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卸甲初級中學 徐善巧
當前農村留守兒童語文課外閱讀問題不容樂觀,圍繞教師來說,具體表現為教學資源不足,教學難度較大等問題,圍繞學生來說,具體表現為閱讀興趣不高與受課外閱讀無用論的錯誤觀念影響。
1.教學資源匱乏。現階段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雖得到初步解決,但在教育資源分配上仍有較大的問題。比如,課本教材不足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課外閱讀資源仍舊處于長期空缺狀態。部分農村偏僻地區由于基礎建設不足,道路不通的問題,物資運輸成本高,難以到達,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面臨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
2. 教學難度大。相比于城市學生,農村留守兒童因其特有的家庭環境、成長環境使教學難度增大。因為留守兒童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尤其缺乏父母的監督與引導,因此,留守兒童缺乏相應的監管,心思很難完全放在學習上,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形成與學生的有效雙向互動,教學難以進行。
1. 閱讀興趣不高。對于枯燥的課外閱讀而言,農村留守兒童更愿意參與有趣的課外活動與鍛煉,或幫助家人做家務,明顯表現出閱讀興趣不高。且書籍相對稀缺,即使學生自身有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但沒有與其興趣相適應的書籍。
2.課外閱讀無用論的觀念。不少留守兒童認為課外閱讀對提升自身核心素養并沒有幫助,不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能應付考試,課外閱讀對于提升學習成績并沒有直接影響。
本文分別就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總結出了當前農村留守兒童語文課外閱讀現狀中存在的問題,以下將圍繞這些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與思路,僅供廣大農村語文教師參考。
觀念問題往往是一個問題產生的最根源性問題,因此語文教師想要切實提高農村留守兒童課外閱讀的問題就應該優先解決他們對于課外閱讀的錯誤觀念,矯正其認為課外閱讀無實際作用的觀念,并幫助其養成善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意識。具體解決方式為“以寫促讀”。語文教學內容包括聽、說、讀、寫,這四大方面相互影響與交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寫作教學來幫助學生轉變課外閱讀無用的觀念。通過布置對課外讀物的仿寫、改寫、擴寫的習作作業,硬性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對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施以鼓勵,激勵學生多利用課外書籍中的優美詞句進行寫作,從而激勵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去。通過“以寫促讀”,學生能形成課外閱讀有利于語文寫作能力提高的觀念,從而轉變原本閱讀無用論的錯誤觀念。
閱讀資源匱乏的問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應該已經得到解決了,只是廣大教師沒有正確的方法。當前信息化的社會能最大限度跨越時空障礙,將信息通過文本、音頻、視頻等格式快速傳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課外閱讀并非單純只能以紙質閱讀形式進行,尤其在當今人人有手機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以電子閱讀的方式豐富學生的閱讀。哪怕資源再匱乏的山區,也可以通過電子閱讀的方式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同樣的,閱讀并非單純的文本閱讀,如今社會“聽書”也是一種潮流。
學生的閱讀興趣完全可以憑借教師的合理引導進行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發掘學生的閱讀天賦,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可以推薦學生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與課本教學單元相適應的書籍、學生喜歡的課文作者的人物傳記、同作者的其他作品等,這些都是符合學生閱讀興趣的課外讀物,其選擇面廣,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以針對性地推薦閱讀來進行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教育問題也日漸得到重視并部分解決。因此,筆者認為教師應該適當放寬要求,以滿足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同時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探索創新,以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