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龍臺初級中學 張瓊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性格等都還在形成階段,需要班主任從各個方面進行引導和關注。而現如今,大部分的初中班主任總是一味為了成績而去開展班級管理的工作,認為學生只要身體健康就行,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上的關注,致使許多初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心理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從而影響其心理和身心健康,阻礙學生全面發展。對此,班主任應重新認識自己的工作,多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接下來,對初中班主任工作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了詳細闡述。
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優秀積極的班主任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影響是終生的,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要想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必須將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將最好的狀態展示給學生,對學生起到一個積極的模范作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多閱讀關于調節情緒的書籍,或者利用課余時間采取適合屬于自己的放松方法來調節心理狀態,以飽滿的熱情和健康的情緒投入班級工作當中。另外,班主任應有意識地加強對班級內部每一個學生的了解,從生活以及學習方面進行有效開展。比如,對于生活方面來說,班主任可以與宿舍管理員建立聯系,每周不定期去宿舍進行檢查,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和對話,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行為習慣,從而更好地把握其心理狀態。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學生80% 的時間都在班級中度過,因此,對于班主任來說,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是最為重要的,班主任應積極采取措施來打造屬于自己班級特有的文化,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環境,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
例如,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里設置心理委員這一學生職位,并且由學生們推舉選出,主要負責搜集學生們出現的心理問題,并且協助班主任共同解決,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但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心理委員畢竟也是學生,教師還應在每周的最后一節課上開展心理班會,與學生們放下學習的包袱,暢談這一周內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讓學生們打開心扉,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和消極心理由此釋放出來,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去迎接下一周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建立“心情角”,準備一面白墻,讓學生們將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或一直困擾著學生的事情寫在便利貼上,貼在墻上,可以匿名,與大家分享,讓大家共同解決學生們的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特色來對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最后,教師還應在日常的教學當中不斷向學生們傳遞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真正打造出屬于自己班級的班級文化,形成獨特的“班魂”,大大增強學生的價值認同感,為學生提供積極健康的心理環境,有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全面發展。
對于所有的班主任來說,其工作永遠是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的,是以學生為核心開展,因此,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十分重要。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級內部開展心理健康的游戲,與學生在游戲互動中加強聯系,建立信任。班主任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與學生一起玩“兩人三足”的競賽游戲,班主任隨機與某一位同學組成一隊,與大家一同進行比賽,在比賽中感受與學生合作的樂趣,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親切,隨后,還可以進行“氣球接力”的游戲,一個人接著一個人用背部保護氣球前行,以此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在游戲過程中與學生建立信任親密友好的師生關系,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此外,班主任還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充分了解和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在,從而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緒,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總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班主任應正視自身的工作,積極采取措施來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了解班級里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