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春市實驗中學 王麗珍
想要發揮出立德樹人教育作用,就必須掌握先進的教育思想,以科學教育觀念來設計教學活動,確保教學能夠按照教學計劃開展。但是在研究中發現,一些教師因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將重點放在了提升學生成績等方面,并沒有認識到開展德育的重要性,造成學生德育素養不高。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就要從轉變教師思想認識出發,加大立德樹人宣傳力度,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主,形成科學的思想道德,在掌握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教育計劃,轉變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為德育開展奠定基礎。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發展階段,表現出了較強的獨特性。所以在開展德育時教師需要明確自身工作重點,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基礎,在掌握德育特點與內容的基礎上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要借助生活中的事物來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初中階段教師工作內容比較廣泛,所以在教育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精神層次,將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引入日常教育中,借助科學教育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一些學生好奇心較強,很容易在學習中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所以在面對這一類型學生時,需要及時觀察學生,借助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借助與學生的對話,掌握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從而利用學生的心理變化制定教育對策,將學生帶入課堂中,轉變學習的態度。在與學生溝通中,教師還要主動引入德育內容,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自覺提高注意力。在日常工作中教師還要掌握學生的優勢與不足,以促進學生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優勢,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克服與改正中不斷進步。同時,教師自身應注意貫徹以身作則的教學原則。初中生處于青春期,自身會對周圍的同學和教師形成無意識的模仿。很多情況下,學生的行為就是教師的縮影。如果教師在日常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沒有應用正確的方法,或者沒有應用正確的言語,那么很容易就會傷害到學生的心理,也會讓學生以同樣的態度去對待其他人。
由于這一階段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他人的認可,所以在教育中教師可以借助科學、公正的評價方式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與認識自己。但是由于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習慣使用單一的評價方法,使課堂氛圍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在教育中需要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借助一次性評價與系統評價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具體學習與生活進行評價。在一次評價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行為,讓學生認識到行為所帶來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在系統評價中則要結合學生在某一階段中的表現進行評價。此外還可以借助實際評價等方式,針對學生的具體行為及事件進行評價,提高評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由于一些教師長期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并沒有關注學生的感受,造成一些學生表面應付教師言行,內心卻并不認同這一觀念。加之這一階段學生希望擺脫教師與家長的管束,表現為逆反行為等。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在教學中就要從引入立德樹人思想出發,在展現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發展,在教育中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互動,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發揮出立德樹人觀念作用,加強德育與學生管理的結合,借助有效的德育互動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如在教學中可以開展“相親相愛一家人”主題活動,借助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教師,了解其他同學。而在這一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更好地觀察學生,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此來充實德育內容。如可以利用母親節、父親節等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讓學生談一談家長對自己的愛,讓學生主動回報自己的父親與母親。在德育活動的影響下,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培養學生的德育思維,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在傳統模式中一些教師以統一的方式管理學生的言行舉止與學習方法,并沒有兼顧學生的感受,造成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且內心并沒有產生相應的認同感。所以在教育中就要從培養學生自律能力出發,落實立德樹人思想,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借助適合的話語,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積極改正自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習德育知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在初中德育中要堅持從學生具體情況出發,發揮立德樹人思想作用,結合學生的特點與個性,采取適合的教育模式,將學生帶入德育活動中,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學生的德育體驗,實現德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