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省柳州市柳南區流山中學 覃思程
各個學科的教學在新課程的標準下要做出相應的改變。但是目前對于初中物理教學而言,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依然比較傳統,其無法迅速對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行轉變,不能及時跟進時代的步伐,只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單純地扮演著一個接受知識的工具,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止步不前,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也日益下降,學生個人的創新思維也得到限制,這是十分不利的。另外,很多教師不注重物理實驗,只注重書面知識的講解,對于其中相關的實驗視而不見,這會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不高,且物理知識也無法得到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的效果差。
團隊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尤其是對初中物理這種探索性學科的學習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團隊合作,積極開展小組團隊合作活動,給物理課堂效果增添光彩。其一,開展小組團隊合作有利于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提高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從而達到一個不錯的課堂效果;其二,開展小組團隊合作有利于發揚團結合作的傳統美德,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協作能力,發展學生學科綜合素養。例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進行關于聲現象的授課時,可以讓學生就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以及“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等問題進行討論,可以讓學生分別回答或小組競賽答題,然后得,最高分的小組獲得獎勵。這樣一來,學生會積極參與到討論之中,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其學習物理的能力。這種小組團隊合作的方法對于學習初中物理來說是十分有效的。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改革創新,現代信息技術也越發成熟。我們知道,初中物理知識一般是比較抽象、讓人難以理解的,如果只是單純地用語言講解,很難讓學生產生畫面感,知識就很難得到汲取。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物理授課時,可以充分運用PPT 等多媒體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視頻、音頻等相結合來得到一個視聽結合的效果,并能生動形象地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相關實驗時,可以通過動畫展示,看一束光透過去凹透鏡和凸透鏡的成像是放大還是縮小,倒立還是正立等,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這些成像,從而引出成像公式:1/f=1/u+1/v,其中f為焦距,凸正凹負,u為物距,v為像距,實正虛負。這樣學生可以深刻地理解這些知識,課堂效果也能得到提升。信息技術有著形象直接、內容量較大和資源豐富的特點。教師可以積極融合傳統教學模式和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讓知識變得清晰和明確,讓學生深度理解物理知識。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高效開展課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授課時,應該一切從學生出發,讓其知道自己才是知識的主人,使學生做知識的征服者而不是被動地去接受知識。而且,教師還應該擁有人人平等的觀念,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和學生進行交流,一起遨游于知識的海洋當中,一起探索,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激發,個性化發展才能真真切切地展現出來。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課堂時,應注重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在講述“杠桿原理”的有關實驗時,可以從阿基米德的一些實際生活例子入手,注重講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或故事,比如以前國王問過他,“怎么知道皇冠是不是純金制造的”。阿基米德就把純金和皇冠都置于水中,并且觀察和對比滲出來的水的體積,這樣就可以知道皇冠是否為純金制造了。講完故事后,教師就可以回到課堂中,繼續關于對杠桿原理的講解,可以推出F浮=G排=P液·V排·g公式,并且該公式是懸浮或漂浮時都可用。這樣一來,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的問題,并注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好奇心,從而使其更加喜歡物理這門科目。如此,不僅課堂的趣味性、效果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會得到行之有效的激發,同時也能引導學生更加注重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注重物理的實踐性。
綜上所述,如今部分初中物理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只要初中物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緊跟時代潮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法,綜合多種因素,從自身和學生出發,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學方案,就能使初中物理教學結構更加完整和符合現代教育體系發展需求,教學效果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