如果4 月1 日發貨:當季收入285000 元,未超過起征點,不需要納稅。
應納增值稅及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0
所以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時,銷售合同中的發貨時間要合理安排。
3.委托代銷——收到代銷清單或代銷款時間要安排
稅法規定:采取委托代銷方式銷售,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受托方代銷清單或全部或部分貨款的當天。
所以小規模納稅人應和受托方協商好送代銷清單或貨款的時間,以此來均衡各月或各季度的收入。
小規模納稅人采取其他結算方式時,也要注意對當月(季)收入的影響。如發生視同銷售行為時,貨物移送時間要安排;采取委托收款或托收承付方式結算時,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時間要安排;進口貨物時,報關進口時間要安排。
當納稅人的收入超過起征點較多時,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采用分立的方式進行納稅籌劃,將原來一個納稅人分立成兩個,以享受增值稅起征點稅收優惠政策。
例如:吳某經營一家摩托車修配店(選擇按月納稅),每月的收入總額在16 萬元~20 萬元之間,假設銷售利潤率為20%,某月取得收入18 萬元。吳某應如何進行稅收籌劃?
如果吳某按現狀經營,由于收入超過起征點,需要繳納增值稅。
應納增值稅=180000/1.03 ×3%=5242.72(元)
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5242.72×(7%+3%+2%)=629.13(元)
每月利潤=180000× 20%-629.13=2970.87(元)
如果將修理店進行分立,一分為二,使每家修配店的月收入為9 萬元左右,兩個單位月收入均未超過起征點10 萬元,可免交增值稅及附加。
應納增值稅=0
應納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0
每月利潤=90000× 20%× 2=3600(元)
每月利潤比分立前增加=629.13(元)
納稅籌劃風險提示:分立后企業管理費用可能增加,企業要嚴格控制,只有節稅額大于增加的管理費用時分立方案才可行。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服務和銷售不動產的月銷售額不超過10 萬元,則無需進行納稅籌劃。如果銷售貨物、服務和銷售不動產的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0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免征增值稅。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需要按5%的征收率單獨納稅。所以小規模納稅人如果有銷售不動產業務發生,需要對銷售時間要進行籌劃。
國稅總局[2019]4 號公告規定: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選擇實行按月納稅或按季納稅。同時,為確保年度內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相對穩定,納稅人一經選擇,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變更。
如果小規模納稅人選擇按月納稅,某個月份收入超過起征點需全額納稅,如果選擇按季度納稅,一個季度三個月收入不超過起征點則不需納稅。因為按季度納稅籌劃空間變大,籌劃難度降低,所以建議小規模納稅人選擇納稅期限時盡量選擇一個季度。
小規模納稅人的企業負責人要提高納稅籌劃意識,并且要把納稅籌劃理念傳遞給銷售人員和發票開具人員。因為利用結算方式進行籌劃時需要控制銷售合同中的收款時間,這需要銷售人員具體執行才能達到籌劃效果。由于稅務局依據納稅人每月或每季度發票開具數額來統計收入,所以發票開具人員也要具有納稅籌劃意識。
對于固定客戶發生的零星業務,由于金額小,企業往往會累積一定時期業務后匯總開具發票,這樣操作不僅違反稅法對收入的確認時間和開票時限的規定,而且容易造成月收入偏高,使當季收入超過起征點,致使無法享受增值稅免稅優惠。所以小規模納稅人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不要給客戶累積開發票
考慮到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收優惠的特性,應建立預算制度,以預算來控制各月收入,使其均衡化。如果等月末或季末再進行增值稅籌劃,可能不被稅務機關認可,加大納稅籌劃的難度和風險。
納稅籌劃專業性強,和企業具體業務聯系緊密,由于小規模納稅人內部專任財會、稅收人員較少,必須依靠企業外部的專業納稅籌劃公司,通過購買納稅籌劃服務或籌劃方案等方式來進行實時籌劃,用足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
由于針對小規模納稅人的各項扶持政策陸續出臺且變化較快,小規模納稅人的管理層、財務人員平時要注意和稅管員多溝通,了解最新優惠政策,提前安排經營業務來進行納稅籌劃,提高籌劃的主動性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