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陳 蕾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 湖南 張家界 427000;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 南寧 530000)
湖南省永順縣老司城土司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少數民族古文化遺存,極具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近年來,這座享有“中國馬丘比丘”美譽的土司遺址吸引了無數國外專家、學者和游客前來研究和參觀。因此,對土司文化進行外宣翻譯有利于推進中國文化傳播,增強文化自信。目前,老司城土司文化的外宣翻譯相對滯后、資料不足,外宣翻譯難度較大。本文緊扣翻譯目的論,運用目的論三原則,對土司文化旅游語篇功能進行分析,旨在提出適合土司文化外宣翻譯的策略。
翻譯目的論由弗米爾創立,是德國功能翻譯派理論的核心,強調“翻譯行為是由其目的決定的”[1]。在翻譯活動中,譯者應遵循目的論三大原則——目的原則、連貫原則與忠實原則,以此指導翻譯過程。老司城土司文化旅游文獻屬于實用性很強的信息型文本,“有著明確的目的:讓世界了解跟土司文化相關的信息,向世界傳播土司文化”[2],具有信息功能、指示功能和描寫功能。將目的論三原則及其語篇功能相結合,對土司文化進行外宣翻譯,有利于土司文化研究與傳播。譯者在進行土司文化旅游語篇外宣翻譯時,“應根據譯文預期要達到的目的或功能,使用符合譯語文化觀念的語言結構表達方式,使譯文語言對譯語接受者發揮良好的影響力”[3]。
目的原則是翻譯目的論中的首要準則,是指翻譯活動由翻譯目的所決定。老司城土司文化旅游語篇含有大量地理信息和人文信息,具有信息功能。因此,在對土司文化信息語篇進行外宣翻譯過程中,譯者應從目的原則出發,首先明確翻譯的目的是傳播有關土司文化的信息,可合理采用歸化法,注重等量信息有效而非等效傳遞,使受眾真正了解中國特色文化[4]。
例1: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
譯文1:Laosicheng was characterized by thriving and prosperous scene with densely population in its heyday.
此例選自《永順老司城景點介紹》,具有漢語旅游文本的典型特點——文學引用,體現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也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和審美情趣。但外國讀者無法意會其文化信息。在此,譯者提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中的文化信息,充分考慮讀者的文化背景和語言方式,采用歸化法,自然順暢地傳達了原文的真實意圖,讓受眾有效接收文化信息,達到了跨文化交際的預期效果,符合翻譯目的論中的目的原則。
連貫原則要求譯文遵循“語內連貫”,在句法結構及行文風格上最大化滿足受眾的閱讀習慣,使受眾準確無誤地理解和接受原文。老司城土司文化旅游語篇的指示功能是展示土司文化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以吸引大量游客,傳播中國文化。因此,譯者在進行外宣翻譯時,應充分考慮受眾的語言習慣,可選合譯法,將源語言的指示功能充分呈現在目的語中。
例2:中心遺址選擇有山有水,環境宜人。四周蒼翠的青山,將緊連成片的古城緊緊環抱,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與大自然形成了有機而完整的統一。
譯文2:The central site features rivers,verdant mountains surrounding the domain that was built against three mountains as well as pleasant environment,forming harmonious unity with nature.
此例子選自于《老司城與周圍群山》,介紹了老司城遺址的周邊環境,漢語四字格使用頻繁,是典型的漢語行文風格。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采用了合譯法,對原文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將兩個句子合譯成一個,將“水”“山”和“宜人的環境”并列在一起,以避免重復,呈現出直觀、簡潔、符合邏輯的英語行文風格。這種方法充分滿足了譯文受眾的閱讀習慣,符合翻譯目的論原則。
忠實原則要求譯文遵循“語際連貫”,即在遵從翻譯目的和“語內連貫”的基礎下,要求譯者最大程度再現原文的風格、內容及特點。在老司城土司文化旅游語篇中,有大量自然風光和人文之美的描寫,展現了老司城的秀麗山水和民俗文化,具有描寫功能。譯者可采取直譯法,最大程度忠實于原文,以有效傳遞源語信息。
例3:古城建有四門,北門臨酉水,南門靠五里坡,東門伴東門溪,西門依麻溪。
譯文3:There were four gates in the old city,with the north gate located by You river,the south gate facing Wuglipo,the east gate by Dongmen Creek and the west gate by Yima Creek.
上述例子選自《永順土司尋蹤》,原文是對地理位置進行客觀地描述。譯者采用直譯法,將原文中“臨”“靠”“伴”“依”處理成分詞詞組及介詞詞組,直觀簡潔地呈現出原文的陳述性描寫,是對原文句法結構和語義的最佳仿擬,不僅展現了原文的形式美,也準確傳達了原文內容,讓受眾準確地接收譯文所傳遞的信息,最大程度實現了原文的描寫功能。外國讀者準確捕捉到老司城遺址的風光,符合翻譯目的論原則。
由此可見,翻譯目的論對老司城土司文化旅游語篇的外宣翻譯發揮著指導性作用。譯者在進行外宣翻譯時,可以從目的論出發,結合土司文化旅游語篇的信息功能、指示功能和描寫功能,遵從目的原則、連貫原則及忠實原則,把翻譯目的放在首要位置。明確老司城土司文化旅游語篇外宣翻譯的目的是傳播中國特色文化,實現跨文化交際。所以應從譯文受眾出發,將受眾的語言習慣、文化心理及審美理想納入考慮,根據旅游語篇的不同功能,采取歸化法、直譯法、合譯法等翻譯策略,進行等量信息有效傳遞,實現老司城土司文化準確、高效的外宣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