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莉敏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820)
互聯網技術的普及,顯著拓展了知識傳播途徑。同時,人們生活節奏加快,開始注重碎片化閱讀。知識付費在這種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發展十分迅猛。而出版行業在知識付費領域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需要把握這一良好機遇,構建科學發展路徑,推動出版行業健康發展。
每一個出版社的定位目標都十分明確,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將一大批高質量的圖書推廣出來,獲得了特定消費者群體的認可和關注,品牌形象得到了有效構建。從本質上來講,知識付費就是篩選、加工已有的知識,借助于互聯網的途徑,向用戶傳遞知識。目前,知識量在不斷地擴大,信息質量也參差不齊,人們對有價值的知識的需求在不斷擴大。而出版社則可以將其品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贏得用戶的信賴,擴大用戶規模。
出版社的作者資源十分豐富,幾乎涵蓋了各個領域。且作者的領域權威性較強,忠實粉絲較多。如果出版社能夠充分利用作者資源,與作者合作,那么將會產生巨大的效益。
出版社構建了完善的人才把關以及內容把關制度,促使出版內容的質量得到了保障。目前,我國知識付費領域還不夠完善,在內容評價以及審核制度體系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部分知識付費平臺沒有嚴格的知識審核及提供人員,導致知識的質量偏低,缺乏真實性。而出版社在把關制度的支持下,則能夠控制知識質量,將更加科學、真實與精準的知識提供給廣大用戶。
目前,我國知識付費領域的類型多樣,涵蓋了問答、教育等多樣化的內容。出版行業主要開展的為綜合知識付費業務,也就是將一系列綜合性知識付費產品提供給用戶。在知識呈現形式方面,圖文、音頻、視頻等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出版行業基本上采用單一的有聲書形式,這樣不僅使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得不到滿足,聽書市場的飽和程度還會進一步加劇。
很多出版企業依然將傳統的思維模式應用于知識付費領域,甚至直接向付費平臺上“照搬”紙質圖書,沒有深層次的加工和分層處理。如今用戶的時間較少,更愿意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而知識付費的重要優勢就在于其能夠將龐雜的信息給過濾掉,將干貨知識提取出來,促使用戶的時間資源得到節約。因此,出版行業要想促進知識付費業務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逐步改變目前的生產模式。
用戶渴望獲取更多的專業化知識與個性化知識,出版社要對用戶的需求充分把握,準確定位用戶市場,以便促使知識內容的供給方式得到優化。具體來講,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首先,要將精品意識樹立起來,將具有較強針對性、較高價值的內容提供給用戶,以贏得用戶的認可,擴大市場規模。在內容生產與提供過程中,切實貫徹以質為本的原則。其次,要將編輯優勢、內容優勢等發揮出來,通過對圖書銷售量進行分析,充分挖掘讀者的實際需求,以便將優質的題材、內容提供給用戶,增強用戶群體的整體黏性。最后,要合理選擇知識付費平臺,可以借助于問答、留言等形式,深入調查讀者的需求偏好,保證供給的內容符合知識付費用戶需求。
借助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用戶的閱讀行為、購買行為,即可對用戶的知識需求、付費意愿等有充分的了解與掌握。出版社通過長期的運營,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讀者資源,卻沒有深入挖掘用戶的數據價值,不利于知識付費業務的發展。基于本種情況,首先,出版業要革新觀念,充分認識到大數據的優勢。通過云計算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深度挖掘用戶資源,對潛在目標客戶、市場需求等深入掌握,將核心讀者用戶畫像構建起來,以便將更加個性化和針對化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等提供給目標讀者。其次,結合實際情況,可以與外部平臺合作,也可以自己構建平臺以積累用戶數據。要將數據分析結果應用于圖書選題策劃過程,將定制化閱讀服務推送給用戶,促使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充分滿足,增強用戶滿意度。
出版業要積極把握知識付費這一良好機遇,逐步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要優化內容生產模式,將內容生產機制構建起來。首先,可以構建專業數據資源平臺,利用現有資源、用戶資源,獲取相應的利潤。也可以與外部知識付費平臺合作,通過共享數據資源,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其次,要不斷拓展內容創作群體,以吸引社會化專業用戶。通過簽約、代理等多樣化方式,調動社會化作者的參與意識,從而提升內容的豐富性。要進一步完善產品形態,在已有電子書、音頻的基礎上,逐步拓展短視頻、直播等多樣化的形式,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要不斷優化渠道資源,在傳統線下渠道基礎上,構建線上傳播營銷平臺,發揮聯動效應。同時,也可以構建網絡社群,拉近與目標用戶之間的距離,增強用戶黏性。
目前,出版社主要提供的是原始知識資源,反饋功能較弱,難以有效實現知識服務的價值。不同的年齡、職業的用戶之間會有差異化的需求。因此,出版社要進一步拓展用戶覆蓋群體,深入挖掘與開發特定用戶的需求,進而提供定制化的內容。如針對黨員群體,可以設計出“黨員小書包”的服務內容,“小書包”可以有效記錄黨員的學習活動。同時,結合黨員的實際需求,可以為其量身打造學習方案。通過這樣的定制化生產與服務,特定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將得到充分滿足,為出版業知識付費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互聯網企業占據了我國較大規模的知識付費市場,已經積累了十分豐富的運作經驗。以知乎為例,充分重視個性化服務的提供,2016年所推出的“知乎live”,可以將定制化的體驗服務提供給每一個付費用戶,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還可以刺激用戶的消費欲望。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成功經驗,值得出版業深入借鑒與研究。出版業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創造性地吸收知識付費領域內的成功經驗,以便獲得更快的發展。
綜上所述,知識付費的興起,是出版行業轉型升級的良好機遇。出版業要積極革新思想觀念,樹立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不斷優化知識內容的生產方式與呈現方式,為用戶提供針對性較強的內容,增強用戶滿意度,推動出版業知識付費業務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