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楊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00000)
新時代廣播電視媒體肩負著重要的新聞宣傳職責。我國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信息時代的發展給廣電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怎樣在新媒體時代創新廣電新聞宣傳工作,已經成為擺在廣大新聞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對現階段廣電新聞宣傳創新思維進行研究與探索,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新時代廣電新聞宣傳,要明確改革創新的指導思想。廣播電視是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與輿論導向,其核心功能在于將黨和人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新形勢下,必須將廣播電視新聞創新與黨的新聞宣傳政策聯系起來,明確科學正確的指導方針[1]。廣播電視新聞要及時反饋群眾的意見和需求、及時傳遞黨的有關決策和政策方針,充分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感。
新時代廣電新聞宣傳,要樹立科技創新意識。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新聞的宣傳形式也實現了更新換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信息采編與傳播的廣度、寬度和深度[2]。數字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使新聞宣傳范圍有所擴大,新聞資料也在不斷增加,有利于實現全面、高效、及時的新聞報道,使廣大群眾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充分了解最新鮮的新聞資訊,有效強化廣電新聞自身的公信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廣電新聞宣傳工作要將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作為重點,強化新聞傳播的人性化特征,更貼近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新聞宣傳工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客觀性、真實性,所有新聞事件都必須建立在事實基礎上,始終讓事件保持客觀性和真實性,同時人性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人為本,其本質就是要對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予以關注,展現出對人的關懷。廣電新聞宣傳必須要真正關注事件中的關鍵人物,深入了解其內心真實的感受、想法、情感與思想,確保報道能夠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上闡述事實。
廣電新聞的宣傳對象是人民群眾,所宣傳的內容要貼合群眾、服務群眾,還要確保所運用的語言能夠被群眾所接受。新聞宣傳的內容、語言與群眾相貼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能夠真實地將社會發展現狀、群眾真實生活反映出來[3]。當某個新聞被列入可播放范圍時,就要先考慮其是否能夠將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反映出來,是否具有典型性,所使用的語言必須要親切,能夠通過辯證思想引導群眾,達到宣傳的目的。
傳統的新聞宣傳存在宣傳形式過于單一等問題,比如一些地方的電視宣傳基本都是以傳播為主,通常是主持人進行播報的形式,絕大多數都是千篇一律,極易使人產生倦怠感。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廣電新聞宣傳要在宣傳形式上運用更多創新思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對主持人來說,首先需要打破傳統認知,在播報形式方面應用更多創新思維,比如在語言方面可以適當使用一些年輕人比較喜愛的流行語,或改變長期字正腔圓、過于嚴肅的語調模式;在有些節目中,可以使用常規聊天的方式,拉近電視節目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增加親切感[4]。
同時,在新聞事件表現形式方面,倘若沒有適合的視頻資料或音頻,還可以使用動漫視頻,給觀眾帶來更多全新的感受與體驗。可以開展專題報道、拍攝和播放紀錄片、舉辦文藝匯演等等;可以與手機、PC、網絡等新媒介加強互動,通過最新科技,添加聲音、圖片、文字以及動畫等內容,有效調動觀眾的聽覺與視覺神經,使新聞內容變得更為形象生動,幫助人們更為迅速和便捷地獲取新聞信息。
作為當代傳播信息當中關鍵的媒介,廣播電視新聞受到了新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沖擊,在具體形式和內容上都受到了很大影響。面對新的形勢和環境,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手段創新,必須要建立在符合時代需要、迎合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廣電媒體自身優勢,揚長避短,將各類新聞資訊整合在一起,從而進一步擴大廣電新聞的社會影響。
目前,絕大多數廣電節目都會在電視臺或網絡瀏覽器上播放自己的廣告,使更多人在看電視和上網過程中能夠對節目產生興趣,并主動選擇和觀看節目。這樣,可以通過媒體之間的有效配合來提升宣傳效果、擴大傳播范圍,提升擴大影響力[5]。
廣電新聞宣傳必須要建立在時間及事實基礎上,然后再通過新穎的形式對相關內容進行報道。絕大多數新聞報道都是通過評論或者是敘事的方式進行宣傳,然后再以全面報道的形式來提升報道本身的感染力[6]。當我們在閱讀新聞的時候,基本都會受到新聞標題的驅使而去關注具體的新聞內容,這種標題通常都會運用有趣、新穎的方式博取大眾眼球。但人們反感“標題黨”,這類標題之下的內容和標題本身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應引以為戒。
因此,千方百計將新聞報道水平和質量提升上去,才是廣電新聞工作持久發展的關鍵;要把握好度、效、時等因素,強化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終從更深的視角挖掘事件真相、還原事件本質,引導社會輿論,使群眾信任廣電新聞宣傳、不再相信虛假新聞。
總之,新時代廣電新聞宣傳,要明確改革創新的指導思想、積極創新思維,并體現在深化創新、服務、競爭意識等各個方面。廣電新聞宣傳,要在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進行具有新聞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新聞報道;要利用科學技術,采用更為生動靈活的方式吸引民眾,強化新聞內容本身的感染力。唯有如此,才能夠使廣電新聞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