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永芳
(延安大學 陜西 延安 716000)
不同類型的藝術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不斷更迭的歷史文化的表現。通過藝術教育能夠讓學生們在思想上獲得美的熏陶,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融入歷史[1]。現以小學階段美術藝術教學為例,分析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探析藝術教育發展路徑[2]。
縱觀當前藝術教育現狀,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深遠,特別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思維影響著藝術教育中的各個方面,主要體現在四個“不適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學生藝術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據統計70%以上的學生都會接受不同程度的藝術教育[3]。在這樣的背景下,藝術教育管理模式并沒有相應提升,也沒有實現藝術教育目標的精準劃分,導致藝術教育管理模式與發展之間的不適配,影響了藝術教育的針對性及實際效果[4]。很多學校開展藝術教育的目標并不明確,沒有清晰化劃分專業藝術教育和以藝術基礎教育的區別,從而影響后續藝術教育課程設計的針對性,影響教學效果與質量。
隨著藝術教育的日趨普遍,藝術教育師資儲備嚴重不足。目前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整體呈現教師資源水平較低的趨勢,很多教師缺乏專業培訓,從而影響其對學生美術思維、創新意識的指導[5]。筆者針對所在區域3所小學的美術師資力量水平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學校中50%以上的教師都不是從師范類美術專業畢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育思維與美術學科的有機融合,不利于提升美術藝術教學質量。
藝術教學手段滯后,也是目前的常見問題。在傳統的教育思維影響下,雖然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到革新教學手段的重要性,但由于具體可供參考的成功案例較為有限,致使很多課程內容設計無法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需求,降低了學生們對藝術的學習興趣,同時影響后續藝術教育的開展。根據筆者對小學美術教學課堂的調研,發現大部分小學美術教師都傾向于沿用傳統的“一鍋端”模式,為學生們灌輸美術知識、鑒賞經驗;這種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們提升藝術思維,但卻忽視了學生們對藝術的不同理解,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隨著“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理念在基礎教育中的落實,藝術教育愈發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但由于以往的教育環節中忽視了對于“美育”相關內容、設施的建設和積累,必然造成大部分學校對藝術教育的投入不足,影響藝術教育的效果。目前大部分小學學校都在建設專門的音樂教室、計算機教室,但是為學生們設立美術學科教室的學校少之又少,不能滿足教學實際需求。
如何拓寬藝術教育路徑?可以從下述四個方面入手:
藝術教育要實現質的突破,應從轉變原有的藝術教育觀念入手,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藝術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推動未來藝術教育的發展[6]。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首先應轉變傳統的藝術教育思維,引導學生和家長明確藝術教育對學生審美、思維等方面的意義,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藝術教育,明確未來藝術教育發展的方向;其次,教師應重視學生藝術技能培養,不斷提升學生掌握藝術表現手法的能力,實現藝術教育“理論+實踐”的發展,提升人們對藝術教育的認可程度。在小學美術藝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幫助學生明確美術藝術學習目標的前提下,著眼于不同美術藝術的表現手法、表現方式進行訓練,讓學生們能夠通過適當的藝術表現手法展現自身對于美術的理解。
應積極轉變、拓展原有藝術教育發展思路。以小學美術教學為例,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藝術源于生活”的基礎理念,從小學生日常生活的點滴出發,提升學生們對生活中蘊含藝術的理解和感悟[7]。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建筑、裝置、園藝等元素入手,引導學生的藝術鑒賞和思考,以此拓寬藝術教育在生活中的覆蓋面,同時實現藝術教學的核心目標;應結合小學生們的性格、心理特征,開發多樣化的美術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愉悅的環境下感受藝術教育的氛圍,強化學生藝術思維的培養。可以結合現有學校資源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藝術教育氛圍,通過布置美術長廊、藝術角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們對于藝術的理解。
教師作為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領航人”,只有獲得并儲備更多發展的“能量”,才能實現新時代背景下的藝術教育發展目標。就小學階段美術藝術教學來說,學校應重視對這一階段美術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定期組織二次教育培訓,將更多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傳遞給教師,將創新思維和理念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注重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鞏固、提升,通過多種方式提升教學水平,也可面向社會招聘專業美術教師,以此來充實小學美術教學團隊。以此優化、提升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方面,應結合學校自身情況適量增加藝術教育投入,改進藝術教育的模式。比如建設專門的美術教室,讓學生們在“美術教室”這一多藝術“集成化”的場所中感受到藝術教育的精髓,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另一方面,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以藝術為主題的游學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與藝術“互動”的方式,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可以組織學生前往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具有歷史底蘊的景點,讓學生們實地感受中華傳統藝術的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藝術的需求也隨之增長。緊密結合不同年齡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藝術教學,已成為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的應用,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課題。應從改革教學思路、拓展模式以及重視團隊建設等方向入手,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和創新,進而推動新時代藝術教育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