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娜
(河南工學院圖書館 河南 新鄉 453003)
隨著云計算、數據挖掘、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各個行業的智慧管理已是大勢所趨;高校圖書館作為學校文獻信息中心,其智能化、智慧化發展勢在必行。高校圖書館在智慧校園支撐下,應以服務為中心、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構建智慧型服務方式,實現圖書館智能化、個性化、多元化服務;應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提供政治思想、文化素養、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場所,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智慧校園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提高學與教的效果為目的,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為核心技術,提供一種環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數據化、網絡化、協作型一體化的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務,提供對教育教學、教育管理進行洞察和預測的智慧學習環境[1]。
河南工學院智慧校園搭建了一個面向應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術先進、規范統一、靈活可擴展的數據平臺,將校園內分散的各個業務系統進行整合,實現統一用戶認證、統一賬號登陸、統一門戶等功能。通過統一身份認證實現各業務系統的單點登陸,實現統一的身份管理、權限管理和統一的分級授權機制。以人事系統為教師基礎信息唯一來源,以教務管理系統為學生基礎數據唯一來源,同時采集各個系統的基礎數據,統一數據標準,使數據實現自動流轉,各取所需。
河南工學院圖書館在開放流通的基礎上建設了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門禁系統及自助借還系統。該系統可以對數據統計、入館學生情況、借閱圖書情況以及整個館情進行分析,為學校圖書館建設和豐富館藏資源提供數據支撐;對接智慧校園數據平臺,逐步打造智慧圖書館,提升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
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應為學生提供充裕的學習場地,保證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河南工學院圖書館提供了4000余座位數的學習場地,中央空調保證了適宜的學習溫度,還設置了休閑閱讀區;圖書借還為自助借還,電子資源校內無限制訪問,校外通過VPN(虛擬專用網)訪問;電子閱覽室提供100個云桌面機位,提供館藏圖書查詢、電子圖書閱覽、電子資源的檢索下載等服務;館內大廳設置云屏借閱機各書庫設置圖書檢索機供讀者使用,積極開展文獻檢索選修課程及大廳設置服務臺和利用圖書館網站提供交流平臺,于線上線下及時回復讀者的咨詢。

借閱排行榜
河南工學院圖書館,一樓大廳建設了長7.3米、高3.5米的高清數字大屏,播放政治思想教育視頻,穿插播放一些弘揚正氣的宣傳視頻。無論是進館或出館,讀者都能觀看到這些內容,使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愛黨愛國、努力向上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同時,圖書館大廳放置紅色專題的“智能”書架,該智能書架可以實時定位、實時盤點,讀者可以隨時借閱。
河南工學院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舒適的溫度,24小時免費熱水,各樓層中部休息區放置了茶臺與不同風格的休閑閱讀沙發,讓讀者在一杯水、一本書、一點愜意的時光中,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在書的海洋里滌蕩心靈、獲取知識。同時根據讀者活動區域、數據挖掘分析,進行圖書館空間再造,創建考研學習專區、閱讀休閑專區、知識共享空間、研討空間、創客空間,將圖書館打造成一個集學習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和智慧圖書館體驗中心為一體的現代化圖書館,讓讀者真正喜歡圖書館、喜歡到圖書館來。
河南工學院圖書館實現了校園網無線網絡全覆蓋,讀者在館內通過無線網絡終端可查詢校內相關信息或訪問館內電子資源,提升了讀者使用圖書館的舒適度,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和交流。圖書館通過智慧校園提供的VPN途徑,為讀者提供遠程訪問的創新服務,解決了以前只能在校內訪問數據庫的弊端。同時,圖書館不再坐等讀者到來,圖書館員根據學校專業方向、特色以及借閱需求分析,對有需要的讀者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資源推送服務,提升閱讀的舒適度,拓展目標服務。
在智慧校園平臺的統計數據以及圖書管理系統(Ilas管理系統)中,通過圖書館藏分析、圖書借閱分析、圖書借閱排名、圖書館門禁分析、學生圖書借閱分析、學生出入圖書館情況分析等分析數據,我們可以實現在網站、大屏展示一定時間段內的圖書借閱排名,給讀者提供借閱參考。借閱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一些閱讀趨勢及人們的閱讀愛好等信息,采編人員可以根據館藏圖書情況給讀者推薦優秀圖書。
通過圖書借閱分析,圖書館管理人員根據讀者借閱量可以有目的地調整圖書采購計劃、電子資源選取等,使讀者用戶借閱曲線與圖書電子資源相貼近,提高紙質及電子資源利用率。如表所示為學校一個時間節點的圖書借閱排行榜,這個排行榜可以顯示讀者對哪些圖書的關注度、借閱率較高,采編部可以利用閱讀排行來調整購書計劃、貼合讀者需求。
智慧圖書館對紙質資源、電子資源的各項使用數據進行分析,例如紙質資源借閱量、收藏量,電子資源的在線閱讀量、下載量、收藏量等海量數據在后臺經過清洗篩選查重,結合權重設置,全面、真實地展示館內資源的分布和使用情況;讓管理員對館里資源有一個清晰直觀的認識,并結合使用情況合理分配館藏,優化館藏資源建設。
通過圖書館數據挖掘分析,為學校其他部門提供管理決策支持。河南工學院自2019年9月份對圖書館進行空間改造和自助借還系統上線后,入館人數大幅提高,每月入館人次達到12萬以上,同期的借閱量也增長了25%。通過數據可以看到主要有系部入館人次排名、年級人次統計等一些信息;到館人數直接由圖書館門禁系統進行統計,展現在圖書館大數據平臺系統中。
讀者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有很多,圖書館服務也應順應讀者需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對智慧校園中在圖書館接入校WIFI的讀者進行分析,發現圖書館較低樓層座位的上座率比較高,根據館內提供的讀者信息,圖書館大數據實時展示系統將館內讀者性別占比、年齡分布等信息通過圖形化方式展示,實時記錄各項數據。結合館內資源和活動數據的變化多層次解析各類讀者興趣,為館內活動方案建設、館藏結構調整等決策提供輔助作用。
第一,提供專業課程資源服務。圖書館根據學校的課程設置,將課程相關教參、教輔資源整理成相關專業的專題內容。主要提供教材、教參紙質圖書相關資料及電子圖書資源,還有相關學位論文、期刊文獻、標準。同時,將圖書館信息資源與教學應用服務對接,提升圖書館服務水準[2]。
第二,深度學習區智能服務。圖書館可以依托空間改造項目,專門設置深度學習區,這個區域的座位設置與普通閱覽模式不同。該學習區被隔斷分割成相對密閉的大格子間,配備可調節臺燈、電源插座、書桌擋板,同時也可設置雙人自習區,讓喜歡搭伴學習的讀者有討論的場所。這些學習區依托于校園網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終端,結合物聯網技術、手機定位技術,在線選擇學習區座位,或者是采取自助掃碼開門,圖書館可以配備預約系統等,直觀評估現有座位情況。
第三,提供學業預警服務。根據圖書館提供的學生借閱數據、進出圖書館數據等基礎數據,結合學生處、教務處等教學管理部門的基礎數據進行數據挖掘、分析,為學生管理提供決策支撐,對進入圖書館次數極少的學生進行提示預警,督促學生認真學習。
第四,提供專題定制及嵌入式服務。在現有研討室基礎上,圖書館可以對接學院提供服務。根據需求方的要求,查找相關圖書資料,下載相關聯的電子資源,預約研討室使用,完善一些基礎性準備工作;建立微信科學服務群,推送學科專題經典內容推薦,選刊、投稿發文指導,外文學術檢測,語法校對服務等。
第五,強化數據安全監管。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安全技術手段,努力實現存儲、云服務、網絡環境的安全建設,加強數據保護及隱私敏感數據的安全防護與監管,提升工作人員文獻檢索能力、數據分析及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