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候 沈明星/江蘇省蘇州市農業科學院
孫永泉 陸 陽 陳 吉/蘇州市耕地質量保護站
蘇州市為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推進農業綠色發展,2019年市級層面出臺《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動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全面推廣農業清潔綠色生產,減少化肥使用量,并提出到2020年太湖一級保護區化肥施用總量較2015年削減20%以上,化肥利用率達到40%以上。要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采取化肥用量負增長的相關措施與辦法,為此,在水稻生產中開展了應用緩釋配方肥料促進稻田化肥減量增效的有益嘗試。
強化工作協調。成立由農業科研、推廣及肥料企業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產研推”聯合協作組,負責蘇州市稻田緩釋配方肥料推廣應用的組織領導工作。下設工作組,分別負責具體工作實施。各區鎮農業推廣部門對區域內的屬地承擔管理責任。
優化技術模式。以水稻穩產、化肥減量增效、生態環境友好為切入點,市農科院與市耕保站根據本區域土壤肥力特征提出水稻緩釋配方肥料的氮磷鉀養分適宜比例,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根據配方生產水稻緩釋配方肥料;在張家港、常熟、太倉、昆山、吳江等5個區縣開展緩釋配方肥料的稻田應用示范試驗,根據各區縣多點試驗結果,將水稻緩釋配方肥料結合精準施肥(肥料減量)、農機農藝結合(側深施肥)的需求,提出適合蘇州市的水稻生產中化學肥料減量的技術模式,即:緩釋配方肥料替代普通化肥、減量15%、“一基一追”肥料運籌(基肥與穗肥,比例為70%:30%)、機械側深施肥,并開展推廣應用示范。
創新推廣措施。2019年昆山、常熟與太倉在開展緩釋配方肥料的推廣工作中,利用地方財政資金,實施緩釋配方肥料購買的財政補貼,每噸補貼1000~1500元,其中昆山在每個鄉鎮或街道均設立緩釋配方肥料的示范點,并將財政資金的補貼與緩釋配方肥料的應用等行為掛鉤。
減肥更省工。2019年各區縣示范方結果表明,水稻產量同等水平下應用緩釋配方肥料較普通配方肥可減少純氮2.5~3kg/畝、施肥次數減少2次,基肥耦合插秧機側深施肥,有效降低了水稻播栽時期的勞動強度,整個水稻生產過程中節本省工效益為70~90元/畝。
增效更綠色。應用緩釋配方肥料的稻田氮素利用率約為43.2%,較常規生產的氮素利用率約提高4.1%。蘇州處于太湖一級保護區域,依據蘇州2020年水稻種植面積105.5萬畝測算,推廣應用緩釋配方肥料可減少純氮2637.5~3165噸/年,積極促進了蘇州農業面源污染風險的有效防控,對農業綠色發展作用巨大。
生態更惠農。推廣應用緩釋配方肥料減少化肥施用量與次數,極大地引起了各級農技人員、水稻園區經營人員與種植大戶對緩釋配方肥料的興趣與關注,不僅對于緩解蘇州勞動力緊缺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同時,實施緩釋配方肥料的財政補貼措施,成功推動了緩釋配方肥料的大面積推廣應用,2019年~2020年緩釋配方肥料在昆山推廣應用面積分別為5200畝、9600畝,在太倉推廣應用面積分別為1000畝、5000畝。
加強政府監管,建立緩釋配方肥料推廣準入機制。針對肥料企業通過工藝創新,制備的不同配方比例的緩釋肥料,由于其養分釋放特征及肥效并不一致,為充分發揮緩釋配方肥的利好作用,實行配方審核、小試評價、中試示范、準入推廣的管理機制,即:緩釋配方肥料生產企業在開拓各區域肥料市場前期,首先要結合當地耕保部門主推的養分配方比例,避免與所在區域測土配方行動不吻合,擬推廣的緩釋配方肥料先經第三方小試評價,再經區縣推廣部門中試示范并認定適合本區域使用,最后由市級管理部門批準準入。通過制定因地制宜的推廣應用機制,有利于減輕基層推廣工作的壓力和矛盾,有效保障緩釋配方肥料的減肥增效效果。
加強考核管理,將緩釋配方肥料納入配方肥補貼政策體系。針對化肥農藥“雙減”任務中化肥減總量并提高利用率的迫切需求,將推廣應用緩釋配方肥料是否已經列入化肥減量增效的技術措施,作為各區縣“雙減”任務的輔助考核內容。另外,針對緩釋配方肥料推廣過程中價格偏高的現狀問題,借鑒測土配方肥的補貼政策,將緩釋配方肥料納入測土配方肥補貼政策體系,一是緩釋配方肥補貼1000~1500元/噸,二是測土配方體系中降低普通配方肥的用量比例,利用緩釋配方肥料替代普通配方肥。從蘇州市處于沿江沿湖生態保護第一線、生態建設主陣地的特殊市情出發,綜合地方財力等各種因素,將測土配方補貼政策擴展到緩釋配方肥料,這樣的路徑是切實可行的。
加強科技支撐,提高緩釋配方肥料的農機適應性。針對緩釋配方肥料在機械施肥過程中與插秧作業進度不協調并且存在還潮及下不去的問題,通過科研單位與肥料企業聯合攻關,優化緩釋配方肥料的生產工藝,一是提高提高肥料的養分濃度,特別是氮素養分濃度,通過提高濃度達到減少側深施肥的單畝作業量,二是研究緩釋配方肥料的適宜粒徑、硬度及耐受潮性,以提高側深施肥裝備的作業效能與效率,從而提高廣大農戶在有限的農忙時間段使用緩釋配方肥料的積極性。
加強農藝農機結合,提高側深施肥裝備配套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蘇州地區農業機械化裝備率一直走在前列,緩釋配方肥料是符合測土配方行動的一種新型綠色肥料,采用側深機施的方法更加有利于其效果的充分發揮,并且側深施肥也是目前獲得一致認可的施肥方式,但蘇州側深施肥裝備率仍然較低,如昆山等側深施肥機配備較多的區域,配套率也僅為10%左右,嚴重影響了緩釋配方肥的大面積應用,因此,下一階段需要快速提高各區縣側深施肥裝備的配套率,以減少施肥用工并提高施肥效率。
加強宣傳與技術培訓,提高農戶對緩釋配方肥料的認知水平。組織培訓和觀摩,讓農技人員和種植大戶了解緩釋配方肥料的成效并掌握過硬的實用技術。以科技示范戶和種田大戶為紐帶,培育和建設一批緩釋配方肥料高效應用示范區。將緩釋配方肥的推廣應用作為蘇州市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結合高效農業建設、現代農業發展,大力宣傳緩釋配方肥料的技術措施、成功經驗、先進典型和實施效果,營造高效化、可控化、環境友好化的施肥模式。充分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形式,廣泛宣傳緩釋配方肥料節本省工增效的效果及典型經驗,營造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共同支持緩釋配方肥料發展的良好氛圍。□