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萬軍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圖書質量是所有出版從業者都非常關心的重要話題;建立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對圖書質量從內容到文字嚴格把關、層層把控,是確保圖書出版質量的必要手段。出版機構必須守好質量生命線,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制定質量管理細則,從終審到質檢等各個環節嚴格把控質量管理關鍵節點,監督到位、獎罰分明,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圖書出版質量。
內容是出版的核心,質量是出版的生命。出版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知識文化的重要陣地,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這就要求我們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必須把內容質量放在第一位。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連續多年對大中小學教材教輔、保健類圖書、辭書、地圖類圖書、社科和文藝類圖書開展編校質量檢查工作,對不合格產品不斷加大處罰力度,如限制書號、行政處罰、限制各類國家級項目和獎項的申報,問題嚴重的甚至給予停業整頓。所以說,內容質量關乎出版社的生存和發展。
終審和質檢是保證圖書質量的重要環節。終審是編輯工作的重要一環,是從出版專業角度,對原稿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綜合判斷的理性活動。從初審、復審到終審的三審制,各審級相輔相成、層層遞進,三個環節缺一不可,通過層層把關保證出版物的質量。質檢作為圖書編輯環節的最后一關肩負著重要使命,質檢人員須抱有極高的責任心做好把關工作,確保書稿編校質量符合出版標準。
終審是三審的重要組成部分。終審應由社長、總編輯或指定人員擔任。終審要對初審和復審的工作做出評價,對稿件內容包括思想政治傾向、學術價值、相關政策法規表述等等進行總體把控和判斷,并對稿件能否采用給出明確意見;要特別注意內容中是否含有需要送審地圖、是否含有《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不得出現的其他內容。
源自于固有詞匯“抬杠”一詞和網絡語“戲精”二者的結合。杠精往往并不真正關心事實的觀點,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再加上“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你們都……”句式的加持,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第一,編輯文字功底不強,編校業務不夠扎實。書稿中因疏忽造成的差錯比較多。錯別字、多字漏字、名詞前后不統一、語句不通順、詞不達意等低級錯誤時有發生。第二,編輯的專業性不強。未能及時發現稿件中存在的專業性問題,數據陳舊甚至錯誤、邏輯不清、表述不當等問題經常出現。第三,沒有認真落實三校一讀制度,隨意減少校次。個別編輯及部門領導質量意識淡薄,當生產與質量發生沖突時,總是以生產為先、以時間節點為先,忽略了質量的重要性。有的編輯缺乏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存在僥幸心理和“闖關”思想。
圖書質量包括選題質量、審稿質量、加工質量、排校質量、設計質量和印制質量等多個環節,覆蓋圖書出版全流程。從終審和質檢的角度而言,編輯階段應做到以下幾點來保證圖書質量。
進一步優化選題結構,提升選題質量。加強選題論證,強化精品意識,對存在思想導向、民族宗教、國際關系等敏感性問題的選題,必須實行一票否決制,從源頭上嚴把內容關,強化導向管理,提高內容質量意識。
教師工作繁忙,每天在學校和家這兩點一線之間穿梭。每天幾乎一樣的工作和生活難免會讓人心生厭煩,感覺工作、生活沒意思。而讀書或者讀詩卻可以調劑自己的單調生活,成為釋放壓力、控制負面情緒的絕好途徑。楊絳先生說:“人煩惱過多,是因為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聽人讀書,也可以讓我們開闊視野、獲得力量、修身養性。
第一,編輯責任心不強。對政治導向、思想傾向問題重視不夠,對民族、宗教、外交等內容敏感度不高,同時還存在對地圖、重大選題備案內容不重視,該備案的不備案等問題。第二,初審復審環節缺乏宏觀意識。只關注細節和表面,不敢質疑稿件中的重大問題,不熟悉把關依據,把關能力較弱,將稿件質量把關寄托在終審環節。
質檢分印前質檢和成書質檢。很多出版社都設置印前質檢環節,對經過編校后的付印清樣進行編校質量檢查,質檢人員除了對導向問題、敏感問題等內容相續把關外,重點檢查文字編校質量,檢查包括封面、扉頁、版權頁在內的所有正文、輔文是否存在知識性錯誤、邏輯錯誤、語法錯誤,檢查專業術語、量和單位、數字和標點符號、圖表、參考文獻、版面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語言文字法規、國家標準和規范,是否符合《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確保書稿編校質量符合出版標準。
其次,監督機構人員應該包含至少兩名鄰村村民。村之間本來就是相鄰的,在土地資源稀缺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一些侵犯土地權益的事情。讓鄰村人員加入到監督機構中,能更好的表達和發揮監督作用,協調鄰村之間的糾紛,更有利于保護國家資源不被私自亂用。
圖書質量風險存在于項目運作的每一個環節,不按流程或不按規范操作,都有可能帶來風險隱患。從近年終審和質檢稿件發現的問題、同行分享的經驗以及業內發生的質量事故實例來看,在組稿階段、三審階段、校樣處理階段都會存在一定的質量風險。
第一,編前工作不夠仔細和全面。在選題策劃組稿階段,編輯沒有充分審查作者的編寫提綱和樣稿,沒有充分了解作者的寫作能力,沒有認真評估選題價值,沒有對選題設計提出建設性修改意見和建議。原稿質量若達不到要求,就很難保證出版質量,從而埋下嚴重質量隱患。第二,編輯與市場脫節。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所組稿件不符合市場需求,內容缺乏創造性、引領性,缺乏出版價值。
選擇高素質的著譯者,發掘并建立優秀著譯者隊伍。著譯者應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治學精神,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和著譯水平。好的原稿質量是保證圖書質量的關鍵。編輯應向著譯者提供完善的編寫和翻譯須知,提供著譯模板或參考樣書,規范著譯要求,及時審查樣稿并提出有針對性的修改意見和建議,提高原稿質量。編輯應向著譯者強調要重視思想導向等敏感性問題,要重視地圖、重大選題備案、著作權等問題。對于含有地圖的稿件,要嚴格執行《地圖審核管理規定》,做好地圖規范出版和地圖送審工作。對于重大選題,要嚴格執行《重大選題備案管理辦法》,做好重大選題備案工作。
初審編輯須通讀并認真審查原稿是否存在思想導向、時政和民族宗教等敏感問題,是否符合選題設想,是否達到“齊、清、定”要求,須認真撰寫審讀報告,給出進入加工流程還是退改的明確意見。復審編輯要認真審閱初審編輯的審讀報告,通讀稿件并對稿件質量及初審報告提出復審意見,解決初審提出的問題,并繼續對稿件的導向和敏感內容進行把關。終審應結合初審、復審意見,酌情通讀或抽審稿件,重點審查稿件的政治導向、思想傾向、文化價值,有無違反國家政策法規,是否符合出版社的出版方向等內容,解決復審提出的問題,對稿件內容做出評價,判斷稿件能否被采用。
將實際環境中的位置和某種“指紋”聯系起來,1個位置對應1個獨特的指紋。位置指紋依靠指紋數據庫進行識別,定位的實現主要分為訓練采樣和目標定位2個技術步驟(見圖4)。
要選用具備一定編校能力的人才,對不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員應及時換崗甚至解聘。提升編校人員的質量責任意識,推動編校工作規范化。可以通過社內培訓、案例交流、外出學習、分社座談、編校大賽等多種方式,加強編校人員業務交流和培訓學習,提升編校人員業務水平。當今時代,科技進步不斷發展,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終審和質檢人員不應拘泥于過去的知識和經驗,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更好地把好內容關、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